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 題:重塑“詩和遠方” 走出特色之路——我國旅游發展駛上快車道

    新華社記者徐壯

    發展旅游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從推進旅游為民,到實施旅游帶動;從推動文旅融合,到促進交流互鑒,旅游正不斷發揮為民、富民、利民、樂民的積極作用,日益成為具有顯著特色的幸福產業。

    美好生活新期待

    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668.9億元,同比增長12.7%——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旅游還是“頂流”。

    假日旅游“熱辣滾燙”,休閑街區人山人海,“網紅”景點層出不窮……人們用動感的身影證明:旅游已是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

    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我國加大優質旅游產品供給力度,旅游景區數量不斷增加,類型更加多元,市場規模增長,成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目前,全國已建成A級旅游景區1.57萬家,其中5A級旅游景區339家。旅游景區類型從傳統的自然山水、人文古跡,逐步拓展至鄉村、冰雪、紅色、主題公園等,產品體系更加完備,更好滿足廣大游客觀光、休閑、度假,以及研學、教育等多層次立體化的需求。

    既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也關心“好不好、滿意不滿意”的問題。

    激發群眾旅游熱情,有關部門強化旅游宣傳推廣,舉辦消費促進活動,組織“中國旅游日”“旅游中國 美好生活”“文明旅游 美麗中國”等活動,推出系列促消費、惠民生舉措,推動旅游消費持續升溫。

    提升旅游公共服務水平,我國建設旅游服務中心3500多個,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15萬座,完善旅游便民設施,發展智慧旅游,倡導文明旅游,讓群眾出游更方便。

    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文化和旅游部門持續推進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不合理低價游”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常態化暗訪評估機制,在重要時間節點專題部署各地加強執法檢查,讓群眾出游更放心。

    經濟發展新引擎

    今年以來,“爾濱”旅游火熱“出圈”:春節假期8天,哈爾濱市累計接待游客1009萬人次,日均同比增長81.7%;旅游總收入164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235.4%。

    亮眼的數字,展現出旅游業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強大的帶動作用。旅游業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在鄉村,旅游賦能鄉村振興,帶動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公共交通、城鄉環境改善和相關產業發展。1597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示范引領,越來越多鄉村通過發展旅游走上致富路、打開振興門。

    在縣域,旅游市場釋放文旅消費新動能。全國A級旅游景區的縣域覆蓋率由2012年的73%提升至2023年的93%,旅游景區有力支撐旅游發展和縣域經濟發展。

    在城市,休閑旅游消費旺盛,休閑街區成為人們打卡休閑的好去處。345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因地制宜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夜游產品,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活力滿滿。

    在景區,旅游業的就業帶動效應更加突出。2023年,全國A級旅游景區直接就業人數超過160萬人,帶動就業總數超過1000萬人。

    一業興、百業旺。旅游正在不斷發揮綜合帶動作用,釋放強大“乘數效應”,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文旅融合新天地

    2023年,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人次12.9億,創歷史新高,博物館游“熱度空前”、文創產品走紅走俏。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從循著博物館去打卡,到跟著演唱會去旅行;從美食之旅、紅色之旅,到非遺游、研學游,人們越來越注重旅游中的文化元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成為重要的旅游方式。

    活化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類景區由2012年的2064個增加到2023年的4000余個,年均增長8%。

    注重用好紅色資源發展旅游,傳承紅色基因,紅色旅游類A級旅游景區發展迅速,2012到2023年,數量和游客接待量分別實現年均增長19.52%和13.08%,紅色景區成為厚植愛國情懷的生動課堂。

    打造彰顯中華民族精神永續傳承重要標志,我國持續推進長城、長征、大運河、黃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旅游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推進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推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142個、體育旅游示范基地74家,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空間,發布全國旅游演藝精品名錄……立足與眾多行業內在關聯、相互牽動等特點,旅游與其他行業的跨界融合越發豐富成熟。

    如今,“村晚”“村超”“村BA”,演出、賽事、影視劇,都可以是旅游的目的。文旅融合這篇大文章,書寫得越來越精彩。

    交流互鑒新貢獻

    全面實施!5月15日起,外國旅游團乘坐郵輪入境中國免簽。

    入境旅游是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國際吸引力和旅游競爭力的直接體現。通過旅游這扇窗,中國與世界相知相交。

    近年來,我國加強雙多邊合作,舉辦中俄、中美、中法等旅游年活動,目前共設立48個海外中國文化中心、20個駐外旅游辦事處和3個駐港臺旅游辦事機構,發起成立世界旅游聯盟等國際組織,開展“你好!中國”國家旅游形象海外推廣,推動中外游客互訪、文明互鑒。

    為全方位優化入境旅游環境,我國對外國游客入境旅游進行全流程梳理,逐個打通堵點、解決問題,令外國游客感到賓至如歸。

    出境旅游同樣健康發展。中國已是國際旅游最大客源國,144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游目的地,越來越多人化身中華文明使者,講述中國故事。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

    行進在建設旅游強國之路上,中國旅游正向世界展示獨特魅力,描繪“詩和遠方”美好圖景。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水县| 始兴县| 寻甸| 东乌| 西青区| 旺苍县| 诸暨市| 剑河县| 镶黄旗| 兴山县| 旌德县| 驻马店市| 绥阳县| 滨州市| 闻喜县| 宁武县| 隆林| 屯昌县| 赤壁市| 辽源市| 抚州市| 白银市| 渑池县| 崇阳县| 江口县| 曲麻莱县| 敖汉旗| 莱阳市| 永新县| 洛南县| 怀远县| 清涧县| 吉水县| 唐海县| 通榆县| 且末县| 图片| 昆明市| 贡觉县| 确山县| 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