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原標題:5000人涌進紫金山觀螢火蟲 已對螢火蟲產生影響

    “以前站在這片森林中,螢光如同一片會呼吸的海。”每年7月的南京東郊風景區,靜謐的古建筑泛著幽光,群青色的叢林中,螢火蟲的微光繁星般點亮道路。

    這幅類似電影《阿凡達》中的畫面,引來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然而,燈光、噪音、尾氣也給這些被譽為環境指數“風向標”的昆蟲帶來災難。根據昆蟲專家的統計,近年來南京東郊景區的螢火蟲數量,相比不為人知時已有所減少。

    5000人涌進紫金山觀螢火蟲 專家:人流量越大 螢火蟲數量越少

    這樣的螢火蟲美照是吸引很多人前往南京東郊賞螢的原因。青峰 攝

    實習生 王子琦 胡蘭蘭 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新聞背景

    南京攝影師“帶火” 螢火蟲觀測

    南京東郊風景區的螢火蟲為全國知曉,攝影師是最大的“推手”。2013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把鏡頭瞄準這里。

    6月15日,朱先生又來到紫金山靈谷寺,蹲守在蚊蟲出沒的草叢,摸黑架好攝影設備,等待與一群發光的小精靈“一期一會”。這距他第一次拍攝螢火蟲已經過去5年,在這段時間內,他逐漸成為南京螢火蟲拍攝領域的“大V”,也逐漸成為保護螢火蟲的發聲者之一。

    時間回到2013年,朱先生偶然在網上看到一組南京東郊風景區螢火蟲的照片,“很美,震撼,我想自己去看一看,拍一拍。”

    “第一次拍攝,快門線忘記帶,而且白天還下了雨,天氣特別悶熱,也沒想好要拍成什么樣,反正就來了,連哪里螢火蟲多都不太知道。拍攝參數和注意事項都是在網上找的。”朱先生說,當時他找個草叢就貓了下來,開始架機器、對焦、設定參數,多次調試之后,不知不覺天已經黑下來了。

    剛開始朱先生還有點害怕,當一點一點螢火蟲的微光出現后,他完全忘記了黑暗,“我感覺自己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螢火蟲像小精靈在身邊飛舞,很平靜。”

    第一張螢火蟲照片畫面簡單平意,朱先生簡單用美圖秀秀加個濾鏡,就發到了微博上,“我那個時候就是想拍出來炫耀一下,就很有成就感。”

    朱先生說,他很喜歡看別的攝影師拍的螢火蟲,這樣可以學習如何構圖和處理復雜光線,“因為螢火蟲的軌跡是不可預測的,所以拍出來的每張照片都不同。”

    現場直擊

    螢火蟲季近尾聲,和美圖差距不小

    南京東郊的這處螢火蟲觀賞地已經成為南京夏日的名片,天南海北的游客來到這里,都想探尋那片奇妙的“夢幻之地”。

    7月25日晚7點,天色漸晚,氣溫仍保持在37℃。南京風景區一處空地石階旁,圍滿了游客。與白天的熱鬧不同,晚間游人的目的只有一個——觀賞螢火蟲。

    從上海來的唐先生已經架好攝影機,他從網上發現這里是螢火蟲拍攝的“勝地”。一旁的小李和小唐是在南京讀書的學生,她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螢火蟲美圖后,趕來將攝影機對準了草叢。炙熱的天氣和繁多的蚊蟲,讓她們不得不取出扇子,踱來踱去。

    昏暗中,游客也越來越多,不少人手中抓著節點燃的蚊香,空氣中飄著驅蚊水的味道。由于景區沒有夜間照明,不時有游客打開手機電筒看路,很快就會引來攝影愛好者大喊“不要開燈”。這樣的片段,幾乎每5分鐘就會發生一次。

    紫牛新聞記者觀察了兩個小時,流螢漫天的景象并未出現,不少游客感嘆,“和圖片上看到的差距不小啊……”

    熟悉環境的居民對此表示,螢火蟲最多的時間是7月中旬,現在觀賞已經到了尾聲,8月中旬這幅景觀就將“下架”,“而且最近天氣太熱,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它們的活動,想看美景也要看天氣的。”

    ■專家觀點

    人流量越大螢火蟲數量就越少

    螢火蟲對環境的敏感度非常苛刻,是生態好壞的指示物種。它們受光照和水資源的影響最大,紫金山的水質非常優秀,又有避開城市燈光的黑暗環境,所以會大量出現。

    “近年來,不少環境指標性生物還是在增多的,我住在南京東郊附近,近些年家里的小區都能看到螢火蟲,甚至河西這些繁華地段,很多小區里也能看到螢火蟲的蹤跡。”研究昆蟲數十年的張松奎老師認為,“在南京很幸福,全國都沒有幾個這樣的螢火蟲發生地。”

    “根據我多年來的觀察,大量觀螢的市民,對螢火蟲數量有一定影響。”張松奎也表示,他曾連續幾年站在景區門口測算人流量、再深入山林定點觀測螢火蟲數目,結論顯示,人流量和螢火蟲數目宏觀上成反比關系。“雖然這只是一個觀察的大致數據,但對于螢火蟲保護來說還是有意義的。我最近在國外開一些學術會議,也會受邀講一些國內的螢火蟲保護,但是聽完了外國介紹的保護措施,我這個心里也沒底,因為我們確實做的還不太夠。”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鼓樓區組織社區書記專題研討物業黨建聯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永城市| 柯坪县| 盐池县| 保康县| 龙州县| 上高县| 八宿县| 保康县| 松桃| 东明县| 星子县| 津南区| 阳朔县| 温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滨州市| 蓬安县| 定州市| 临澧县| 鹤峰县| 余干县| 定远县| 临安市| 大城县| 彭山县| 长阳| 马山县| 泗阳县| 德安县| 柳州市| 濉溪县| 栾川县| 沾益县| 冕宁县| 阳朔县| 鄢陵县| 穆棱市| 奇台县| 内丘县|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