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平潭新聞
    分享

    平潭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見證嵐島的滄桑巨變

    南街仍保持著舊日風貌。本報通訊員 念望舒 攝

    平潭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見證嵐島的滄桑巨變

    鳥瞰平潭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本報通訊員 念望舒 攝

    曲折蜿蜒,行至巷深。

    徜徉在平潭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順著青石板鋪就的道路,映入眼簾的是老者靠著墻角拉家常、小商販騎著單車沿街叫賣。一座座富有年代感的建筑向遠方延伸,一幅幅歲月靜好的時光畫卷徐徐展開。

    南北街位于海壇街道轅門社區,由轅門街、南街、北街、土地街、合掌街等街道組成。在這里,一磚一瓦皆故事,當地人親切稱其為“老城關”。潭城港、縣衙署、舊校場、大禮堂等歷史遺存,訴說著古平潭街市發展、商貿往來、城市肇興的歷程。2018年,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入選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深藏市井舊時光

    一條街,一座城,承載著平潭幾代人的集體記憶。

    據史料記載,明末清初,福清人開始在潭城(今平潭城關地區)和蘇澳經營海上運輸。清康熙年間,設在福清的清廷水師移至海壇島,并在此建鎮總署,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最初的繁榮與活力。隨著時間推移,古平潭城區逐漸擴大,至清光緒年間已建有108間房屋,街區雛形顯現。到了上世紀30年代,平潭縣城共建有北街、南街等8條街道。

    作為平潭城市發展的發源地,南北街歷來都是行政機關所在地、經濟中心、名人聚居地,這里依潭城港碼頭而建,周邊遍布碼頭雜貨店,一家一戶、前店后廠的家庭手工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穿行于街頭巷尾,仿佛推開時間的旋轉門。青石板路歷經風雨洗禮依舊堅實如初,兩旁的石頭古厝錯落有致,紅磚黑瓦間流露出歲月的痕跡,每一道磚縫都蘊藏著古老的故事。嵐城影院、糧食局倉庫、嵐城鄉政府舊址等歷史遺留建筑星羅棋布,見證了海島滄桑巨變。

    南街曾是平潭最繁華的商業街,道路兩旁是一棟棟紅磚騎樓,具有閩南建筑風格特色。居住在此的黃慶平經營著一間雜貨店,已有30多年了。“這條街曾經店鋪林立,可熱鬧了!”老黃回憶道,水產買賣、金銀打造、電機維修、竹篾編織、服裝布料等老店鱗次櫛比,年輕人一下班最愛來這里逛街。

    街區里的古厝風采依舊,其中最知名的當屬清代水師名將詹功顯的故居。這座古厝位于合掌街,建成于清道光年間,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建筑風格獨特,從精美的木雕、石雕到獨特的屋頂設計,每一處細節都透露出古人的匠心,展現了清代平潭建筑藝術的精髓。

    作為海壇水師的發祥地,平潭也留有豐富的海防文化遺跡。就在街區角落,還藏著一座炮臺遺址,它見證了平潭人民在抗擊外敵入侵中所作出的貢獻和犧牲。嵐島曾走出不少名人將才,如詹殿擢、劉堯宸等。其中,詹殿擢是平潭“六提督十總兵”之一,是平潭海防歷史文化發達的代表人物,他擅長藤牌兵法,并在多次海戰中屢建奇功,官至溫州鎮水陸總兵。

    啟動文旅新場景

    清晨的南北街,靜謐而優雅,藏著最愜意的海島生活圖景。

    街區一隅,一面百米長的“時代記憶”文化墻格外引人矚目。古街巷、夏致街、四眼井……墻上絢爛的彩繪,生動地向行人介紹各條街道的歷史,于古樸的氛圍中增添了一絲時尚氣息。

    “看鏡頭,再來一張!”來自福州的攝影愛好者林紀白正和女友在此拍照打卡,“這里老街味兒十足,最能出片。”

    乘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東風,平潭旅游業越發興旺。南北街也依托保存較好的歷史建筑與古街風貌,逐漸成為海島文旅新亮點。

    隨著City walk(城市漫步)的興起,平潭以南街為起點、北街為終點,將沿線人文景點串珠成鏈,打造城關西部地區的City walk環線。同時,憑借獨特的時代印記,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還吸引了《守島人》等影視劇組前來取景拍攝。

    從南街行至北街,復古的街景一路不斷切換,好似置身于年代劇的片場。在北街的小巷內,記者被一陣叮叮咚咚的打鐵聲所吸引,赫然發現這里竟有一間10多平方米的打鐵鋪。

    走近一看,一名皮膚黢黑、滿頭大汗的男子正在打鐵。他叫梁信忠,今年50多歲,從小在北街長大。他告訴記者,自家的打鐵手藝已傳了三代,至今已有100多年了,只是“現在活少了很多,幾天才能開一次火”。

    曾幾何時,這條2米寬、200多米長的巷子里開著多間家庭手工作坊。而今,南北街僅存這一家打鐵鋪。隨著老居民陸續遷出,如今的南北街商業氣息漸漸淡薄,但其歷史底蘊依舊深厚。

    平潭綜合實驗區成立后,相關部門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沿街商鋪等老舊房源,提升人居環境,改變南北街“老破差”的光景。此外,轅門社區還借鑒臺灣社區突出特色產業發展的做法,邀請民俗專家、文化愛好者、老街坊等擔任導游,策劃生成“詹功顯故居—南北街—中正堂—高誠學故居”路線,打造文旅新場景。

    2021年,平潭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改造項目應運而生。項目總投資11.19億元,核心保護范圍面積12.35公頃,重點保護南北街“十境八街”整體空間格局,形成以平潭發展歷史脈絡為主題,集歷史保護、文化展示、文化創意、旅游服務、商業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

    此外,實驗區還編制《南北街歷史文化保護規劃》,計劃通過建設標志性景觀及相關配套設施,最大程度恢復潭城老街的歷史文化風貌,吸引更多游客走進南北街、品味“老平潭”。

    家門口的種種變化,令梁信忠驚喜不已。他十分期待,南北街能夠重煥新生,延續街坊們記憶中的老平潭,成為世人認識平潭的新窗口。(本報記者 張哲昊 郭雅瑩 程枝文)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襄湖森林公園盛大啟動 繪就京津冀生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辽中县| 容城县| 新郑市| 尚义县| 巢湖市| 自治县| 沿河| 黔江区| 龙山县| 和政县| 株洲县| 鄂伦春自治旗| 弥勒县| 建德市| 安徽省| 定兴县| 濉溪县| 盐亭县| 老河口市| 澄迈县| 上虞市| 兴国县| 东丰县| 梨树县| 廉江市| 徐州市| 寿阳县| 沈阳市| 玉门市| 醴陵市| 密云县| 句容市| 汉沽区| 永和县| 宕昌县| 西青区| 白水县| 钦州市| 康平县| 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