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畢業生化身虛擬人 在元宇宙找工作

    市人社局千方百計暢通求職招聘渠道,護航畢業生就好業、好就業

    新嘗試

    “元宇宙”招聘、“一生一檔”等數字化賦能,促進人崗精準匹配

    多舉措

    創業融資貸款、創業服務平臺、“就業紅娘”幫扶等實現高質量就業

    廈門日報訊(記者 何無痕)從微信小程序直達高校畢業生元宇宙專場招聘會,化身虛擬人在元宇宙世界求職招聘……近日,市人社局首次嘗試通過元宇宙平臺開展線上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進一步暢通求職招聘渠道,為院校人才和缺工企業提供沉浸式的招聘服務體驗。

    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事關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市人社局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多措并舉,千方百計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元宇宙”招聘 提供沉浸式體驗 拓寬線上交流渠道

    為強化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服務,促進人崗精準匹配,7月20日,市人社局推出2023年“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暨廈門市高校畢業生元宇宙專場招聘會。采用元宇宙這一全新形式,解決了傳統線上招聘會缺少參與感、互動方式少等問題,進一步拓寬我市企業與院校人才的線上交流渠道。據了解,本次活動將面向本市畢業生源及全國124家重點院校畢業生源,不僅會為報名參會的企業布置元宇宙展廳,而且會后各參會企業的展位也將永久保留。

    此次“元宇宙”招聘平臺的搭建為院校人才和缺工企業提供了沉浸式的招聘服務體驗,借助“元宇宙”技術,畢業生們可以根據自身職業規劃和實際情況漫游企業展廳、觀看宣傳視頻,深度了解不同企業的崗位信息。后續將圍繞畢業生群體持續更新“元宇宙”企業招聘展位、增加就業崗位。

    連日來,市勞動就業中心聯合市職業介紹中心(以下簡稱“市職介中心”),通過線上線下創新舉措持續發力,多層次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包括在廈門i就業公共服務平臺首頁開設“高校畢業生企業招聘崗位”,公布二維碼,讓企業可以在網上發布崗位信息,同時將開展高校畢業生崗位征集工作列為常態化工作,并在市人力資源市場和海滄分市場接續舉辦“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以“職引未來 筑夢未來”為主題,聚焦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多元求職需要。

    從6月起,市職介中心開展一系列線上線下招聘活動,豐富行業性、區域性專場招聘,精準搭建對接平臺。至7月上旬已開展18場(其中線下14場、線上4場)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招聘會,共有182家企業參與招聘活動,其中面向畢業生的崗位數有7057個,發放宣傳資料1000多份。

    與此同時,市職介中心積極與各區加強合作,結合部分街道周邊公共和商業設施配套建設情況,延伸就業服務觸角,推動有形市場向臨時市場擴散、大型招聘向“家門口”小型招聘轉變,常態化把招聘服務深入到街道、社區(村),提升服務頻次,提高服務效率。今年來,已在中山路、萬達廣場、殿前街道等人流密集地附近的9個社區舉辦招聘會,進一步推動優質就業服務全面嵌入群眾日常生活。

    數字化賦能 建立“一生一檔” 量身定制幫扶計劃

    去年,姚瓏添成功考入嘉蓮街道長青社區,成為一名社區網格員。此前,他在畢業后因個人規劃原因錯過了不少就業機會,社區“就業紅娘”通過i就業公共服務平臺和省畢業生平臺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為他建立了“一生一檔”,及時跟進,對他進行就業指導并制訂專門的幫扶計劃,推薦他參加嘉蓮街道社區網格員的考試,并贈送給他社工方面的書籍參考,指導面試禮儀及技巧,建議他先拿網格員招考練練手,先就業后擇業。

    他的故事正是市就業中心運用數字化賦能,讓就業幫扶更加精準高效的縮影。為做好針對本市高校畢業生的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建立完善本市企業招用畢業生數據庫,從企業辦理就業登記、畢業生接收等服務中獲取企業招用畢業生數據,并通過學信網完善畢業生的畢業學校、畢業時間、畢業專業等基礎數據,為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的統計分析和匯總上報工作打下堅實的數據基礎。

