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南平新聞
    分享

    近日,記者從南平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省農業農村廳于日前發出通知,推介第一批14種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模式,南平市共有四種模式入選,分別為南平市“五節一循環”生態農業模式、武夷山市“不用農藥化肥”生態茶園建設模式、浦城縣冬種紫云英綠肥翻壓還田模式和再生稻秸稈加細粉碎還田模式。

    近年來,南平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上印發的《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生態農業的實施意見》精神,積極開展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科學規劃布局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大力推廣生態種養模式,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著力管控農業投入品,加快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組織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嚴格管控,探索創新農業綠色發展機制,涌現出了一批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的典型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據介紹,“五節一循環”生態模式以構筑“閩江源生態經濟區”為目標,以建設南方山區生態農業全產業鏈、丘陵紅壤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為發展定位,大力推行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能和發展高效生態循環農業;“不用農藥化肥”生態茶園建設模式通過在茶園中套種特選高效綠肥作物,結合溝施茶樹專用有機肥等茶園土壤環境優化技術,有效提升茶園土壤健康、優化茶園生態環境,改善茶葉品質、減少茶樹病蟲害發生,形成武夷巖茶綠色生態循環生產模式;冬種紫云英綠肥翻壓還田模式主要通過冬閑田種植綠肥紫云英,紫云英翻壓后種植水稻,提高肥料利用率,減輕過量施肥帶來的土壤板結、酸化、面源污染等問題,實現耕地質量提升、化肥減量和水稻增產、品質提升,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再生稻秸稈加細粉碎還田模式通過再生稻頭季、再生稻二季收割時,結合機收進行秸稈加細粉碎,粉碎的秸稈做為肥料化利用,既解決了區域內水稻秸稈焚燒、亂扔亂棄問題,又替代了一部分化肥,促進化肥減量。(盧國華 吳成駿)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项城市| 禄丰县| 威远县| 织金县| 隆回县| 马龙县| 炉霍县| 泸定县| 安丘市| 建德市| 丽江市| 仁化县| 尉犁县| 全州县| 兰坪| 大田县| 和龙市| 封丘县| 中方县| 文昌市| 旬邑县| 大竹县| 仙桃市| 杭锦后旗| 普兰店市| 故城县| 志丹县| 永福县| 台中县| 云浮市| 甘肃省| 孙吴县| 涡阳县| 永州市| 滕州市| 正安县| 毕节市| 镇赉县| 山西省| 个旧市| 永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