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寧化縣精準扶貧客家小吃培訓中心香氣四溢。第191期客家小吃培訓班的45名學員正在學習兜湯等制作技藝。
“培訓完后,我先到小吃店幫工,過幾個月開個店。”貧困戶學員鄒文清信心滿滿。
免費培訓學員1萬余人,發展寧化客家小吃店5000多家。其中貧困戶學員通過獨自經營或與人合伙等形式開辦小吃店200多家……
昔日養在深閨的客家小吃產業,如今變得火熱。這背后是寧化縣對小吃產業的大力扶持,向外推進小吃統標、金融支持等,縣內建立培訓中心、免費培訓學員。小吃產業年產值30億元,走出了一條產業脫貧路。
客家小吃“變身”脫貧大產業
“過去,客家小吃雖然在本地家喻戶曉,可出了縣就名聲不揚。”縣小吃辦常務副主任劉亮松說。
寧化客家小吃品種有300多種,具有用料考究、做工精細、風味獨特等特點。
如何擴大知名度,把小吃發展成一個特色產業,讓群眾增收致富?
2012年,寧化縣作出發展客家小吃產業的部署。
借鑒其他知名小吃發展模式,寧化縣成立小吃辦,啟動了集體商標注冊、建立培訓基地、確定主打品種、規范制作技術、免費培訓等工程,還整合各方資源,利用小吃文化節、祭祖大典、山地自行車大賽、林博會等平臺進行宣傳推介。
寧化縣還打造優質平臺,培育標準店、精品店和連鎖店,培優金融環境,為有意愿開辦小吃店人員提供貸款擔保等。
目前,全縣有61個小吃品種獲評“福建名小吃”,其中15個品種被評定為“中華名小吃”。已發展標準店3000余家、精品店900余家、5家客家小吃連鎖店等,客家小吃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小吃產業正在穩步發展,“348”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發源地的寧化縣審時度勢,引導貧困戶參與到這個產業中來。
為了助推扶貧脫困,該縣建設了寧化客家小吃精準扶貧創業園,對本縣從事寧化客家小吃行業的精準扶貧對象進行扶持,縣、鄉扶貧機構積極動員貧困戶參與客家小吃培訓,對貧困人員實行免費培訓、免費吃住、免費健康證體檢、報銷一趟來往車票、優先推薦就業、優先安排小額貼息貸款等。
有了好政策,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參與到小吃行業。截至目前,縣內外貧困人員獨自或與人合伙開店200家,有100多名貧困學員在各類餐飲店幫工幫廚。
免費培訓為脫貧插上“翅膀”
就業扶貧,關鍵在于扶技。
2012年,寧化縣在三明工貿學校建立寧化客家小吃培訓基地。2016年,又投資2000萬元,在城區美食文化城建設總建筑面積2580平方米的新培訓中心。
培訓中心是三明市扶貧開發協會扶貧培訓點,有注冊中國烹飪大師2人、閩菜大師3人、小吃制作能手3人,開設為期一個月的“理論+實操”常規培訓班,每天安排3節理論課和4節實操課,既有小吃的制作技藝,還有服務禮儀和創業指導講座等,提升學員創業就業技能。
為了讓更多學員能外出開店,培訓中心還開設為期2個月的“培訓+實訓”班,第一個月重點學習寧化客家小吃、客家菜系、客家八大碗三大模塊課程,第二個月將學員輸送到縣內外知名餐飲機構實訓,餐飲機構向學員支付工資。
該縣還成立寧化縣客家小吃辦職業技能鑒定站,對學員開展中式烹調、中式面點2個工種的技能鑒定考核,全縣共457人通過中式烹調師技能鑒定考核,獲得中式烹調師四級證書。
目前,培訓中心已舉辦培訓班191期,800多名貧困學員參加培訓。
城南鎮貧困學員小胡就是受益人之一。之前,家里老人生病,導致家庭貧困。得知縣里免費培訓后,他報名參加,學會了勺子粉等小吃制作技術。如今,他在鎮里一家飯店幫廚,每月工資有3000多元。
“做小吃是快捷的創業方式,很多貧困學員看到親朋好友做小吃賺到錢,學習的積極性明顯增強。”注冊中國烹飪大師、培訓中心教師張清炎說。
學員們外出創業后,培訓中心還進行跟蹤管理。有一次,一位外出開店的貧困學員反映燒麥經常蒸不熟。張清炎仔細詢問后,發現學員使用電磁爐,火力不夠大,建議他使用猛火爐,問題迎刃而解。
除了“請進來”,還有“送下去”。依托“雨露計劃”,縣小吃辦租用流動餐車到每個鄉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進行為期2天的培訓,培訓品種有客家勺子粉、客家兜湯等易學受歡迎的客家小吃。目前培訓建檔立卡貧困人員650人。
精準發力“護航”創業就業路
“多虧了小吃培訓,讓我有了一技之長。現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連日來,在永安市,第173期的貧困學員范考云開辦的客家小吃店,生意火爆。
范考云是方田鄉人,之前丈夫因為車禍,導致腿腳不便,不能干重活,家庭因此貧困。2017年,她參加小吃制作培訓,去年,她到永安市開辦了小吃店。
“縣里補助了我1萬多元,還對5萬多元貸款進行貼息。”談到縣里的優惠政策,她很感激。
這是寧化縣扶持貧困戶創業的生動實例。該縣對外出開辦寧化客家小吃店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縣財政給予每戶1.1萬元的資金補助。同時,建立創業發展資金,對申請貸款開辦小吃店的業務縣財政給予貸款貼息,滿足小吃店發展資金需求。
2017年,寧化縣在城區客家美食文化城建立客家小吃精準扶貧創業園。市、縣扶貧機構為入駐開辦小吃店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補助資金3萬元,用于購買冰柜、消毒柜、電磁爐或電飯煲等廚具設施。
目前,該縣已兌現補助資金58萬,鼓勵貧困戶學員創業。
在培訓中心的實操室門口,有個公告欄,上面貼滿了客家小吃連鎖店招聘啟事等。
每期培訓結束后,培訓中心都會鼓勵貧困學員與這些小吃店對接。
“既解決連鎖店招聘員工難問題,貧困學員又得以就業。”劉亮松說,通過與廣東“陳記三及地”、福州“醉南拳”、杭州“猛男炒飯”、山東“碗碗香伊面館”、廈門“生鍋勺子粉”等連鎖店聯系,先后輸送20多名貧困學員到這些連鎖店就業。(劉才恒)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三明寧化:讓城鄉孩子共享公平優質教育2019-08-27
- 三明寧化縣:發揮區位優勢 打造花卉基地 2019-08-15
- 太美啦!航拍寧化這個地方的美景,你不一定見過!2019-07-31
- 年產2400萬片鋼化玻璃蓋項目落戶三明寧化縣 2019-07-30
- 寧化河龍“稻田畫”進入觀賞期2019-07-23
- 寧化:文明交通我先行,志愿服務暖人心2019-07-10
- 出走故鄉數十年,他說: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回來。2019-06-26
- 寧化:“蘇區烏克蘭”,筑夢新時代2019-06-21
- 風展紅旗如畫——來自長征出發地長汀、寧化的紅色信仰報告2019-06-21
- 寧化:回憶烽火歲月 傳承紅色基因2019-06-13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三明梅列區紅巖新村柴火房開拆2019-09-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