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6月23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領銜的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在柴達木盆地考察時新發現一個約5.5億年前的遠古化石群,這是迄今在青藏高原發現的最古老的化石生物群。化石證據表明,在5.5億年前,柴達木板塊和華北板塊很有可能是“近鄰”。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日發表在國際地學期刊《地質學》上。
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龐科介紹,新發現的化石群位于柴達木盆地北緣的全吉山地區。化石群中的遠古生物,生活在約5.5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晚期。這一時期,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尚未發生,但遠古海洋里已經廣布著各種復雜多樣的軟體生物,它們對研究早期生命的起源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科研團隊在全吉山地區發現了眾多埃迪卡拉紀典型生物——恰尼蟲的化石。恰尼蟲是一種形似樹葉的生物,生活在海底。此外,化石群里還有豐富的埃迪卡拉紀條帶狀化石——陜西跡。陜西跡最早發現于我國陜西,是一種可以判定埃迪卡拉紀地層年代的典型化石。對比已發現的地層序列和化石產出,研究團隊認為,柴達木板塊與華北板塊的地層情況非常相近。這表明,在5.5億年前,這兩個板塊很可能是緊挨彼此的“鄰居”。
“漫長的地質演化史中,不同板塊經歷了數次分分合合。5.5億年前,以現在柴達木盆地為主體的柴達木板塊,與包括華北地區在內的華北板塊還不是一塊完整的大陸,而是挨在一起的‘近鄰’。現在海拔3000多米的全吉山地區,在當時還是一片海洋。”龐科說。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1億年前恐龍留下一串腳印 科學家測出了它的時速2021-05-06
- 火了!貴陽機場廁所洗手池布滿化石:系3億年前的鸮頭貝化石2021-04-28
- 中美學者發現1500萬年前“木乃伊”南酸棗化石2020-11-19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復蘇穩中向好 韌勁持續顯現——從前5月“賬單2021-06-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