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三明新聞
    分享

    探尋古民居建筑 尋找保護“破題”之舉

    龍安古民居旁的消防管道

    探尋古民居建筑 尋找保護“破題”之舉

    整修后的忠山十八寨先賢祠

    探尋古民居建筑 尋找保護“破題”之舉

    凝秀堂里的滅火器材

    散落民間的古民居建筑,如何保護?這些歷史實物遺存,怎樣找到保護的“破題”之舉,從而留存得更加長遠?這不僅為文物保護部門所關注,也為諸多民間文化人士所關注。近日,記者先后到大田、三元等地采訪,探尋人們保護古民居建筑的“破題”之舉。

    古民居土堡待長遠保護

    芳聯堡位于大田縣均溪鎮,始建于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南北各長60米,高約9米的外圍,形成占地3600平方米、擁有160間房的大土堡,其結構嚴謹,雕梁畫棟。堡后呈半圓形,前為2層,其它3面為3層,左右共設3門,兩邊各一角樓。有外圍墻體,雙層走廊,圍墻共有40多個窗口,可憑窗自衛和通風,建筑風格獨具匠心,顯示出古代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是不可多得的一處寶貴的文化遺產。

    5月26日,記者在大田采訪,與當地鎮干部交談,聊到芳聯堡的保護措施。目前,整座堡主要依靠宗族理事會管理保護。宗族理事會完全是民間組織,有一套純民間的做事方法。宗族理事會的民間性,一定程度影響了作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芳聯堡,對較大規模修繕等保護項目的向上申報,也影響了這座古民居建筑的長遠保護措施。當地一位文化人士指出,不少古堡性質的古民居所有權為同一姓宗族共有,一旦涉及到政府層面的保護項目申報,往往就存在項目申報主體難以明晰等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遇到下基層做文物調查的市文管辦有關負責人,她表示,主體不明是古民居建筑保護當下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那些散落鄉村的古民居建筑,大多是同一姓祖輩所修,累月經年,子孫繁衍,這些古民居建筑必須依靠宗族的力量,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一些具有較大文物價值的古民居建筑“浮出水面”,進入各級文保名錄,但在保護項目的申報落實等方面,往往十分薄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廣平古民居境況堪憂

    大田縣廣平鎮是個大鎮,至今留有不少古民居建筑,這些古民居保存著獨特的鄉居建筑格局,歇山頂,高翹檐,民居內房墻屋門,雕梁畫棟,舊題古文,實屬難得。但它們散落在鄉野四處,經風吹雨打,有的已難以繼續支撐,不少古民居建筑瓦檐漏水,屋構傾塌,境況堪憂。

    連德良是鎮文化站的干部,幾年前他來到鎮里工作,就下鄉調查這些古民居。時間長了,他與這些古民居也建立了某種特別的感情,有保護之心,而余力不足。在他看來,當地的這些古民居最大的現實問題是混雜在新的磚房民居當中,東一座,西一座,沒有連片,這樣就不足以形成較大規模的保護。如此分散,也將加快它們各自沒落的步伐。

    連德良介紹說,這些古民居大多是當地不同姓宗族的祖房,祖上榮光發達,因而建了這些大房子。歷經世事變遷,家族興衰遷變,后人漸漸遷出這些老房子,古民居空出來,進而到了必須加以保護的時候。這些沒人住的古民居,若不經保護,過幾年很快就會面目全非。連德良感到痛心的是,一些老房子,隨著后代遷出而成空屋,防火、排水等保護問題隨之而來,防盜問題也隨之出現。廣平村有一幢建于清代的深源堂,整座民居將傳統建筑與儒家文化結合起來,天井四圍的板墻上留有一幅幅精妙的古詩書法,十分難得。連德良說,這座老房子,原來還有不少雕花門窗,現在因為沒人居住,大門也坍塌敞開,那些雕花門窗不翼而飛了。

