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原標題:沉迷網絡影響身心健康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將有法可依

    近日,共青團中央召開2019年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座談會。據相關媒體報道,今年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將增設網絡保護的章節。與此同時,醞釀多年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今年有望出臺。這無疑向廣大公眾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將有法可依。

    沉迷網絡引發問題多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向來是家長、政府及社會密切關注的問題。隨著互聯網滲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的普及率也大大增加。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為8.29億,普及率達59.6%。這其中,19歲以下網民占21.6%,人數超過1.79億。另據數據顯示,未成年人10歲之前觸網比例高達72%,首次觸網年齡持續走低。

    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00后”自誕生起就與互聯網相伴成長。該群體對于互聯網的熟悉程度遠超過其他年齡群體,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也深受網絡影響。利用互聯網學習知識、開闊眼界,一方面,網絡豐富了未成年人的成長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未成年人心智發展尚未成熟,很容易受暴力、血腥、色情等不良網絡內容的影響。

    在青少年網民群體急劇增加的同時,未成年人因沉迷網絡造成不良后果的新聞也屢見報端。“10歲小學生偷刷父親銀行卡充值網游”“16歲少年偷錢打賞女主播40萬元”……因青少年沉迷網絡導致的諸多問題困擾著許多家庭,也逐漸演變為嚴重的社會問題。2018年9月,國家衛健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全球青少年過度依賴互聯網的比例為6%,中國接近10%。同年,世界衛生組織將網絡成癮障礙納入精神心理疾病的一類。

    沉迷網絡不僅影響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更對未成年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小學生近視比例已達45.7%,初中生近視比例為74.4%,高中生近視比例為83.3%。除了先天性因素之外,網絡設備使用頻率的增加,對加深青少年近視起了負面作用。

    現行法律監管不足

    針對這些現象,社會各界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呼聲日益增強。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馬化騰、丁磊等互聯網行業代表均就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打造安全健康的青少年網絡生態進行了發言。

    目前,中國規范網絡游戲的具體規定包括原文化部頒布的《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和《關于嚴格規范網絡游戲市場管理的意見》,立法領域尚屬空白。關于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中國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網絡安全法》中做了相關的原則性規定。然而,隨著網絡對人們生活的不斷滲透和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現象的復雜化,現行管理辦法的針對性、操作性有限,越來越不能滿足當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需要。有專家認為,目前包括防沉迷在內的涉及網絡游戲內容等方面的規定都過于籠統,并沒有可以具體可執行的、操作性強的條款。

    什么是防沉迷系統?平臺運用何種技術防沉迷?技術標準是什么?篩選適合青少年查看的網絡內容標準是什么?目前,這些問題往往缺乏明確統一的規定,大多根據企業內部標準,這也使不同企業在防沉迷系統的設置上松嚴不一。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最重要的是建立統一的標準。有些游戲公司嚴格實行了實名制,有些卻沒有,不能讓‘劣幣驅逐良幣’。”缺乏具體的法律標準,也使許多推進未成年人法律保護的措施難以落地。

    將未成年保護落到實處

    盡管目前中國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立法方面還存在空缺,不過這次提案座談會公布的信息,將使這一問題有望得到解決。專家認為,加快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立法工作,回應了社會密切關注的問題,有利于從源頭和機制上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將網絡保護章節寫入《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出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通過立法建立行為準則、約束準則,在有法可依的基礎上,專家建議,相關職能部門、網絡平臺和家長學校都應承擔起責任。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向來都不是單方的責任。

    首先,職能部門應明確監管職責,依法嚴格監督和審核相關網絡平臺開發商及運營商對制度的落實情況,對于違規行為要加強懲處力度;立法部門也需要通過不斷細化法律法規以應對新的情況。其次,相關網絡企業應積極承擔企業責任,保護用戶尤其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和隱私,落實好防沉迷系統和網絡實名制,對用戶作出成年和未成年之分,從而對使用時間和內容作出區分。最后,還要建立家校合作協作機制,第一時間對沉迷網絡的學生加以心理分析和疏導,配合監護人開展家庭教育。同時,也應傾聽未成年人的心聲和意見。如此才能更好地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州市| 广东省| 庆安县| 仙游县| 来凤县| 宁城县| 资中县| 沧州市| 井研县| 青神县| 那曲县| 湟中县| 贡觉县| 南漳县| 芷江| 东山县| 吴堡县| 会同县| 敖汉旗| 兴安盟| 鸡西市| 新兴县| 曲靖市| 南涧| 金平| 西青区| 泗洪县| 绩溪县| 阿拉善右旗| 钟山县| 福安市| 西乌珠穆沁旗| 屏南县| 梅州市| 麻江县| 娄烦县| 富民县| 孟州市| 黔江区| 日土县|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