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漳州新聞
    分享

    近日,“閩南日報”微信公眾平臺收到一則泉州游客的留言,詢問能否對古城車輛限行時間、規則進一步優化調整?他說,夜晚游玩漳州古城時,發現晚上9點半后,古城開放電動自行車通行,但此時古城游客還很多,電動自行車和游人擠著走,會造成一些不便,希望媒體予以關注。

    現狀:晚上9點半后人車混行 慢行體驗“打了折”

    7月7日,記者來到漳州古城一探。當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白天氣溫高,漳州古城核心區內游客較少。即便是中午飯點,漳州古城周邊人流量也不多,偶爾才見一兩個旅行團在游覽。

    到了傍晚時分,夕陽西下,暑氣漸消,漳州古城開始展現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的真正實力——限行區外圍的停車區停滿了電動自行車,市民游客紛紛涌向古城,榨汁店里的果渣快速堆成小山,小吃店排起了“長龍”……

    晚上9點半一到,漳州古城電動自行車限行的欄桿隨即打開。漳州古城的原住民騎著電動自行車陸續回家,一些騎車來玩的客人也匯入主干道,外賣員在古城各商鋪接單取貨。古城的道路并不算寬闊,在游客幾乎摩肩接踵的石板路上,電動自行車和游人擠著走。騎車的心中忐忑、慢速移動,怕蹭著人;走路的怕車突然竄出,牽緊了身邊人。擁擠處,電動自行車騎手鳴喇叭“開路”,嘈雜的鳴笛聲、剎車聲此起彼伏,連帶著游客的古城慢行體驗也“打了折”。

    游客:限行時段能否采用“夏令時”?

    漳州古城限行至今已有7年多。2019年6月17日起,漳州古城進一步限制非機動車(包括電動自行車、自行車、電動平衡車等)以及摩托車駛入漳州古城歷史文化街區核心區域,非機動車通行時間為每天21:30至次日9:00。漳州歷史街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表示,非機動車限行的初衷是為保證廣大游客的安全,也為了更好規范車輛管理,避免車輛亂停放的現象。

    不過,夏季漳州古城的“營業時間”集中在夜里,且熱鬧時段比限行時段更延后,這個現象古城里的廣大商戶都觀察到了。“白天沒啥人,晚上生意才好呢!”古城一家商戶店主告訴記者,夏季天氣炎熱,客流高峰集中在夜晚時段,并且高峰時段較其他季節更長,晚上10點之后游客還是很多。如果是冬天,9點過后客流量就逐漸減少了。

    “既然上班時間有夏令時、冬令時之分,那么漳州古城限行能不能也靈活調整下?”來自河北的邢媛琳在記者采訪時提了個建議:“如果可以采用‘夏令時’,適當延長夏天晚上限行時間,會比較合適。”邢媛琳剛剛結束高考,與同伴來漳州游玩。作為游客,她覺得漳州古城非機動車限行確實帶來了很好的游玩體驗,能保證安全。但對于年輕人來說,夏天晚上9點半并不算晚,遠遠沒到“打烊”的時候,電動自行車不要這么早進入核心區比較合理。

    原住民:希望通行方式更靈活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漳州古城在開發傳承時講究“活態傳承”,古城內保留了傳統的商業業態、古建筑、居民。據此前公布的入戶填表摸底數據,限行的核心區內共有原住民100多戶,持有非機動車200多輛。這些原住民同樣必須遵守非機動車分時段限行管理的相關規定。

    對原住民來說,漳州古城限行大家是“理解并接受”的,但若是限行時間再推遲,也確實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便。居住在漳州古城始興南路已經超過40年的張阿姨提出,希望以發放“通行證”等方式讓古城原住民通行更加靈活。“目前古城居民大部分是老年人,回家比較早。如果能為我們發放通行證,我們出行就更方便,古城也更好管理。”張阿姨說。

    ⊙記者 楊瑞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以車為媒 海峽兩岸(廈門)汽摩超級聯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印江| 理塘县| 民县| 河北省| 安西县| 聊城市| 东方市| 汉寿县| 河西区| 衡山县| 高唐县| 万全县| 铜川市| 乌海市| 加查县| 双江| 庆云县| 南华县| 安阳县| 黄石市| 崇明县| 长宁区| 江阴市| 涞水县| 疏附县| 天津市| 芒康县| 天柱县| 德化县| 涞源县| 封丘县| 乃东县| 台州市| 舞阳县| 阳东县| 墨竹工卡县| 蓬莱市| 天台县| 蓬莱市|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