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奔向“五萬億”,體育產業距離成為“支柱”還有多遠?——體育產業系列調研之四

    新華社記者

    “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等等,一直是體育產業的努力方向和目標。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標志著體育產業總規模5萬億元的目標進入最后五年的沖刺期。經過疫情的沖擊,中國體育產業經歷了一輪洗禮,體育產業領域的專家和從業者們對于體育產業未來的圖景也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

    疫情期間,分管體育產業的浙江省體育局副局長李華最牽掛的是浙江省“環浙步道”的建設,在這片“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土地上,場地的稀缺成了體育產業發展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

    李華認為,無論是浙江省還是全國范圍,體育場地和設施都是發展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的基礎和關鍵。“我們的體育場館是缺失的。在大力推動大型體育場館建設的同時,要積極推動群眾身邊的小型體育場館建設,包括群眾身邊的邊角地,體育設施進公園等等;在大力推動室內體育場館建設的同時,要推動戶外運動場地設施的建設;在推動傳統的籃球場、排球場等設施建設的同時,要更多關注新型的、時尚的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通過體育場地設施的增加,把人們要健康、要健美的需求轉化為經濟動能,這也是經濟轉型的一條可行的路徑。”李華說。

    對于場地問題,南京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與人文學院副院長王凱也有類似的看法。王凱認為,目前的體育設施存在著供需錯配的問題,一方面,人們的健身熱情高漲但找不到合適的場地,另一方面很多體育場地設施利用率不高。

    王凱說:“現在的做法就是拓展‘金角銀邊’的空間,廢舊廠房改造等等,有很多很多政策支持,但也遇到了一些瓶頸,比如樓頂空間上打球,居民會投訴。其實從目前看,通過科技創新,在樓頂鋪設有隔音效果的材料,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好消息是,體育場地稀缺的狀況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今年6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2020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數據顯示,至2020年底,全國體育場地共有371.34萬個,體育場地面積30.99億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20平方米。其中,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較2019年的2.08平方米增長0.12平方米,體育場地數量較2019年的354.4萬個增長16.94萬個。

    場地設施是體育產業賴以生存的基礎之一。在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鄭芳看來,體育產業對經濟有著強烈的拉動作用,政府應該提供更多的公共資源,以夯實體育產業的根基。

    鄭芳說:“在體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需要去提供基礎公共設施,體育產業跟一般的商業不一樣,體育具有經濟功能、娛樂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功能。體育產業是綠色產業,也是關聯性很強的產業,如果只計算體育產業本身的產值,那可能會比較小,但體育帶動其他關聯產業的效應很強,所以我認為把未來的體育產業定義為支柱性產業是沒有錯的。”

    鄭芳表示,體育產業下一步的發展需要解決兩大問題,一個是空間問題,一個是人的問題,只有體育場地和設施充分供給,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形成運動習慣,體育產業才會有生長和壯大的堅實土壤。

    在李華看來,體育對城市來說不僅是一種產業和文化,更是一種城市治理的方式。他舉了城市舉辦馬拉松賽的例子。“一個重大賽事,把一個城市的各個部門都聯系起來了,沿路的鮮花植被,是園林部門的事;路況不平,那就是城管部門的事;維護秩序,又是屬于公安部門的事等等。”李華說。

    回到步道的話題,李華提出了一個概念,叫作“小步道,大經濟”,在他看來,發展戶外運動,對于美麗鄉村建設、生態保護等等大的工程都有助力。對于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前景,李華表示“信心十足”。

    對于“支柱性產業”這一話題,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董事長顧曄表示:“體育產業發展是很基礎的東西,只有全民健身普及了,體育產業才有未來的空間。從江蘇的情況來看,體育產業發展的質量還不是太高,其中包括幾個方面。第一,體育消費的意識不夠強;第二,體育消費的供給相對比較單一,滿足高品質、多樣化需求的產品相對不多;第三,老百姓身邊的體育設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從體育產業整個結構來看,我們的體育服務業占比有了提升,如果服務業占比70%以上,才可以認為體育產業的春天真正到來了。”

    久事體育副總經理楊亦斌對于中國體育產業的未來也十分看好。他說:“中國體育產業發展,未來肯定很看好的,但是我們發展體育產業的路徑一定不會是美國的、日本的,我們的路徑一定是要我們自己摸索出來的。在中國,我們一定要政企合作,要借助市場經濟發展的動力,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體育產業發展道路。”

    (執筆記者:林德韌,參與記者:王恒志、朱翃、夏亮、周暢)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五一”福建游,臺味火出圈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市市| 贡觉县| 静安区| 辽宁省| 桐梓县| 澄城县| 广元市| 邮箱| 双江| 当雄县| 交口县| 临汾市| 仪陇县| 闸北区| 监利县| 文安县| 海门市| 榆中县| 二连浩特市| 克什克腾旗| 建瓯市| 林州市| 阿拉善盟| 大名县| 陵水| 阿合奇县| 察雅县| 湖南省| 滦南县| 攀枝花市| 黎平县| 田东县| 牙克石市| 灵宝市| 齐齐哈尔市| 镇远县| 灵石县| 康平县| 汾西县| 盖州市| 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