<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時政新聞
    分享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國將隆重舉行紀念活動。9月3日上午,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包括檢閱部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發表重要講話。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指出銘記和傳承歷史的意義:“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為戒。傳承歷史,不是為了糾結過去,而是要開創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

    習語丨“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中國東北全境;1937年又蓄意制造七七事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日本軍國主義慘無人道的侵略行徑、令人發指的屠殺罪行、野蠻瘋狂的掠奪破壞,給中國人民和廣大亞洲國家人民帶來了慘絕人寰的災難。

    “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2014年7月,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的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任何人想要否認、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

    “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

    2014年12月,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習近平總書記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代表、少先隊員代表一起為國家公祭鼎揭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公祭儀式上強調,“一切罔顧侵略戰爭歷史的態度,一切美化侵略戰爭性質的言論,不論說了多少遍,不論說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對人類和平和正義的危害。對這些錯誤言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必須高度警惕、堅決反對。”

    “在事實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黃、指鹿為馬的言行都是徒勞的。”2014年9月,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顛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事實不容抹殺,也是抹殺不了的。”2020年9月,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否認侵略歷史甚至美化侵略戰爭和殖民統治的言論,都不能不引起中國人民和亞洲國家人民的極大憤慨、嚴厲譴責、高度警惕。”

    習語丨“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以史為鑒,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鑒,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從庚子之變到南京大屠殺,中國近代史上有太多的“剜心之痛”。

    “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規律。”

    2014年首個國家公祭儀式后,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代表和遇難者遺屬代表。總書記說,這段苦難歷史是民族的記憶,只有銘記才能珍視和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作為見證人,你們要用親身經歷向世人告知歷史真相,教育后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譴責侵略者的殘暴,強調牢記歷史經驗和教訓,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喚起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讓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讓世界各國人民永享和平安寧。”

    “解鈴還須系鈴人。”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日本方面應該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未來負責的態度,從維護中日友好、維護亞洲地區穩定與發展的大局出發,以慎重態度嚴肅對待和妥善處理歷史問題,認真記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偏見和歧視、仇恨和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和痛苦。”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是我們對當年為維護人類自由、正義、和平而犧牲的英靈、對慘遭屠殺的無辜亡靈的最好紀念。”

    習語丨“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

    “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

    “經歷了戰爭的人們,更加懂得和平的寶貴。”

    歷史無法改變,但未來可以塑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傳承歷史,不是為了糾結過去,而是要開創未來,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

    “近代以后,中華民族遭到了列強長期侵略和欺凌,但中國人民從中學到的不是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而是更加堅定了維護和平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啟示,就是必須毫不動搖走和平發展道路。”

    “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講話言猶在耳。

    中國人歷來講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經歷了西方列強侵略、凌辱的悲慘歷史,深知和平的寶貴,決不可能重復西方國家的老路。”

    “無論今后發展到哪一步,我們都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強加于人,不謀求勢力范圍,不同任何國家打冷戰熱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民珍愛和平,我們決不搞侵略擴張,但我們有戰勝一切侵略的信心。”

    當前世界并不太平,還有不少地區戰火紛飛、動蕩不安。2022年4月21日,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強調“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只會危害世界和平”。此后,習近平主席在多個重大外交場合深入闡述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要義,呼吁“國際社會要摒棄零和博弈,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樹立休戚相關、安危與共的共同體意識,讓和平的陽光照亮世界。”

    “中國人民深知和平的珍貴,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站在歷史坐標前凝望,歷史與未來、中國與世界,在這里交匯延伸。

    監制:梁昌杰

    策劃:岳小喬

    撰文:鄭曉宇

    海報:宋嵩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國臺辦:越來越多臺灣同胞看清民進黨當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县| 太仓市| 东乡族自治县| 普兰县| 江山市| 蓬安县| 商都县| 双桥区| 墨竹工卡县| 福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嘉禾县| 玉林市| 高州市| 张家港市| 凤台县| 石河子市| 咸宁市| 洛浦县| 原平市| 华池县| 松溪县| 余干县| 澄江县| 诸暨市| 蕉岭县| 江川县| 资源县| 南安市| 女性| 信宜市| 湘西| 武宣县| 和林格尔县| 宜城市| 松原市| 肇东市| 黄浦区| 高台县| 丹凤县| 漾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