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南平新聞
    分享

    閩江北源——建溪一路奔涌,北引武夷新區,南接延平區,孕育萬千氣象。

    近日,全國高職高專黨委書記論壇花落武夷新區,80多所院校黨委書記、黨務工作者齊聚一堂,線上線下4000多人共商黨建與宣傳思想工作理論實踐。這是武夷新區新打造3000畝教育培訓產業園的又一大手筆。在新區南邊100多公里外的延平區,傳統制造業不斷升級換代、延伸鏈條。

    兩座城,一體運作,差異發展。在新區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延平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雙城互動,在閩浙贛交界這個重要戰略通道上鍛造南平的新坐標。

    老城產業發新枝

    老“五南”,是延城的金字招牌,也是南平的工業脊梁。

    福建福能南紡衛生材料有限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70年的南平紡織廠。

    還是一塊布,卻并非原來那塊布,從原來全國第一塊PU革基布升級到非織造布。“在PU革基布市場需求斷崖式下滑的背景下,疊加疫情出口訂單受阻,一個月的產量僅相當于原來高峰時期一天的產量。”公司黨委書記馬信明說,轉型過程中,淘汰調整的是染整、紡織等落后產能,將生產重心逐漸轉向無污染、清潔化、低能耗的非織造產品。新上兩條水刺無紡布生產線,增加1.2萬噸/年產能,7條生產線產能達4.2萬噸,躋身全國前五。

    “依靠省產業用紡織品重點實驗室、紡織品水刺非織造創新中心等多個創新平臺,與東華大學等進行產學研合作,從過去的‘千人紗萬人布’到一條生產線只需幾十人,生產效率是原來的數十倍。”馬信明介紹,南紡利用水刺無紡布開發醫用防護服、消毒濕巾等產品,高速生產線產量從疫情前不到500噸提高到1000噸,成為企業的新增長點。

    同為“五南”的南孚,圍繞打造世界小電池生產基地的目標,南孚自去年發布聚能環二代后,加快產品和技術創新,今年聚能環三代即將面世。這種創新速度,是南孚堿性電池占領國內市場八成以上份額的“法寶”。

    “疫情期間,在線下銷售渠道受阻情況下,線上渠道異軍突起,去年前11個月,電商領域銷售量同比增長33.8%。”南孚辦公室主任邱爾晰說,前11個月產值達到40億元,預計去年產值同比增長16%。

    “在堿性電池主業基礎上,公司在‘小電池專家’領域研發可穿戴設備電池、藍牙耳機電池等品類。”邱爾晰說,南孚從2015年開始進行物聯網電池研發,去年4月首推自主研發200多項專利技術的物聯電池——傳應,成為全國首個物聯網電池電源研發生產基地。

    “我們將圍繞園區‘五南’、三元林產化工等傳統產業,打造南紡醫療衛生新材、南孚小電池、深度鋁業產業集群和電線電纜產業鏈,打造綠色制造園區。”南平工業園區管委會負責人說。

    新區產業生態化

    放眼武夷新區,盡是新產業。

    作為老“五南”之一——南平鋁業延伸出的新產業鏈,閩鋁輕量化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錨定車體輕量化發展潮流,以鋁代鋼,瞄準車市物流車、冷藏車等細分領域。“鋁合金車身比鋼車身輕了約三成,而且鋁材生命周期更長,回收利用率九成以上,綠色節能適應了新能源車的發展需求。”閩鋁總經理鄭禮平介紹,2021年,將通過技改、工藝優化,使企業生產效率提高一倍,將去年5000套產能提高到8000套,在鋁合金廂掛車這個細分領域做到全國第一。“企業之所以布局武夷新區,看中的正是閩浙贛交界這個戰略通道,許多物流企業的總部都在長三角,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核心材料上,閩鋁有“獨門秘籍”,而2017年落戶武夷新區的福建巨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則在動力電池上“有一手”——在國內首創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電芯,一款電池能量密度高達200瓦時/公斤,循環次數達到萬次以上。“現在我們主打產品是大容量500安時固態聚合物電池和圓柱電池,瞄準的是公交、客車、重卡等應用領域。”巨電副總經理王占欽說。

    與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齊頭并進的是數字信息產業。4.27平方公里的武夷智谷軟件園內,借助“新基建”東風,區塊鏈服務網絡城市節點、商湯“智能視覺AI開放平臺”掘金未來。就前者而言,南平是全球第88個上線運行的城市節點,是我省第一批公共城市試點區域。

    武夷新區關鍵詞還有“教育”。挖掘行政服務中心搬遷紅利,區域經濟發展的要素高效集聚。去年8月,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與武夷新區成功聯姻,共建職教園。這一破題之舉,拉開了3000畝教育培訓產業園的帷幕,目前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旭輝學校等已花落新區。

    武夷新區管委會負責人說,去年新區規上工業產值增速名列全市榜首,未來將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數字信息、教育文化等產業。新區與建陽區同城發展,把武夷新區打造成“武夷品牌”展示體驗中心、區域物流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和綠色產業集聚高地,成為閩浙贛交界區域和閩東北協同發展區的新引擎。

    合力唱好“雙城記”

    去年,南平行政服務中心順利搬遷后,“去中心化”的延城何去何從,新區又如何起跑?南平的解題答案是:融入新發展格局,錯位發展策略,兩地既競爭又合作。

    “南平的發展要跳出南平看南平,在全國、全省更大發展格局中審視自身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南平市領導說,作為閩浙贛交界中心城市,南平出閩大通道優勢凸顯,南延城北新區正好是通道兩個支點。

    唱好“雙城記”,正是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應勢之舉。延平是福州都市圈規劃的一部分,南靠福州都市圈,山海協作,打造閩江綠色經濟發展帶。武夷新區作為北接長三角經濟帶的橋頭堡,既能承接長三角區域高端資源要素,又可把福建產品和服務源源不斷輸出。

    在南平市工信局局長黃拔榮看來,兩地各有資源稟賦,延平產業有基礎,突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新區突出“新三線”,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新經濟,以競合策略差異化合作,促進區域內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目前,“雙城經濟圈”輪廓初顯:延平(含南平工業園區)、武夷新區(含建陽)兩地上市企業數量占全市上市企業總數的71.4%,省級工業和信息化龍頭企業占全市龍頭企業家數的近50%。“去年,在疫情影響下,南平GDP實現正增長。‘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充分發揮兩地比較優勢,一體運作,錯位發展,在七大綠色產業中各有側重,打造‘雙城經濟圈’,在新南平這個出閩大通道的重要支點上構建暢通雙循環大動脈的新位勢。”市領導說。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亳州市| 射阳县| 永济市| 白玉县| 泽普县| 山东省| 孝昌县| 阳江市| 绥宁县| 临颍县| 云霄县| 和龙市| 赤水市| 宜黄县| 屯门区| 闻喜县| 定州市| 黄山市| 甘孜县| 沾益县| 靖西县| 保靖县| 突泉县| 德庆县| 邹城市| 濉溪县| 遵化市| 西峡县| 湾仔区| 仙桃市| 普陀区| 普安县| 西乌| 博兴县| 南城县| 五河县| 汶川县| 舞阳县| 繁峙县| 灵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