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寧德新聞
    分享

    原標題:古田:豆菌結緣巧利用 山海協作促脫貧

    海峽網5月24日訊(寧德網記者 李國鑌 朱壽洋)“作為全國鄉村致富帶頭人的余海燕,工作踏實、勤勞,程際村的環境也適合種植‘泉豆12’,所以我們選擇和她合作泉豆12豐產示范項目。”5月20日,泉州市農科所研究員陳劍洪在接受采訪時說。

    據介紹,泉豆12豐產示范項目,由泉州市農科所提供12種子、建設補助經費和技術指導,古田縣鶴塘明艷茶葉合作社提供種植場地并負責大豆的種植管理。項目位于鶴塘鎮程際村,種植規模達50畝,第一批100公斤種子于4月份種下,預計到7月份可收成大豆10000公斤。屆時,由該所以每公斤10元的價格統一回購。“這樣,他們幾戶困難戶今年就又有一筆穩定的收入了!”對此,合作社負責人余海燕頗感欣慰。

    余海燕口中的困難戶正是村中參與項目實施的2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戶、計生戶。在該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明艷合作社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將種植大豆的收益以土地租金、勞動報酬等形式,讓利給這些困難戶。合作社自身則利用大豆收成后廢棄的豆桿代替木屑栽培靈芝、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再將收成后的廢菌棒加工成菌渣作為種植大豆的有機肥,生產綠色無公害的優質大豆。如此,通過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實現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

    “2014年起,在與省農科院合作的福豆245示范項目中,我們合作社已成功幫助村里的25戶困難戶實現增收。僅去年一年,就幫助他們每戶平均增收5000元,其中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余海燕自豪地告訴筆者,“得益于這個項目和廢棄豆桿-食用菌栽培-菌渣肥田-大豆種植這一綠色循環生產模式,我們合作社僅去年一年就降低生產成本50000元。”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華福證券赴閩侯林祥謙紀念館開展五四青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航空| 宁波市| 昌江| 治多县| 织金县| 鄂托克旗| 四平市| 天台县| 湖南省| 通山县| 日照市| 阿城市| 柳州市| 徐州市| 江孜县| 博兴县| 阆中市| 长乐市| 常德市| 南和县| 鄢陵县| 工布江达县| 锦屏县| 陆良县| 贺兰县| 万山特区| 武安市| 墨玉县| 维西| 宝丰县| 东港市| 江川县| 泰兴市| 子长县| 木兰县| 临颍县| 温州市| 泰安市| 赞皇县| 宁夏|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