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廈門日報訊 (記者 許曉婷 王玉婷 通訊員 黃依文)組建專門隊伍,建立常態化海上環衛機制。昨日,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秋茹接聽12345政務熱線,介紹廈門海漂垃圾綜合治理情況。

    近年來,廈門高度重視海漂垃圾治理工作,相繼出臺《廈門市近岸海域海漂垃圾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廈門市海漂垃圾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通過組建專門隊伍、加大投入保障、強化科技支撐等,建立起制度化、常態化、系統化、信息化的海漂垃圾治理機制。

    據悉,廈門組建一支700余人的保潔隊伍,配備環衛碼頭4個、吊卸點3個、機械化船只6艘、巡查快艇3艘、小型保潔船48艘,每年清理海漂垃圾約3000噸,實現海上收集、陸上處置。此外,廈門加強省“生態云”平臺建設應用,建設海漂垃圾檢測預警預報系統,實現每日對入海垃圾漂移軌跡及分布區域的預測預報。同時,在沿海重點岸段安裝9路視頻探頭,利用人工智能自動識別海漂垃圾,并運用快艇、遠程視頻探頭等手段,提升保潔效率。市生態環境局還委托第三方運用無人機航拍抽查重點岸段。

    專項治理工作成效顯著,2022年廈門海漂垃圾分布密度94.6平方米/公里,全省最低。海上環衛“四化”治理機制被國家發改委納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清單,以及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紅旗漫卷——福建省美術館館藏閩地紅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海县| 桃园县| 朔州市| 乌拉特后旗| 铅山县| 长葛市| 三台县| 龙江县| 桐乡市| 昆山市| 潢川县| 正宁县| 稷山县| 会昌县| 长子县| 三门峡市| 新密市| 安康市| 昌宁县| 枣阳市| 大理市| 禄丰县| 德昌县| 庄河市| 威宁| 手机| 桐柏县| 武平县| 平安县| 墨脱县| 东明县| 宜兰市| 武城县| 东城区| 公主岭市| 万山特区| 饶河县| 汾西县| 浑源县| 宣汉县| 台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