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南平新聞
    分享

    松溪縣通過建設生態茶園、打響茶品牌等,讓茶產業“更上一層樓”

    一片生態茶一個富產業

    東南網10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蔣豐蔓 通訊員 李典利)松溪縣是我省重點產茶縣,紅茶、綠茶、白茶品類齊全,全縣現有茶園面積7.6萬畝,茶葉產量1萬多噸。

    茶園面積不斷擴大,但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逐漸凸顯,品牌不彰、效益不高,產業一直未能“更上一層樓”。對此,松溪縣從茶文化、茶產業和茶科技三篇文章入手,以科技、文化、品牌為產業發展賦能。

    生態茶成為“金招牌”

    松溪因綠而名,是閩北首個國家級生態縣。全縣茶園中,有機認證面積6500畝,實施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將達3.5萬畝。茶平鄉是松溪縣最大的產茶區,去年茶葉總產量3780噸,占全縣三分之一,產值4.6億元。

    “建設生態茶園,減肥降藥成為茶產業提檔升級的必由之路。”茶平鄉黨委副書記焦學振說,此前單純追求產量,樹草難存,破壞了茶山生態圈。早在2008年,當地就意識到建設生態茶園的重要性。

    從選定萬畝連片茶葉種植核心區開始,當地實施了一場“綠色革命”。焦學振介紹,按照“山頂戴帽,山腰結帶,山腳穿鞋”的要求建設生態茶園,推廣“園地植樹、梯壁留草”的生態種植模式,種植紫薇、櫻花、三角梅等喬木防護林600余株,在梯壁套種百喜草、除蟲菊等綠肥8000多平方米,增加茶園生物多樣性。同時,依托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團隊指導采用的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措施,應用太陽能風動力捕蟲燈、可追溯視頻監控系統等科技手段,讓有機肥替代化肥,確保茶葉品質。

    “我們還從鄉里抽調黨員,成立減肥降藥宣傳隊、巡邏隊,一月三巡茶山,示范帶動農戶改變原有的生產習慣。”焦學振說。

    如今,萬畝茶山已經打造成為縣里的生態茶山樣本。隨著生態茶名聲在外,茶農也嘗到了甜頭,去年,平均每畝茶山增收約600元。“家里蓋了新房,還買了新車,全憑茶葉收入致富。”茶平村茶農趙碧英說,靠著20多畝茶山,全家年收入超過10萬元,在外打工的兒子也返鄉幫忙種茶。

    前端綠色種植模式推廣開來,后端清潔生產也加快步伐。依托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茶業)促進項目”,經過3年改革,當地8家茶企完成了廠房清潔化改造、萎凋房建設,投用不落地生產線,讓清潔生產變成了現實。

    這種改變,做茶41年的湛峰茶業公司負責人陳國愛深有體會,從增產導向變成提質導向,生態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去年,松溪綠茶和紅茶相繼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推動松溪茶葉對歐出口。綠色生態,已經成了松溪茶產業最亮麗的金字招牌。”陳國愛說。

    得益于這張綠色名片,松溪縣外銷茶葉每年保持在2000噸左右,產品銷往非洲、日本、韓國、美國、歐盟等國家及地區;內銷茶葉7000噸,從事茶葉流通工作的人員5000多人,一片葉子帶富了一方人。

    讓文化為茶葉賦能

    “如果是九龍大白新品種,今年茶青收購價每公斤達360元,價格和其他品種相比,多了好幾倍。”茶農趙碧英心心念念想要改種的,正是品質更好、效益更高的本地優良茶樹品種九龍大白。

    九龍大白是松溪特有白茶品種。20世紀60年代,其母樹被縣茶葉技術人員發現,因其栽培在鄭墩鎮雙源村九龍崗,故名“九龍茶”。1998年,被審定為省級優良茶樹品種,2009年,九龍大白茶列入省級優異種質資源保護目錄。

    選育優新品種,是松溪打響茶葉品牌的首張牌。縣里專門設立1000萬元茶產業專項基金,擴種九龍大白茶3000畝,讓龍頭企業創建品牌,改變有口碑無名牌的狀況。“這幾年來,九龍大白在參加省名優茶評比、中茶杯等茶葉賽事中,多次榮獲省名茶等榮譽,在業界闖出了名堂。”茗博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光發說。

    在茶平鄉,擴種了1000多畝九龍大白。“我們原來以生產紅茶、綠茶為主,大部分產品生產給供貨鏈,缺乏品牌意識。這幾年開始做自有品牌,正是以九龍大白作為突破口。”陳國愛說,他負責的是茶制作工藝,守住品牌的“里子”。而他的兒子——“90后”陳興亮則是以文化為品牌鑄魂,創新品牌的“面子”。“我引用《洛神賦》中‘翩若驚鴻,矯若游龍’來命名九龍大白銀針,市場反響很好。未來,對于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才是品宣王道。”陳興亮說。

    文化賦能,正是松溪品牌戰略打出的第二張牌。“松溪曾是松蘿茶的主要產地,在中國綠茶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以歐冶子為代表的湛盧文化、茶文化豐富,借此優勢,既能提升松溪茶品牌的內涵和辨識度,也為茶文旅融合提供了條件。”焦學振說。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華福證券赴閩侯林祥謙紀念館開展五四青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台区| 成都市| 梅河口市| 偏关县| 砚山县| 固始县| 景泰县| 莲花县| 高要市| 岳阳县| 通河县| 五指山市| 盈江县| 内黄县| 舟曲县| 西安市| 象山县| 余庆县| 武功县| 民权县| 治多县| 庐江县| 内丘县| 吕梁市| 江源县| 图片| 万州区| 苍山县| 永靖县| 镇坪县| 白玉县| 哈尔滨市| 红河县| 侯马市| 广灵县| 晋江市| 固原市| 汉源县| 靖西县| 荆门市| 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