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深海一號”9月2日電(記者 王聿昊)“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日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的第11次下潛作業,潛航員傅文韜、下潛科學家許學偉和陳旭光在西太平洋皮加費塔海盆完成5572米大深度下潛,順利完成深海羽流絮凝實驗。

    本次下潛的亮點是開展深海羽流絮凝實驗。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陳旭光表示,深海海底布滿結核和沉積物,當潛水器、深海礦車等裝備在海底作業時,會引發煙霧狀的深海羽流,對海洋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影響。“我們自主研發了羽流抑制裝置,通過噴灑以藻類為主要成分的絮凝劑,加速深海顆粒物的絮凝和沉降,減少對深海的環境擾動。”

    潛航員傅文韜說:“我們在不同環境條件下進行了3次實驗,噴灑絮凝劑后羽流絮凝形成大顆粒的絮團,并在數分鐘后沉降至海底。對比以往的下潛作業,對海底環境的觀測效果有了不少改善。”

    航次首席科學家、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許學偉表示,“蛟龍號”順利完成了當天的羽流絮凝實驗,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后續“蛟龍號”還將持續開展深海多金屬結核礦區生態修復等實驗,為海洋保護提供更多技術支撐。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玉环县| 嵊泗县| 砀山县| 云梦县| 利川市| 成安县| 万宁市| 临漳县| 凤凰县| 古丈县| 灵宝市| 广安市| 大方县| 吉木乃县| 囊谦县| 杂多县| 祥云县| 腾冲县| 太原市| 中方县| 湟中县| 德兴市| 建昌县| 镇巴县| 克什克腾旗| 鄂温| 彭州市| 大港区| 五原县| 铅山县| 遂川县| 卢湾区| 鞍山市| 苗栗县| 淮安市| 古蔺县| 波密县| 洛宁县| 西充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