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廣州7月11日電(記者鄭天虹、楊淑馨)記者11日從中山大學獲悉,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在《自然》雜志在線發表其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研發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發式新型微納量子糾纏光源。這一成果將為新一代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發展,以及功能化光量子信息處理芯片的構建提供關鍵支撐。

    在20世紀60年代,研究人員就已提出自發雙光子輻射的理論預言,但“雙胞胎”光子的產生概率通常遠遠低于單光子產生概率,實驗上幾乎無法觀測。近40年來,國際上眾多研究團隊進行了多種實驗嘗試,該領域仍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

    如今,半導體的材料生長與器件加工技術的突破為自發雙光子輻射的實驗實現提供了關鍵支持。“我們設計了超高品質的光學微腔,并在微納尺度上精細調控光子的產生過程。”論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劉順發說,這種光學微腔為“雙胞胎”光子的產生搭建了專屬通道,在實驗中將雙光子的輻射效率從小于0.1%提升到了約50%,從而使制備可控觸發的糾纏光子對源成為可能。

    “我們就像在納米尺度上打造了一個專門生產糾纏光子的工廠。”劉順發表示。該研究基于納米尺寸的固態“人造原子”結構,提出了一種腔誘導的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成功制備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發式新型微納量子糾纏光源。“這一指標意味著我們的糾纏光子‘心靈感應’的強度極高,也顯示出這項技術在提升量子通信安全性、量子計算可靠性、量子計量精度等方面的巨大潛力。”

    《自然》雜志審稿人認為其是“雙光子研究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實現了保真度創紀錄的糾纏光子對”。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周县| 寿宁县| 祥云县| 台南市| 万载县| 社旗县| 克什克腾旗| 高邮市| 青田县| 昌平区| 长顺县| 福安市| 广昌县| 石嘴山市| 玉林市| 洪洞县| 宜章县| 库车县| 靖州| 县级市| 句容市| 屏东市| 玉溪市| 彰化市| 广元市| 临沧市| 邳州市| 日喀则市| 蒙阴县| 保康县| 寻甸| 金寨县| 广汉市| 台中市| 新巴尔虎左旗| 大港区| 阿克苏市| 抚顺市| 嘉峪关市| 新宁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