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注民情民意 促進民生改善 ——市政協關注補齊民生短板工作側記
常懷愛民之心,常謀富民之策,常為利民之舉。一年來,漳州市政協始終堅持把“履職為民”宗旨貫穿在工作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圍繞加快補齊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民生領域短板,傾真情謀善舉,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履行職能的方向。
從聚焦整治中心城區背街小巷到加強城市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從關注提升小流域水質到加強殯葬行業污染防治,從獻策食品“三小”監管到關注“外賣”食品安全,都留下了市政協廣大委員積極參與的足跡。
聚焦城鄉管理勤發聲
近年來,隨著中心城區綜合服務功能的不斷完善及五湖四海等工程的深入實施,漳州城市面貌發生了令人欣喜的巨大變化。然而,也有些不盡人意的“陰影地帶”依然存在,問題主要集中在一些背街小巷。
經初步調研梳理,我市中心城區道路紅線寬度在20米以下的背街小巷約有40條,這些背街小巷普遍存在違章搭建缺乏管理、市容環境缺乏整治等問題。
漳州市政協委員經過深入調研,提交了《關于整治提升中心城區背街小巷的建議》提案,提出“加強規劃引領,建立‘街長’‘巷長’制,著力推動背街小巷治理常態化、長效化;部門齊抓共管,著力改變背街小巷的環境秩序;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突出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品牌小巷,用業態和文化元素把背街小巷打造為城市的金街銀巷”。
該提案建議得到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并被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通過市直相關部門和兩區政府密切配合,年度投資3000萬元,完成改造18條背街小巷,有效地改善老舊街區基礎設施,中心城區城市形象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強化保障措施,促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鞏固提升;完善管理機制,全面提升鄉鎮衛生院服務水平;強化人才引進與培養,優化鄉村醫生隊伍;完善政策措施,方便群眾就醫……”為確保公辦村衛生所充分發揮作用,促進鄉村醫生隊伍當好農村居民“健康守門人”,市政協委員經過深入調研,提出《關于進一步推進我市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建設的建議》,為加快我市農村群眾享受便捷、高效、實惠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建言資政。
聚焦生態建設建真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的建設,關系到人民福祉。
漳州市流域水系復雜,小流域密布。小流域就像毛細血管一樣分布在主干流周邊,對干流水質產生直接影響,并且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一年來,漳州市政協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決策部署,以小流域及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成立“提升我市小流域水質”課題組,全面深入開展調研協商,形成《關于提升我市小流域水質的建議》,提出“源頭管控,標本兼治抓治水;協調聯動,創新治理模式;多措并舉,合理補償緩解資金壓力;強化責任,變被動治污為主動防治……”
除了水質環境,空氣質量同樣也是市政協關注的生態焦點。經過漳州市政協深入的走訪和調研,發現有部分工廠存在亂排廢氣的情況,對周邊環境及群眾的生活生產都造成較大的影響。對此,市政協提出《關于控制污染源頭改善漳州空氣質量的建議》,建言推動企業加強設施檢查和污染排放監管,加快推進重點區域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試行推廣環保第三方購買服務,持續推動漳州市空氣質量的改善。
聚焦飲食安全獻實招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舌尖上的安全”關乎百姓民生。在食品行業里,“三小”(小餐飲、食品小作坊、食品小攤販)雖然帶著一個“小”字,卻關系大民生。它既維系著“三小”經營者的“飯碗”,有助于減輕社會就業壓力,又為廣大群眾的生活提供便利;既傳承著漳州的傳統美食,又與食品安全息息相關。
對于如何規范并扶持食品行業“三小”的發展問題,漳州市政協組織課題組深入開展調研,形成《關于加強食品“三小”監管工作的建議》,提出“開展分類整治,創新監管模式;引導規范提升,促進集約發展;落實各方責任,形成共治氛圍”等建議。漳州市委、市政府領導作了批示,要求研究落實政協相關建議,保證群眾食品安全。
同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與農村群眾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是農村群眾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對此,市政協提出《加快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全面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提案。相關部門將飲用水安全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在提升城市供水水質的同時,成立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試點領導小組,研究制定推進方案,投資2.5億元在東山、長泰、漳浦先行試點,全市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95%以上,城鄉供水保障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楊瑞)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出實招謀良策聚合力 漳州市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2017-01-10
- 檀云坤:打通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 ”2017-01-09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文體旅完美結合,第六屆南靖土樓國際馬拉松賽2019-12-26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