    這座深源堂的保護,廣平鎮政府和文化站想方設法。文化站曾與三明市區一經營儒學私塾的文化人士深討,本想將私塾班引進這座古民居,但終因各種因素而未能達成合作。

    “破題”之舉還需用心

    三元區莘口鎮龍泉村龍安自然村,是三明市區周邊古民居建筑較為集中的地方。人們來到這里,都慨嘆村里古民居遺存完整。李大榮是村主任,目前他正致力于村里古民居的保護。在他看來,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吸引更多外來人到村里參觀這些民居遺存,也是保護的一種方式。

    村里的凝秀堂是一幢保護完整的古建筑,這是一座清代古民居,正堂面闊五間,進深五柱,穿斗木構,懸山頂,檐廊中部不設廊柱,顯得正廳寬闊明亮,門牌樓為磚石結構。2013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主任帶記者看了凝秀堂和它背后的附屬建筑,這座附屬民居同建于清代,正廳兩側有兩幅經考證已有180多年的壁畫。李大榮說:“我們為了更好地保護,不久前在畫上鑲了兩塊玻璃。”談到保護措施,李大榮說:“現在村里除了這些小的保護措施外,主要在防火設施投入上加大力度。目前,全村設置了7個消防栓,覆蓋到全村主要的古民居建筑。每個消防栓還配了60米的消防水管,以保證能夠發揮作用。像凝秀堂這樣的重點保護古民居,都布有多個消防滅火器。”

    李大榮說,防火應是木構古民居最主要的保護措施。2011年凝秀堂后方,村里就埋設了消防水管。他說,如果早一年埋設消防管道,當年上方兩座古民居可能就不會失火了。記者了解到,2010年初龍安村里兩座古民居因火災被損毀。

    切斷火源等安全隱患,是古民間建筑的又一實用保護措施。大田縣廣平鎮萬宅村的紹恢堡,在當地的古建筑遺存中頗有名氣。目前,這座無人居住的古堡,已切斷一切電源,將所有電線清理掉,使火災隱患得到了消除。紹恢堡建造者的后代,一位余姓村民說,這樣做我們心里感到放心些了,當然,經常性的巡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位民間文化人士告訴記者,古民居保護是個難題,一方面這些古民居是鄉村重要的文化遺存,另一方面它們四處散落,各居其所,缺乏集中保護的可能。當前,古民居建筑的保護到了關鍵時期,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加快,這些古民居建筑大多空了出來,無人居住后,它們的老壞速度將大大加快。這位文化人士建議,從現實的情況,在一些較有歷史文物價值的古民居建筑鋪設消防水管,布設一些排水設施,無疑是古民居建筑保護的“破題”之舉,期待得到有關部門和社會有識之士的關注。

    三元區巖前鎮忠山村的先賢祠,原先立于一片田疇中,這些年村里新村建設,在祠堂前建起了連片的斜屋面新居。5月26日,村里的文化熱心人士楊裕群,正在祠堂前整理由青磚鋪就的花壇,這幾座小花壇,連接了新居平整的水泥路面與先賢祠門,打開祠門,就是新村敞闊的休閑庭院。花壇旁的排水溝,也鋪上鵝卵石,排水十分順暢,而祠堂右側,消防水管也埋設到這里。老楊說,現在這里建了新村,人氣旺了,老祠堂與新居豁然連通,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村民與祠堂接近了,也多了保護它的心,這是最為重要的。

    責任編輯:趙睿

    相關閱讀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旗漫卷——福建省美術館館藏閩地紅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 丰原市| 慈利县| 绥中县| 易门县| 大洼县| 四子王旗| 泾川县| 呼伦贝尔市| 昭通市| 霸州市| 云安县| 东宁县| 云安县| 拜城县| 比如县| 石家庄市| 芦山县| 淮安市| 兴文县| 陵川县| 泰安市| 长泰县| 怀远县| 石楼县| 合作市| 莎车县| 庄河市| 南宫市| 庆元县| 商南县| 凤山县| 囊谦县| 虎林市| 滨海县| 开远市| 米泉市| 恭城| 眉山市| 长葛市|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