    同時,市、區就業中心積極指導社區工作人員通過i就業公共服務平臺和省畢業生平臺,精準鎖定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群體,上門入戶調查走訪,掌握人員基本情況,建立“一對一”就業援助檔案,為有需求的畢業生量身定制崗位信息、政策信息、培訓信息清單,做到動態更新、持續跟進。對有就業意愿的畢業生,至少提供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對有創業意向的畢業生,提供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和政策扶持;對暫無就業意愿的畢業生,做好狀態記錄,及時跟進服務。截至7月9日,2023年我市省內院校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有5111人,我市已對上述畢業生進行第一輪摸排走訪,將根據走訪情況開展就業幫扶工作。

    接下來,市就業中心還將搭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扶信息系統,對接“省畢業生就業創業公共服務網”數據,與我市的精準就業幫扶工作進行結合,為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多領域的幫扶服務,為其提供全程跟蹤服務和服務支持,解決其在求職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主動推送最適合、最新的招聘信息、就業創業政策信息,做到崗位找人、政策找人。

    全方位扶持 打造創業服務平臺 真金白銀助創業者圓夢

    2021年初,就讀于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的王堃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他想將自家的茶葉帶出深山。但和每一位創業者一樣,王堃的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資源、人員、渠道和初入行業帶來的各方面影響,常常讓他感到困擾。為此,他隨同老師來到了廈門市創業專家指導站與廈門市創業創新協會,尋求專家指導,同時積極參加廈門市初創企業經營者能力提升研修班,與專家、大咖面對面探討問題,對接了優質資源,王堃困擾多時的問題得到解決,他的公司也逐漸步入正軌。

    在創業路上,為了獲得更多的創業支持,王堃和伙伴們決定將創業項目推廣出去,他們不僅主動參加各級人社部門舉辦的創業項目大賽,還積極參與各級各類創業項目資助申報。此外,他的公司還享受到廈門市人社局推出的各項創業及助力補貼,例如員工見習補貼、招工補貼、場地補貼等,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企業運轉的成本。

    在這過程中,王堃先后獲得2021年福建省“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職教賽道高職組銅獎,2022年福建省“大學生創業之星”(8萬元資助),今年還獲得了廈門市人社局推薦,前往福州參加“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創業省級資助項目”最后路演環節。如今的他,也加入了廈門市創業創新協會,成為一名政策宣傳志愿者,主動幫扶新注冊企業解決困難。

    為了幫助更多像王堃這樣的大學生群體,近年來,市人社局聯合相關部門相繼出臺政策文件,從支持創業貸款融資、打造創業服務平臺、助力個人自主創業三個維度扶持大學生群體創新創業,引導他們通過創業實現更高質量就業,進而帶動更多人員就業。

    一方面,“真金白銀”為大學生提供創業擔保貸款支持,畢業五年內高校畢業生(沒有戶籍限制)符合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條件的,可以享受最高額度為30萬元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符合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條件的企業,每新招用一名符合條件人員,可享受金額最高不超過30萬元貼息貸款,貸款總額度最高不超過3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貸款期限內,LPR-150BP以下部分,由借款人或貸款企業承擔,剩余部分財政給予貼息。

    另一方面,通過“政府鼓勵、市場運作”模式,我市評選認定創業大本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創業孵化平臺,為初期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服務平臺和發展空間,幫助其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符合創業項目啟動補助條件人員,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項目啟動補助;符合創業場地補貼條件人員,可按其持續經營時間給予最長不超過36個月的創業場地補貼。

    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面臨困惑,也有官方背景的專家團隊予以第一時間幫助——市人社局成立了由202人組成的創業指導專家團隊,匯聚一批創業服務領域的行業精英,包括博士研究生14人,碩士研究生60人,副教授等副高以上職稱23人……他們專業水平強、業務素質好、服務熱情高,可以有效滿足大學生創業服務各方面需求。依托創業指導專家團,免費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專家咨詢等服務。

