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南平新聞
    分享

    原標題:福建光澤探索企業扶貧新模式:“空殼村”破殼重生

    歲末年初,一條消息在光澤縣不脛而走:鸞鳳鄉的中坊村和十里鋪村要成為百萬村。在全縣85個村中,兩個村率先突圍,一下子成為全縣艷羨的“明星村”。

    從貧困村到明星村,帶來改變的正是光澤企業的龍頭企業圣農。以圣農為核心,將產業有機嵌入鄉村,帶動產業興旺,形成“1+1”新模式。光澤縣委書記陳敏輝說,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光澤因地制宜,非公企業黨委攜手村級黨組織,導入龍頭企業優勢資源,以工業來反哺農業,在產業興旺上摸索出可觀、可預期、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飛地經濟”,讓貧困村有了首家村辦企業

    十里鋪村,316國道穿村而過。作為一個貧困村,該村的“貧”并非在于178戶村民,而在于村集體。無產業,僅靠一點經營性資產,村集體收入約6萬元,讓村主任付存軍束手無策。

    “十里鋪村并非個例,全縣27個貧困村,有7個村自有收入在10萬元以下,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必由之路。”陳敏輝說,如何找到一條符合光澤實際的發展路徑,十里鋪村無資源無產業,僅靠村里實力很難再造一個產業,借力“鄰居”圣農,以工帶農,利用“飛地經濟”模式為該村量身定制合適的產業,鄉村振興才有希望。

    因緊鄰316國道的地利優勢,距縣城僅3公里,經過縣里與圣農牽線搭橋,圣農5個飼料廠豆粕原來由社會車輛承包運輸改為由十里鋪村承運,將運輸產業“飛”入村里。

    說干就干,沒有本金,去年3月全村村民用一個星期,自發集資170萬元,購買兩部車子。“不能讓村民一下子背上這么沉重的負擔,由圣農先借給村里5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利率比銀行下浮10%,從福清、莆田專門為圣農運輸豆粕,年運輸量約6萬噸,每噸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0元。”圣農集團創始人傅光明說。

    去年6月,十里鋪村開辦了首家村辦企業——日月興物流有限公司。企業迅速“招兵買馬”,購買5部汽車,招聘13名員工,去年9月28日拉了第一車貨。公司負責人付存有算了一筆賬,每月圣農支付近80萬元運費,扣除運營成本,每年村集體收入有120萬元。

    “村集體有了收入,才能放開手腳補上民生事業短板,讓全村人都能安居樂業。”付存軍說。

    更大的盼頭還在后頭。村里發展起物流,圣農還準備將飼料、粉煤灰等運輸一并交給村里。“接下來,我們準備再買5輛散裝豆粕車,圣農將以每噸高于市場價20元的價格,扶持村里。”付存有說。

    除圣農外,縣里也對十里鋪村傾力支持。閩北最大的冷鏈物流項目——恒冰物流基地將落戶鄰近村里的和順工業園,年配送產能達160萬噸,去年底項目已開工。“這是一個大大的利好,未來村里將在基地內建設50畝集體物流園,完善倉儲、加油站、修理廠和停車場等配套設施,物流產業將越做越大。”付存有對村里物流產業未來充滿信心。

    無中生有,延伸鏈條吸納剩余勞動力就業

    有了兩項產業疊加,十里鋪村年收入預計將突破290萬元,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村里將致力解決助學養老、貧困戶補助、基礎設施等民生痛點,讓十里鋪村早日成為南平市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十里鋪村黨支部書記葉芬說。

    與十里鋪村不同,中坊村背靠圣農,有了30多家餐館和4家大超市,村集體經濟收入有15萬多元,雖不富裕,日子還算湊合。但對中坊村來說,沒有支撐產業,僅靠物業租賃等收入,村集體收入已觸碰到“天花板”。而且,全村70%的村民轉化成了產業工人,剩下的老弱群體怎么辦?

    “中坊村為圣農發展作出了很多貢獻,光土地就征用1000多畝,是該工業反哺農業的時候。”傅光明說,“從最為常見的雞腸子入手,為中坊村定制一個產業,原來雞腸子大多用來做飼料,現在適合做火鍋料,市場上非常暢銷,因此我們投資1000萬元新建了標準化的雞腸子加工車間,加工技術并不復雜,讓年齡偏大的村民可以在家門口就業。”

    如此,中坊村50多名年長村民進入了圣農,最低月工資3000多元,最高超過6000元。該村第一書記黃木林說,村里每天可加工雞腸15噸,每加工一噸村集體將增加收入400元,一天就是6000元,一年大概就是180萬元。“以產業來創收,這是一項長期穩定的收入,村民得利,村集體受益。”黃木林說。

    對圣農來說,產業并非做慈善。每噸加工過的雞腸子市場可以賣到6000元,扣除成本后,圣農還有1000多元利潤。因此,該產業起到三方共贏的效果。

    目前,圣農除了在中坊村和十里鋪村定制雞腸子加工產業外,還在上屯村準備培育雞嗉囊加工產業。

    “上屯村,上屯村,吃了上頓沒下頓。”這句話是昔日上屯村的真實寫照,村里缺產業,村集體沒有活力,村支部書記張茂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經縣里牽線,上屯村黨支部與圣農集團黨委取得聯系,將雞嗉囊加工項目引進上屯。“未來項目成功落地后,村民可以在家門口的工廠上班,村集體收入一年有50萬元左右。”張茂龍說。

    同心圓,匯聚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光澤成為我省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首批實現脫貧摘帽的縣。截至去年底,184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4715人已脫貧1844戶4711人,27個貧困村中22個已脫貧摘帽。

    “這只是第一步,大多數村集體荷包并不富裕,脫貧不僅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壯大村集體經濟對鞏固提升脫貧成果至為關鍵。”陳敏輝說,光澤縣以黨建為引領,縣委推動圣農集團黨委聯合基層黨組織,畫好同心圓,匯聚全社會支農助農興農力量。

    更大的同心圓還在后頭。去年下半年,圣農和南平建行簽約,銀企攜手共建黨建,多渠道籌措資金,用金融活水潤澤廣大鄉村。建行將支持該縣鄉村與圣農合作,資金與項目匹配,發展合作型、項目型村集體實體經濟,讓“空殼村”破殼重生。

    目前,光澤縣將在3個試點村基礎上,形成鸞鳳鄉鄉村振興示范帶,以點帶面,探索企業與村莊合作“1+1”的模式,一村一業,帶動全縣鄉村振興。“從產業上突破,結合光澤生態食品城的實際,與圣農、建行協作,在政策、金融、產業上齊頭并進,凝聚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陳敏輝說。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中國福州國際招商月丨多維賦能,鼓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州市| 兴安县| 广灵县| 通州市| 太保市| 内江市| 吴桥县| 正安县| 安丘市| 汉阴县| 北安市| 崇仁县| 思南县| 绥德县| 潞西市| 南宫市| 民和| 宜良县| 富阳市| 吴旗县| 祁阳县| 观塘区| 赤壁市| 白城市| 新宁县| 岳阳市| 通渭县| 彭水| 苗栗县| 台东市| 玛多县| 缙云县| 惠州市| 额尔古纳市| 江永县| 靖宇县| 古交市| 馆陶县| 高安市| 钦州市|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