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5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連日來,聯合國官方微博、糧農組織總干事、世界糧食獎基金會主席等發文緬懷袁隆平院士,海外媒體和網友也以多種方式表達追思,感謝他為推進糧食安全、消除貧困、造福民眾作出的杰出貢獻。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表示,中國著名科學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后,中外各界都表示沉痛悼念,這充分說明,他對中國乃至世界雜交水稻事業所作的貢獻,受到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他的逝世是中國和世界的巨大損失,他將永遠為人們所緬懷和銘記。

    趙立堅說,目前中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已達2.4億畝,僅每年增產的糧食就可以養活8000萬人。中國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將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這與袁隆平院士的艱苦努力密不可分。在自身糧食增產增收的同時,我們也始終秉持開放和負責任的態度,向世界各國慷慨分享雜交水稻技術。

    趙立堅介紹,中國雜交水稻技術的輸出與對外開放幾乎同步。1979年,中方首次對外提供了雜交水稻種子。40年后,中國雜交水稻已在亞洲、非洲、美洲的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推廣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40年間,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人員還先后赴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緬甸、孟加拉國、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美國等國為水稻研究人員提供建議和咨詢,并通過國際培訓班為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超過1.4萬名雜交水稻專業技術人才。上述努力為解決世界饑餓和貧困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

    “金黃沉甸甸的稻谷,讓無數人享受到了吃飽的幸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趙立堅說,袁隆平院士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他畢生奮斗的夢想,就是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讓所有人不挨餓。中國創造了糧食自給的人間奇跡,也有意愿、有能力繼續為全球糧食安全治理作出更大貢獻。我們相信在各方的攜手努力下,袁隆平院士的夢想一定會成為現實,饑餓和貧困終將從地球上消失。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江| 光山县| 仲巴县| 沧州市| 会东县| 青田县| 壤塘县| 常州市| 洮南市| 阿城市| 大石桥市| 通辽市| 奎屯市| 略阳县| 金阳县| 民县| 康保县| 济源市| 通州区| 建瓯市| 北海市| 石台县| 平昌县| 那曲县| 绥德县| 吉木乃县| 神农架林区| 金山区| 遂川县| 桦川县| 汪清县| 双桥区| 遂川县| 凤山县| 札达县| 余干县| 德昌县| 资中县| 板桥市| 交口县| 昂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