    “就業紅娘”牽線 提前做好信息銜接 做好困難群體幫扶

    由于聽力殘疾,2022年畢業于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的李女士在找工作過程中頻頻受阻。在日常電話回訪摸排中,市職介中心“就業紅娘”官鷺榕了解到李女士學的是工藝美術品設計專業,想獨立找一份工作。在了解李女士求職意向后,官鷺榕及時引導李女士前往線下人力資源市場參加暖心活動之殘疾人專場招聘會。在現場,官鷺榕親自前往招聘企業柜臺,了解企業的招聘要求,并向企業介紹李女士的相關信息,為雙方做好求職對接工作;在線下,官鷺榕還持續跟進李女士就業情況,積極幫她分析,經過多番篩選,為李女士精準推薦諾心達(廈門)科技有限公司,最終李女士和該公司達成就業意向并簽訂勞動合同,公司于去年8月23日為李女士辦理就業登記。

    如何推進困難畢業生就業工作?市、區就業中心積極主動對接教育部門和高校,提前做好部門信息銜接,通過省畢業生就業創業網完成未就業畢業生實名信息交接,開展高校未就業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通過線上線下失業登記、走訪摸排等途徑,將本市戶籍和到本地求職的畢業生納入登記范圍,全面落實實名幫扶制度,同時聚焦脫貧家庭、城鄉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殘疾等困難畢業生,建立就業幫扶機制,做實做細工作臺賬。“就業紅娘”對離校未就業的困難畢業生開展100%結對幫扶,優先提供崗位信息,優先組織推薦就業見習,優先吸納到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公益性崗位就業,幫助他們接觸職場,早日實現就業。2022年我市實名登記的困難畢業生有96名,結對幫扶率100%,除1名困難畢業生自愿暫不就業外,其余95名畢業生都已實現就業。

    下一步,市就業中心將繼續建立完善實名信息數據庫。對登記失業青年信息進行全面摸排,對未就業的做好記錄,形成登記失業青年實名臺賬。并集中推介政策清單、服務清單和機構清單,為畢業生就業創業、人才引進、檔案轉遞、報到入職等提供便利。針對部分就業去向落實率低的院校、專業,發動用人單位精準開發一批就業崗位,通過進校招聘、集中招聘、崗位推送等方式開展供需對接,促進高校畢業生盡快實現就業。

    【就業】

    ●有平臺:至7月上旬,市職介中心已開展18場(其中線下14場、線上4場)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招聘會,共有182家企業參與招聘活動,其中面向畢業生的崗位數有7057個,發放宣傳資料1000多份。

    ●有服務:“就業紅娘”對離校未就業的困難畢業生開展100%結對幫扶,優先提供崗位信息,優先組織推薦就業見習,優先吸納到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公益性崗位就業。

    【創業】

    ●有政策:市人社局聯合相關部門相繼出臺政策文件,從支持創業貸款融資、打造創業服務平臺、助力個人自主創業三個維度扶持大學生群體創新創業。

    ●有補貼:畢業五年內高校畢業生(沒有戶籍限制)符合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條件的,可以享受最高額度為30萬元個人創業擔保貸款,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宁县| 固镇县| 沧州市| 福泉市| 和平县| 互助| 沙雅县| 扎赉特旗| 巴东县| 塔河县| 乌什县| 宜州市| 溧水县| 西乌| 兰溪市| 镇远县| 获嘉县| 宕昌县| 平南县| 曲沃县| 丽江市| 罗城| 工布江达县| 鄢陵县| 商水县| 南康市| 翼城县| 沙坪坝区| 青铜峡市| 尉氏县| 电白县| 怀仁县| 丰县| 依安县| 榆林市| 南木林县| 邯郸市| 洪洞县| 巴林左旗| 白山市| 丹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