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寧德新聞
    分享

    1983年,年逾半百的周寧縣后洋村村民黃振芳毅然貸款8萬元,帶著全家上山植樹。三年時間造林1207畝,成為當地有名的“造林大王”。

    40多年來,黃振芳一家三代人不斷傳承接力棒,深耕林業;周寧縣持續推進造林綠化、森林撫育、封山育林工作,全縣森林覆蓋率增長至72.96%,摘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國字號”榮譽。

    當這段故事走向話劇舞臺,又將呈現怎樣的精彩?

    7月28日晚8時,周寧“三庫”演藝中心座無虛席,原創話劇《樹魂》迎來了公開首演。

    以黃振芳家庭林場為原型,本劇由《毀林》《造林》《守林》三幕構成,展現林守根一家三代人堅守40余年,上山造林、接續守護綠水青山的動人故事,深刻踐行“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三庫+碳庫”等重要理念。

    幕啟,藍灰色的側逆光灑下,茂密森林畫卷徐徐展開,它們世世代代滋養著后洋村這方水土。光影交織間,主人公林守根緩緩走出,追憶起他與這片林地的不解之緣。

    當年,紅軍游擊隊的號兵為了保護林守根的父親和村民,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大家把烈士安葬在村后的麒麟山上,立碑銘志,不能隨意砍伐山上的樹木。

    可后來,事與愿違。到20世紀70年代末,后洋村的群山變成了一座座“光頭山”。“越窮越砍樹、越砍樹越窮”,貧困籠罩著山村,一場泥石流更是奪走了林守根妻子的生命,他的兒媳也落下終身殘疾。面對天災人禍,林守根面向紅軍墓立下誓言:開荒種樹,守護山林。

    1983年,中央一號文件下發,“明確宣布,林木誰種誰有;個人所造林木有繼承權”。林守根率先響應,堅決辭去村集體磚瓦廠師傅的工作,扛起鋤頭,開啟了面向荒山的征程。

    “是誰把青春化作樹的年輪,是誰用汗水潤澤滿山蔥蘢。”月光下,林守根輕撫親手養護的樹木,心中“不能砍我一棵樹”的執念泛起。多年的堅守中,他飽受外界的非議,身負經濟的重壓,何曾沒有過迷茫與彷徨。幸得縣委書記何建橋的支持,兩人在林場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并進,一同種下“見證樹”“解困樹”“未來樹”,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

    而后,大兒子林長青、二兒子林長茂、大兒媳吳梅、孫女林苗苗、早年在林家茶園勞作的畬族姑娘藍菁菁……幾代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曾經山頭禿頂、青山掛白的后洋村化作了杉木蒼天的莽莽林海!

    記者了解到,《樹魂》由寧德市委宣傳部、寧德市文旅局、周寧縣委縣政府、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出品,上海戲劇學院、同濟大學聯合出品。

    這是一部鄉土文化、紅色文化、畬族文化、生態文化相互交融的現代話劇。正如《樹魂》總導演、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盧昂所言,如果要用8個字概述本劇的整體風格,莫過于“遼闊、深情、詩意、明媚”。一望無際的千畝林海,郁郁蔥蔥的叢林花木,鑄就著它的遼闊;日日夜夜的艱苦勞作,幾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堅守,詮釋著它的深情;美輪美奐的山水茶園,民族風情的生活畫卷,書寫著它的詩意;歡悅明快的采茶歌謠,能歌善舞的畬族文化,閃耀著它的明媚。

    在全劇尾聲時,一棵未來之樹拔地而起,舞臺“虛實相生、動靜結合、張力質樸”的多媒體藝術特色視覺效果彰顯無遺。“樹具有美好的寓意,是歷史的財富,也是對人工智能時代神經網絡意向的象征,這棵未來樹代表著人、自然、科技三者的共生。”《樹魂》多媒體設計、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媒體與傳達設計專業主任張屹南說。

    “這次我們從一個普通農民的角度出發,講述他用堅韌和毅力,帶領一家三代人和村民植樹造林,創造奇跡、創造偉業的歷程。這是一部‘大地之歌’,我們希望這部作品能夠走出周寧,走得更遠,給大家帶來啟發。”《樹魂》藝術總監、編劇,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說。(本報記者 尤方明 施辰靜 通訊員 鄭文敏 魏知秋)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以車為媒 海峽兩岸(廈門)汽摩超級聯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新县| 资阳市| 磐安县| 仁化县| 河间市| 陆丰市| 平遥县| 林州市| 南和县| 孟村| 嵩明县| 桃江县| 南澳县| 平顶山市| 铜鼓县| 礼泉县| 漯河市| 凤山市| 延津县| 岳池县| 吴忠市| 铁岭市| 扶沟县| 邓州市| 昌图县| 灌南县| 亳州市| 墨竹工卡县| 津市市| 蒙山县| 屏东市| 崇阳县| 青海省| 昭觉县| 五寨县| 从江县| 和政县| 历史| 洛川县| 兴海县|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