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季春紅 蔡琳
身高1.5米,進退轉彎自如,可以全自動完成病區消毒、醫療物品配送等工作。3月5日,醫療機器人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上崗,減輕醫護人員工作負擔的同時,也減小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當天上午,一臺身上貼有“醫療專用”的白色機器人閃爍著藍光,在雷神山醫院病區走廊內緩緩移動,機器人搭載的消毒箱頂部共有7個噴頭,不停地噴出霧化消毒液。
噴霧消毒結束后,機器人駛回準備區,自動換上裝有藥品、醫療器械等物品的配送箱,到多個感染科病區內進行配送。每到一個護士站,機器人自動停下,醫護人員打開配送箱上的小柜門,拿出所需醫療用品。
醫療機器人病區消毒
據介紹,該醫療機器人是一家深圳企業為雷神山醫院量身定制的,一次充電可以8小時連續工作。當搭載消毒箱時,消毒機器人可采用消毒液噴灑技術對隔離病區進行消毒,可達到手術室消毒級別標準,并可根據消毒對象不同自動調整噴頭。
機器人每天在病區內完成兩次消毒殺菌工作,每分鐘可覆蓋消殺面積120平方米,可以替代4個專業消殺人員的工作;另外,機器人還可以自動轉換成“配送員”,卸載消毒箱后搭載配送箱,迅速準確地完成藥品、醫療器械等物資配送,還具備語音提醒、自動識別人群和避障等功能。
“醫療機器人非常智能化,不但能夠提高病區消殺、配送等工作效率,還可以降低工作人員長時間在病區工作而導致交叉感染風險,節約防護服等醫療緊缺物資消耗,節省醫護人員時間成本。”醫院護理部護士長陳宏說。
在雷神山醫院里,不僅智能機器人投入使用,還實現了遠程多學科會診,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
5G遠程會診現場
2月29日,董家鴻院士、葛均波院士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專家團隊在雷神山醫院和北京、廣東、上海的專家借助聯通5G網絡和醫療云平臺承載的遠程醫療平臺,通過一系列智能化信息支持系統為一位危重癥新冠肺炎合并細菌感染患者進行了遠程多學科會診。該患者經過治療,目前恢復較好,已具備脫離呼吸機的條件。
新冠肺炎遠程國家醫療隊自2月27日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成立以來,已先后為兩名危重癥新冠肺炎患者實施遠程多學科會診,實現了“前方臨床救治,后方多學科遠程支持”相結合的科學救治模式。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副院長、雷神山醫院業務院長袁玉峰介紹,雷神山醫院醫務人員來自全國236家醫院、總計2500人,要保持同質化醫療,保障對疑難病人的救治,這種協同診治互動機制取得了很好效果。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州一村民開掛!建完“火神山”又建“雷神山”2020-02-15
- 火神山醫院不設門診怎么回事 火神山醫院不設門診原因曝光 火神山醫院現場圖2020-02-03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2020各地開學時間最新通知一覽 2020各地中小2020-03-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