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平潭新聞
    分享

    又到一年“追淚”季,“追淚指南”來啦 

    浪漫藍眼淚 不止在平潭

    8日晚,平潭再現藍眼淚景觀,如滿天星辰落入大海,又如藍色火焰在燃燒,刷屏了榕城朋友圈,吸引了大批“追淚”人。那么,福州哪里可以“追淚”呢?為此,記者梳理了一份指南。

    現場

    福州人連夜“追淚”

    當晚,在平潭君山片區東美村海域,一撥又一撥從榕城趕來的游客聚集于此,追逐一場自然奇觀——藍眼淚。海風吹拂下,水面泛起晶瑩藍光,宛如一片熒光海,令人目眩神迷。

    “好景!”“絕美!”“宛若阿凡達的星球!”……現場,不少游客發出贊嘆。

    “很開心!很興奮!這里既有岸邊‘追淚’,也有快艇‘追淚’。感嘆大海的魅力!有一種美是大自然的饋贈!”戶外愛好者鄒先生告訴記者,他們當晚8時多開車趕來平潭,選擇了乘坐快艇“追淚”。

    記者看到,隨著海浪的拍打,散落在沙灘上的幽藍星光,給海灘增添了一份浪漫與神秘。許多游客光著腳丫,奔跑在沙灘上,猶如在星光中起舞。

    攻略

    這些地方可“觀淚”

    藍眼淚是什么呢?藍眼淚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自然現象,由一些個體微小、會發光的浮游生物形成。在平潭,這個季節的藍眼淚發光生物是夜光藻。夜光藻體內有熒光素酶和熒光素,當受到外界擾動時,熒光素會和氧氣發生反應,這個過程會釋放藍光。

    一般在每年的3月至10月,平潭都會出現藍眼淚。每年4月至6月,是藍眼淚的高發期,平潭多個海域會大規模出現藍眼淚景觀。

    那么,平潭哪些地方適合“追淚”呢?記者梳理了以下幾個地點。

    龍王頭:全國最大的海濱浴場之一,也是距離平潭城區最近的“觀淚”點。沙灘干凈潔白,白天撿貝殼、踏浪戲水,晚上吹海風、聽音樂。

    長江澳:光污染少,更容易看到藍眼淚景觀。此外,這里一座座風車排列得錯落有致,十分唯美。

    東美村:藍眼淚最常光顧的地點之一,毗鄰仙人井景區,依山傍海,是眾多游客打卡之地。

    壇南灣:灣內海域遼闊,有“白金海岸”的美譽,是觀看藍眼淚的最佳位置之一。

    除了平潭外,福州連江、長樂海域也會出現藍眼淚現象。

    其中,連江苔菉平流尾地質公園,海岸線長,有海蝕平臺、海蝕巖洞、海蝕巷道等豐富多彩、形態各異的海蝕地貌,是福州“追淚”熱門地。去年出現藍眼淚的時間為4月28日前后。

    長樂區的文武砂十七孔、湖南大鶴、文嶺石壁、松下牛頭灣等地,曾出現多次亮度較強的藍眼淚。去年出現藍眼淚的時間為4月10日。

    又到一年“追淚”季,“追淚指南”來啦

    科普

    揭開藍眼淚“神秘面紗”

    有市民游客提出疑問:藍眼淚有毒嗎?是赤潮嗎?記者從福州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福建省漁業資源監測中心等部門了解到,福建常見的藍眼淚是夜光藻,屬于無毒赤潮生物,一般不會引發赤潮現象。

    問題一:海洋為何“流淚”?

    據了解,藍眼淚是海洋生物的發光現象,常見的有兩種浮游生物:一種是希氏彎喉海瑩,一種是夜光藻。目前,福建藍眼淚比較常見的是夜光藻,比如平潭、福州等地。夜光藻之所以會發光,是因為夜光藻細胞內具有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在受到外界擾動時會發生反應,這一過程中產生的能量被轉化成光能,這就是人們看見的藍眼淚。

    根據發光量,藍眼淚可分為5級:1級微量——手動淡光或浪尖微亮;2級小量——手動亮光或浪尖短浪;3級中量——偶爾出現完整藍色波浪;4級大量——持續出現完整藍色波浪;5級爆發——整片大海均為藍色波浪。

    問題二:藍眼淚有毒嗎?

    夜光藻是一種廣泛分布于全球近岸海域的單細胞生物,介于動物和植物之間,繁衍的方式類似于藻類。海漁部門提醒,夜光藻無毒,對人體無害,但不建議觸碰,因為含高細胞密度夜光藻的海水有一定刺激性,會引發敏感體質的人皮膚瘙癢。

    問題三:藍眼淚能打包嗎?

    研究發現,夜光藻發光需要耗能,藍眼淚只能短暫出現,從大海裝進瓶子后最多只能發光100秒左右。所以,市民想打包帶走藍眼淚的想法無法實現。

    問題四:藍眼淚是赤潮嗎?

    赤潮,又稱紅潮,指的是特定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生態現象,漁民稱之為“鐵銹水”“牛糞水”等。

    記者從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目前,福建省海域常見赤潮生物約有20種,其中包括夜光藻。不過,只有赤潮生物高度聚集才會引發赤潮。當密度達到每升海水中有3000個或以上夜光藻細胞時,藍眼淚才可以看作是一類由夜光藻引發的赤潮。

    目前,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定期對近岸海域開展赤潮加密預警監測,并在網站上公布信息。根據福建省海洋預報臺9日發布的消息,福建沿岸海域水體水文、生物、化學等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波動,預計福建沿海發生赤潮的概率較小。

    (記者 王光慧 鄭瑞洋/文 陳景好/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襄湖森林公園盛大啟動 繪就京津冀生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灵县| 东乡族自治县| 璧山县| 佛冈县| 蓬莱市| 文水县| 自贡市| 乐昌市| 皋兰县| 株洲县| 正阳县| 华安县| 嘉禾县| 平舆县| 西乌| 泾川县| 库车县| 湘阴县| 泸西县| 仙桃市| 温泉县| 高雄县| 岳普湖县| 电白县| 江阴市| 龙口市| 饶平县| 都安| 东乡族自治县| 林周县| 日照市| 水城县| 肇州县| 舟山市| 贵南县| 民丰县| 苍山县| 阿拉尔市| 清丰县| 伊金霍洛旗| 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