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河道非法挖沙岸邊塌陷 沁河濟源段北岸流失大片耕地

    麥地下邊已被掏空

    河道非法挖沙岸邊塌陷 沁河濟源段北岸流失大片耕地

    挖沙機在河道挖沙不止

    河道非法挖沙岸邊塌陷 沁河濟源段北岸流失大片耕地

    輕輕一踩,大塊土塊瞬間掉入河里。

    沁河出太行山流經濟源市轄區雖然只有8公里多,卻有三家企業在在沒有采砂證的情況下非法挖沙,直接導致沁河濟源段北岸的耕地大面積流失,僅去年一年,濟源市五龍口鎮馬村就有15畝耕地被河水吞沒。4月5日,馬村村民集體向記者反映,如果相關部門再不制止這種挖沙行為,今年流失的耕地會更多。

    村民投訴

    挖沙致耕地被毀,多次向上級反映都沒有效果

    4月5日上午,記者收到一封來自馬村村民的信,打開信封瞬間被震撼了,總共兩張紙文字不足一頁半,村民的簽字、紅手印就占了兩頁,其中一頁半是在稿紙的背面,簽字、摁紅手印的村民300多人。

    讀者來信說,2008年至今,由于沁河南岸無沙,三家挖沙企業人為地改變河床挖沙區域,前些年對馬村的影響還不明顯,近幾年尤其去年,已致使北岸馬村段耕地開始大面積塌方,僅去年就毀壞馬村村民承包的耕地達15畝之多,而總數則達50余畝。村民10余次到上級部門及河務局反映,每個部門都答應解決,但直到如今,挖沙企業仍在挖沙。

    現場查看

    河道挖沙不停,岸邊的耕地一踩塌下一大片

    記者立即驅車趕到沁河馬村段,站在沁河北岸向河道里眺望,只見沁河河道被挖得滿目瘡痍,河道中一個碩大的坑里,一臺挖沙機在不停地作業,運沙的卡車也不停從南岸進出。

    北岸有塊種有小麥的莊稼地,臨近岸邊約2米處的小麥地下邊已被掏空,記者走近岸邊輕輕一踩,就有大片麥田塌下河道。當地村民說,這些小麥雖然現在長得不錯,但臨近岸邊的麥子長熟了又有誰敢去收呢?

    記者沿北岸往西走了約300米,看見有大片櫻桃樹、核桃樹也緊挨著河道。“我在河邊承包了兩畝多果樹園,僅去年就有一半的櫻桃樹、核桃樹被塌進了河道里。”村民任為東對記者說,被塌進河道的果園,村里還有幾戶比他家嚴重得多。

    責任編輯:林晗枝

    相關閱讀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美智庫民調顯示越來越多臺灣民眾不相信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汾西县| 德令哈市| 手机| 大庆市| 怀化市| 墨江| 黄大仙区| 萨迦县| 延寿县| 大新县| 宿松县| 泽州县| 崇信县| 微山县| 于田县| 龙海市| 隆德县| 山阳县| 岳普湖县| 河北区| 平顺县| 马边| 都匀市| 衡山县| 利川市| 白城市| 光泽县| 霍城县| 邵阳市| 西畴县| 鸡西市| 长兴县| 那坡县| 文水县| 九江县| 盐源县| 兴仁县| 高密市| 当阳市|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