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建光澤探索企業扶貧新模式:“空殼村”破殼重生
歲末年初,一條消息在光澤縣不脛而走:鸞鳳鄉的中坊村和十里鋪村要成為百萬村。在全縣85個村中,兩個村率先突圍,一下子成為全縣艷羨的“明星村”。
從貧困村到明星村,帶來改變的正是光澤企業的龍頭企業圣農。以圣農為核心,將產業有機嵌入鄉村,帶動產業興旺,形成“1+1”新模式。光澤縣委書記陳敏輝說,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光澤因地制宜,非公企業黨委攜手村級黨組織,導入龍頭企業優勢資源,以工業來反哺農業,在產業興旺上摸索出可觀、可預期、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飛地經濟”,讓貧困村有了首家村辦企業
十里鋪村,316國道穿村而過。作為一個貧困村,該村的“貧”并非在于178戶村民,而在于村集體。無產業,僅靠一點經營性資產,村集體收入約6萬元,讓村主任付存軍束手無策。
“十里鋪村并非個例,全縣27個貧困村,有7個村自有收入在10萬元以下,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必由之路。”陳敏輝說,如何找到一條符合光澤實際的發展路徑,十里鋪村無資源無產業,僅靠村里實力很難再造一個產業,借力“鄰居”圣農,以工帶農,利用“飛地經濟”模式為該村量身定制合適的產業,鄉村振興才有希望。
因緊鄰316國道的地利優勢,距縣城僅3公里,經過縣里與圣農牽線搭橋,圣農5個飼料廠豆粕原來由社會車輛承包運輸改為由十里鋪村承運,將運輸產業“飛”入村里。
說干就干,沒有本金,去年3月全村村民用一個星期,自發集資170萬元,購買兩部車子。“不能讓村民一下子背上這么沉重的負擔,由圣農先借給村里5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利率比銀行下浮10%,從福清、莆田專門為圣農運輸豆粕,年運輸量約6萬噸,每噸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0元。”圣農集團創始人傅光明說。
去年6月,十里鋪村開辦了首家村辦企業——日月興物流有限公司。企業迅速“招兵買馬”,購買5部汽車,招聘13名員工,去年9月28日拉了第一車貨。公司負責人付存有算了一筆賬,每月圣農支付近80萬元運費,扣除運營成本,每年村集體收入有120萬元。
“村集體有了收入,才能放開手腳補上民生事業短板,讓全村人都能安居樂業。”付存軍說。
更大的盼頭還在后頭。村里發展起物流,圣農還準備將飼料、粉煤灰等運輸一并交給村里。“接下來,我們準備再買5輛散裝豆粕車,圣農將以每噸高于市場價20元的價格,扶持村里。”付存有說。
除圣農外,縣里也對十里鋪村傾力支持。閩北最大的冷鏈物流項目——恒冰物流基地將落戶鄰近村里的和順工業園,年配送產能達160萬噸,去年底項目已開工。“這是一個大大的利好,未來村里將在基地內建設50畝集體物流園,完善倉儲、加油站、修理廠和停車場等配套設施,物流產業將越做越大。”付存有對村里物流產業未來充滿信心。
無中生有,延伸鏈條吸納剩余勞動力就業
有了兩項產業疊加,十里鋪村年收入預計將突破290萬元,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村里將致力解決助學養老、貧困戶補助、基礎設施等民生痛點,讓十里鋪村早日成為南平市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十里鋪村黨支部書記葉芬說。
與十里鋪村不同,中坊村背靠圣農,有了30多家餐館和4家大超市,村集體經濟收入有15萬多元,雖不富裕,日子還算湊合。但對中坊村來說,沒有支撐產業,僅靠物業租賃等收入,村集體收入已觸碰到“天花板”。而且,全村70%的村民轉化成了產業工人,剩下的老弱群體怎么辦?
“中坊村為圣農發展作出了很多貢獻,光土地就征用1000多畝,是該工業反哺農業的時候。”傅光明說,“從最為常見的雞腸子入手,為中坊村定制一個產業,原來雞腸子大多用來做飼料,現在適合做火鍋料,市場上非常暢銷,因此我們投資1000萬元新建了標準化的雞腸子加工車間,加工技術并不復雜,讓年齡偏大的村民可以在家門口就業。”
如此,中坊村50多名年長村民進入了圣農,最低月工資3000多元,最高超過6000元。該村第一書記黃木林說,村里每天可加工雞腸15噸,每加工一噸村集體將增加收入400元,一天就是6000元,一年大概就是180萬元。“以產業來創收,這是一項長期穩定的收入,村民得利,村集體受益。”黃木林說。
對圣農來說,產業并非做慈善。每噸加工過的雞腸子市場可以賣到6000元,扣除成本后,圣農還有1000多元利潤。因此,該產業起到三方共贏的效果。
目前,圣農除了在中坊村和十里鋪村定制雞腸子加工產業外,還在上屯村準備培育雞嗉囊加工產業。
“上屯村,上屯村,吃了上頓沒下頓。”這句話是昔日上屯村的真實寫照,村里缺產業,村集體沒有活力,村支部書記張茂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經縣里牽線,上屯村黨支部與圣農集團黨委取得聯系,將雞嗉囊加工項目引進上屯。“未來項目成功落地后,村民可以在家門口的工廠上班,村集體收入一年有50萬元左右。”張茂龍說。
同心圓,匯聚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光澤成為我省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首批實現脫貧摘帽的縣。截至去年底,184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4715人已脫貧1844戶4711人,27個貧困村中22個已脫貧摘帽。
“這只是第一步,大多數村集體荷包并不富裕,脫貧不僅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壯大村集體經濟對鞏固提升脫貧成果至為關鍵。”陳敏輝說,光澤縣以黨建為引領,縣委推動圣農集團黨委聯合基層黨組織,畫好同心圓,匯聚全社會支農助農興農力量。
更大的同心圓還在后頭。去年下半年,圣農和南平建行簽約,銀企攜手共建黨建,多渠道籌措資金,用金融活水潤澤廣大鄉村。建行將支持該縣鄉村與圣農合作,資金與項目匹配,發展合作型、項目型村集體實體經濟,讓“空殼村”破殼重生。
目前,光澤縣將在3個試點村基礎上,形成鸞鳳鄉鄉村振興示范帶,以點帶面,探索企業與村莊合作“1+1”的模式,一村一業,帶動全縣鄉村振興。“從產業上突破,結合光澤生態食品城的實際,與圣農、建行協作,在政策、金融、產業上齊頭并進,凝聚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陳敏輝說。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建光澤探索生態“變現”之路 做好“水、藥、菜”文章2019-01-23
- 整治“婚喪喜慶大操大辦”的光澤模式2018-11-06
- 光澤:用心“繡花” “繡”出扶貧新圖景2017-12-05
- 全國重點新聞媒體走進光澤 探訪“中國生態食品城”建設成果2017-11-02
- 福建光澤:打造生態食品城2017-03-03
- 歌手光澤因MV尺度大遭禁播 畫面充斥裸露和驚悚2016-10-19
- 光澤農婦網上賣“土貨”致富 茶葉蜂蜜竹蓀受歡迎2016-09-30
- 南平市政府代市長許維澤會見浦發銀行黃光澤一行2016-08-24
- 南平光澤教育局到順昌縣交流學習教育教學工作2016-08-20
- 南平光澤縣委書記調研鄉村工作2016-08-12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南平市各校舉行高考百日誓師大會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