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東南網11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 通訊員 張繼斌)今年1-10月,廈門累計發(fā)放社會救助資金近2億元,惠及19120名困難群眾。

    昨天上午,廈門市民政局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副局長林聲群系統(tǒng)介紹了該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救助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和黨中央關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wěn)住,發(fā)展要安全”的重要決策部署,圍繞社會救助工作不斷做加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標準

    7月1日起,廈門市大幅提升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850元提高到1005元,增加155元,增幅18.2%。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1508元、2515元。三項標準均位居全省首位、全國前列。

    廈門還優(yōu)化保障標準動態(tài)調整機制,將基本生活保障標準與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掛鉤。截至10月份,廈門累計發(fā)放社會救助資金19915.18萬元,惠及19120名困難群眾。

    完善并及時啟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

    今年,市民政局按照“擴大保障范圍、降低啟動條件”要求,加大對困難群眾物價補貼力度,將啟動機制的臨界值指標從原來的低收入價格指數單月同比漲幅達到5%,調整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單月同比漲幅達到3%;同時,將低保邊緣(低收入)人口階段性新增納入價格補貼聯動機制保障范圍。

    今年以來,廈門啟動價格臨時補貼聯動機制3次,共為全市45175人次困難群眾發(fā)放價格臨時補貼203.111萬元,切實兜住兜牢民生底線。

    開展困難群眾節(jié)日慰問

    今年元旦、春節(jié)和中秋、國慶期間,市民政局開展對特困人員、低保戶等困難群眾入戶走訪活動,共走訪17907戶次,累計發(fā)放節(jié)日慰問金2236.52萬元,進一步提升困難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增發(fā)一次性生活補貼

    為緩解前期疫情對困難群眾生活造成的影響,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8月份,市民政局為全市低保、特困供養(yǎng)人員發(fā)放一次性生活補貼,每人200元,共發(fā)放289.82萬元,惠及14491名困難群眾。

    助力困難學子安心學習

    為幫助困難家庭解決子女高等教育階段生活費短缺問題,防止因學“返貧”,市民政局開展“愛心廈門·圓夢助學”公益活動,引導發(fā)動57個愛心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認領幫扶困難家庭學生,認捐幫扶意向資金618余萬元,為困難家庭學生發(fā)放月生活補貼(低保標準50%)8542人次、374.03萬元,助力困難家庭學子安心學習。

    資助困難群眾購買“惠廈保”

    為解決群眾重特大疾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7月份,市民政局、市醫(yī)保局等8部門聯合推出定制型商業(yè)醫(yī)療保險“惠廈保”(每人每年129元),由財政全額資助困難群眾參保,約4萬名困難群眾“免申即享”。

    提升主動發(fā)現主動救助能力

    今年,市民政局持續(xù)開展困難群眾“漏保”“漏救”問題點題整治鞏固提升工作,截至目前,通過不斷加大對困難群體摸排、巡訪探訪力度,全市共排查12852人,主動實施救助及新納入保障對象共942人,確保困難群眾應保即保、應救即救。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市“五一”拉動商貿消費超11億元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分宜县| 南澳县| 商南县| 明光市| 西盟| 平武县| 本溪| 富蕴县| 肃南| 乐都县| 沁源县| 沙坪坝区| 武冈市| 华容县| 荃湾区| 永德县| 云浮市| 滦平县| 陇西县| 太仓市| 蓬溪县| 靖宇县| 祁门县| 乌鲁木齐市| 莎车县| 丽水市| 微山县| 绵竹市| 甘德县| 康平县| 黑水县| 洮南市| 海口市| 格尔木市| 工布江达县| 漳平市| 深泽县| 岳池县| 邮箱| 本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