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家門口上班,掙錢、顧家兩不誤,生活更有奔頭了。”羅秀平是江蘇鹽城濱海縣界牌鎮沖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鎮里組織的免費培訓,她來到康瑞日用品公司開在村里的扶貧車間上班,一年收入3萬多元。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就業扶貧是最直接的脫貧方式之一。各地區各部門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江蘇、福建、廣東等地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創新就業扶貧機制,“點對點”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截至9月底,全國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超過2900萬人,是去年外出務工總數的107%;東部和西部的扶貧協議書任務提前超額完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基礎。

    一站式服務

    把崗位送到家門口

    “從老家到廈門打工,政府免費包車,還發了生活用品,我們兩口子很滿意!”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貧困戶馬占云滿臉笑容。

    馬占云夫妻倆順利就業,得益于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廈門赴臨夏幫扶工作隊領隊邱武偉介紹:今年以來,廈門組織一批批企業到臨夏招聘,點對點接送,一站式服務,把用工信息張貼到貧困戶家里,把崗位送到家門口。截至7月10日,共組織3882名貧困勞動力到廈門就業,同比增長130%。

    定點幫扶三年來,福建福州市人社局組織企業在甘肅定西市107個鄉村舉辦141場各類招聘活動,帶動近兩萬人就業脫貧。

    “先摸底、再計劃、后推送”,江蘇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任務,建立健全崗位征集發布制度,幫扶中西部2.93萬貧困勞動力就地就業,吸納80.13萬人到江蘇就業。通過健全跨區域勞務協作分級響應機制,將在江蘇的貧困勞動力納入就業援助體系和屬地化管理,做到存量穩得住、增量進得來。

    服務到位,讓貧困群眾飯碗捧得住。從甘肅通渭縣來到福建打工的周躍龍想不到,新單位對員工考慮得這么周到:“包吃包住有保險”,“試用期月收入不低于3000元,轉正后不低于3500元。”周躍龍3年前來到福建經緯新纖科技實業公司就業,如今成為公司物流部叉車組骨干,日子越過越好。

    興產業促就業

    訂單培訓無縫對接

    “每天工作8小時,一個月工資2400元,前年到中藥材烘干車間工作,去年全家就摘了貧困帽。”陜西旬邑縣石門村村民魏孝良說。

    旬邑縣境內有1250多種植物,資源優勢明顯。對口幫扶興產業,江蘇泰州市在旬邑縣建起中藥材基地,協調蘇陜協作資金200萬元、泰興市援建資金100萬元,石門村建起了中藥材烘干廠。

    為打通銷售渠道,泰興黃橋工業園與石門村簽訂收購合同,每年采購3000畝中藥材,收益的50%用于分紅、50%留于集體發展,吸納貧困群眾參與,戶均每年穩定分紅1500元。得益于對口幫扶,石門村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2萬畝,年產值650萬元,帶動257戶貧困戶脫貧。

    就業離不開技能培訓。7月,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加入廣州港技術工人行列;他們是首屆“廣東技工·廣州港班”的34名畢業生,全部來自貴州畢節的貧困家庭。

    從2017年起,廣州港集團每年開設“廣州港班”,免費招收貧困家庭初高中畢業生。經過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兩年理論學習和廣州港技工學校1年技能培訓,第一屆畢業生已走上技術崗位。

    “資助、培訓、就業一條龍,入學即入職、頂崗即上崗、畢業即就業。訂單培養,無縫對接,幫助山里孩子在城市安居樂業。”廣州港集團工會主席溫東偉說。今年底,“廣州港班”畢業生將達150人左右,人均年收入6萬至10萬元,基本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目標。

    營造就業蓄水池

    提高扶貧精準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表示,吸納貧困人口就業,關鍵是要營造就業蓄水池,建立貧困群眾能就業、穩得住、可致富的機制。

    “對于現在的工作,我很滿意。”在福清捷星顯示科技(福建)公司,來自甘肅定西的黨圓圓在車間從事保潔工作。這是福州市人社部門新開發的公益崗。2月,3800名貧困戶從定西乘坐扶貧返崗免費高鐵專列來到福州。

    據悉,福州市出臺保重點行業困難群體就業舉措,將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貧困戶勞動力納入臨時就業幫扶范圍,安排臨時性公益崗位,給予崗位補貼。目前設立2400多個臨時性公益崗位,安置669個貧困戶勞動力上崗。

    為了讓扶貧車間落地生根,江蘇濱海縣鼓勵鎮(區、街道)盤活農村集體土地,縣財政拿出獎補資金,對扶貧車間前3年內租金予以補助。“目前,全縣已實施扶貧車間項目22個,帶動近200名貧困戶就地就近就業。”縣扶貧開發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劉德勛說。

    “小車間大扶貧,不出村有錢賺”。廣東云浮市云城區泰安村陳亞梅與丈夫都是殘疾人;兩年前,她被安排到寶嘉創業制衣廠上班,每月收入4000多元。近年來,云浮市創設9家扶貧車間,吸納273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

    今年以來,廣東省累計幫扶26.2萬本省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就業,新增轉移粵東西北地區1.5萬名貧困勞動力到珠三角就業,為2965名貧困勞動力安置公益性崗位。截至目前,全省有意愿就業的貧困勞動力已全部實現就業。

    (本報記者高云才、何聰、劉曉宇、劉泰山、姚雪青)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19日 06 版)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臺行政機構網站刪除“漢人”改為“其余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渭南市| 贵阳市| 上虞市| 遵义市| 蓝田县| 都匀市| 云南省| 安泽县| 保亭| 都匀市| 孝昌县| 迁安市| 永平县| 太康县| 绥中县| 正安县| 类乌齐县| 那坡县| 雅江县| 嘉善县| 齐河县| 天全县| 璧山县| 若尔盖县| 湘乡市| 东台市| 固原市| 会昌县| 曲沃县| 安康市| 黄浦区| 都安| 偏关县| 怀宁县| 巴东县| 罗定市| 六枝特区| 福泉市| 张家界市| 通海县|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