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漳州新聞
    分享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鄉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延續地,是禮儀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漳州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發掘植根于傳統農耕文化中的積極元素,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滿足鄉村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強鄉村文化自信,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推動鄉村文化的全面振興。

    文化活動成為鄉村治理切入口

    連日來,朗朗童聲誦讀回蕩在薌城區天寶鎮珠里村國學班。孩子們在志愿者老師帶領下誦讀國學經典《弟子規》。國學班自創立以來,不定期開課,在寓教于樂的同時也著眼于營造家庭親子閱讀氛圍,塑造向上向善良好家風,打造書香家庭、文明家庭。

    而在龍海區東泗鄉松嶺村,夕陽西下,晚霞斑斕,農民滿載而歸……如此精美的畫卷就呈現在普通農戶家的白墻上。松嶺村黨支部書記蘇兩明說,松嶺村一度是“臟亂差”的落后村落,后來想通過3D墻繪轉型。村集體收入有限,邀請專家來創作費用太高。村里“另辟蹊徑”,與廈門理工學院設計藝術系建立校地共建關系。村里提供創作平臺及原料、食宿,讓學生現場作畫,并開展“山溝溝里的奇異村墻”3D創意墻畫征集活動。最終,在松嶺村2400平方米的墻面上,40多幅3D墻繪反映了傳統農耕、古早生活、風俗活動等。以村民“十不”衛生守則為例,村內墻畫還緊扣美麗鄉村建設主題,進行別出心裁的設計。

    “現在一到周末,村子里游客就多了起來。夜幕降臨時,村民們還會跳起歡樂的廣場舞。”蘇兩明說,以前見面就談誰跟誰有矛盾的事情,現在都不說了,大家聚到一起就討論怎樣把舞跳好。

    “漳州各地對鄉村獨特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和市場運作,形成獨具特色的鄉村文化產業。當代新興的群眾文化活動也在鄉村善治中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漳州市委鄉村振興辦副主任林德泓表示,戲劇、國學班、墻繪等活動,傳遞著愛國、敬業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村民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時,也在塑造著鄉村社會關系。

    “村TV”開創鄉村治理新模式

    “村TV”是啥?東山縣西埔鎮石埔村的村民們回答:“這是我們鄉村治理的法寶。”

    “我們用‘短視頻+村務公開+服務群眾’探路,用‘村TV’鏈接群眾、服務群眾,傳遞村委會的聲音。”石埔村黨總支書記王鴻生說,“村TV”是村里自辦的“電視臺”,平時,村里依托它播放宣傳片,公開黨務村務信息。村委在微信群中征集民意,按照村民的意見,整理出“心愿指數”。村里網格化視頻監控也通過“村TV”對村民開放。村民人人充當治安監控員,探索實現鄉村治理的“扁平化”。

    讓村民們嘖嘖稱贊的,還有“村民夜話”。

    “入戶走訪時,村民態度謹慎,很難拉近距離。”王鴻生介紹,為了進一步推進鄉村治理,村里每周三、周日晚上8:00—10:30在村部開展“村民夜話”活動,把話筒交給群眾。村干部分成兩個班組輪流參加活動。對于民意,村干部不僅要聽下來、記下來,更要去落實和解決。通過開展“村民夜話”,村民們還學習了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移風易俗、養老保險征繳、垃圾分類、改廁、疫情防控等政策知識,讓“天線”接上“地氣”,既推動了工作又融洽了感情。

    “‘村TV’將村務決策全程搬上電視,讓村民人人享受到主人翁的權利,實現了群眾參與、社會治理與群眾監督三者的有效融合,開創了鄉村治理的新模式。”林德泓表示, 如何將農民有效組織起來,既是鄉村治理的難點,也是鄉村治理的重點。通過“村TV”、直播等現代社交手段將村民組織起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讓村民從旁觀者轉變為治理主體。文化不僅為鄉村治理提供價值觀念方面的智力支持,也提供具體的治理手段。

    傳統文化激活鄉村內生動力

    “鄉村治理,我們有現成的優秀傳統文化載體,即省級非遺‘三公下水操’和‘元宵點燈’。”長泰區巖溪鎮珪后村黨委書記葉生勇介紹,村里通過舉行“三公下水操”民俗活動,以此紀念文天祥、張世杰、陸秀夫這“宋末三杰”,并激發后輩子孫尊祖愛國之情。

    珪塘葉氏家廟的“元宵點燈”的風俗也與眾不同。首先,生男生女都進家廟點燈,破除男尊女卑陋習。其次,凡考上中專、大學,不論男女,均可在元宵節前來祠堂點燈慶賀,讓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另外,村里年年評選“孝子”“孝媳”和“五好家庭”戶,在祖厝內張榜公布,還制成牌匾敲鑼打鼓送上門,像古時候為中舉者報捷一般。“通過這些活動,族人鄉親‘見賢思齊’,把公認的先賢大德引為楷模。村民自治更有活力。”葉生勇說。

    在南靖縣南坑鎮南高村的鄉賢文化館,館內陳列展示著南高村的鄉土文化、家風家訓和鄉賢風采等內容,圖文并茂,催人奮進,彰顯了鄉村文化風采。“本村外出鄉賢眾多,在村兩委的指導下,我們成立了鄉賢議事會,激發鄉賢在鄉村善治中的積極力量,挖掘鄉賢文化,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南高村村主任張燕珠說。

    “在漳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農民成為鄉村文化發展和鄉村文化治理的主體。”福建師范大學教授林焱表示,在鄉村熟人社會中,傳統道德與鄉規民俗是植根于人們內心、約定俗成的普遍社會行為準則,往往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因此,群眾以優秀傳統文化的方式參與公共生活,鄉村的一整套社會關系、文化形式、價值觀念和情感結構等被引入到鄉村文化治理實踐中來,能在鄉村治理中發揮積極的作用。(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蘇益純)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安县| 紫金县| 金湖县| 勐海县| 南昌县| 阿拉尔市| 阿巴嘎旗| 山东省| 阳谷县| 合肥市| 曲水县| 京山县| 延津县| 玉田县| 满洲里市| 旅游| 三台县| 宁远县| 乌兰县| 临邑县| 潢川县| 嘉祥县| 大悟县| 泾川县| 陆川县| 平潭县| 洛隆县| 太仆寺旗| 神木县| 滦平县| 柳江县| 通化县| 铜川市| 彰武县| 宜都市| 新兴县| 招远市| 玉屏| 浦县| 右玉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