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發布的《2018年陜西農民工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陜西農民工就業呈現出總量小幅度增長、月均收入首超全國平均水平的良好態勢。
這份以“基于農民工‘輸出地’調查”為副題的報告顯示,2018年陜西農民工月均收入3787.7元,首次超過3721元的全國平均水平,同比增加341元,增幅9.9%。其中,本地農民工月收入為3376.4元,同比增加245元,增幅7.8%;外出農民工月收入為4057元,同比增加415.3元,增幅11.4%。
在農民工權益保護方面,絕大多數農民工都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個別農民工同時參加多個養老或醫療保險,其中參加新農合醫療保險的占94%,參加城鎮、商業保險等其他醫保的占5.7%;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占84.7%,參加城鎮、商業保險等其他養老保險的占7.2%。
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情況有明顯改善,外出農民工中簽訂勞動合同的占36.9%,同比增加3.5%;本地務工農民工中簽訂勞動合同的占23%,同比增加5.8%。
在就業方面,報告顯示,伴隨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民工比重逐年提高。2018年陜西農民工中從事第三產業的比重首次超過六成,達61.1%,同比增加2.7個百分點。從事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農民工比重均有所下降,分別為0.1%和38.8%,同比分別減少0.1和2.6個百分點。
此外,報告顯示,八成農民工集中在6個行業。其中從事行業人數最多的是建筑業,占21.7%;其次是居民服務修理及其他服務業,從業人數占16.5%;排在第3位的是制造業,占13.1%。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依次排在第4至6位。這6個行業共吸納了80.9%的農民工,同比減少1.2個百分點。此外,農民工在教育、文化體育娛樂業、金融業等服務業的從業比重雖然較低,但占比正在逐年提高。
同時,報告數據還顯示出陜西農民工的一些新的特點:農民工總量小幅度增加,農民工分布以省內為主,四成外出農民工集中在省會城市,集中在縣市區域的外出農民工比例顯著增加,50歲以上農民工占比不斷提高,大專及以上學歷農民工比例有所提高,農民工技能培訓情況有待改善,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已經逐漸成為陜西籍農民工的主體,等等。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時隔45年 美國原油產量再次躍居世界首位2019-03-28
- 上周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金額同比增長12.60%2019-03-28
- 農民工住進明代公主墓怎么回事?農民工為什么住進公主墓事件詳情2019-03-28
- 沙特女子比男子更喜歡網上購物2019-03-22
- 埃交通部長:埃航空難與印尼獅航同機型墜機有明顯相似之處2019-03-18
- 韓國空缺工作崗位數量創七年新低 找工作更困難2019-03-12
- 電線短路成尼泊爾火災事故多發的主因2019-03-11
- 寧德市民營企業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可走“綠色通道”2019-02-28
- 巴厘島人氣景點遭大量塑料垃圾入侵2019-02-25
- 福建物流企業員工細數減稅紅利“個稅改革給我們帶來滿滿的幸福感”2019-02-2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博實名預約參觀怎么回事?怎么預約參觀國家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