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82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救在身邊

    廈門不斷完善防震減災保障體系,守護市民安全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曉菁 見習記者 易婧 通訊員 張群)今天是第33個國際減災日,今年國際減災日主題為“早預警、早行動”,旨在通過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協同的自然災害早期預警與應急響應行動機制,著力提高全社會災害風險防范應對能力。

    那么,地震災難來臨時,市民身邊最近的應急避難場所在哪里?如何才能快速找到應急避難場所呢?地震發生后,市民又如何第一時間接收到地震預警信息?

    記者昨日從廈門市地震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建成82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總面積近69萬平方米,可容納近40萬人避險。此外,廈門已經安裝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1800余臺,覆蓋全市所有的社區和學校,不斷完善的防震減災保障體系守護市民的安全。

    82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覆蓋廈門六區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地方,平時是學校操場、公園綠地、廣場、體育場,一旦發生地震及其他突發性事件時,又可以變成居民緊急避難使用的場所。這樣的地方就是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和寧路上的廈門第六中學東渡校區就是廈門應急避難場所中的一個,它不僅是學校,更是附近居民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學校大門兩側,市民能夠看到醒目的“應急避難場所”指示牌。走進學校,路邊的一根立桿上,“應急指揮中心”“應急醫療救護”“應急供電”“應急供水”“應急廁所”五個指示牌清楚地指示著校內的應急設施。

    在學校西側的應急供電區,根據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要求由鐵皮搭建而成,主要用于存放應急柴油發電機組。“學校每個月會對機組進行兩次保養,檢查發電機的電池、機油壓力、機油溫度、機油油位等運行情況,確保機器能正常運轉。”廈門第六中學物業主任傅國平用“心臟”來形容柴油發電機組,他說,在緊急事件發生時,有了應急供電,就可以確保照明、供水等設備正常運行,保障市民生活的基本需求。

    綠茵草地上,學生們奔跑、踢球,但一旦遇到災難,這里可以搭起應急帳篷,為市民提供避險之處。

    “操場面積達7.3萬平方米,災難來臨時,它可以‘變身’應急棚宿區,可同時容納5666人在此避險,操場周圍有應急供水點和應急廁所,保障市民避險的需求。”廈門第六中學保衛科科長邱忠鵬表示,在廈門市地震局的指導下,學校從2016年開始逐步完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設施設備的建設和應急疏散路線的規劃,學校也定期舉辦防災減災的演練活動,提高師生的實際應對和處置突發安全事件的能力。

    據了解,地震應急避難場所一般選在寬闊空地,優先選擇易于搭建臨時帳篷和易于進行救災活動的安全區域,公園、綠地、廣場、體育場、停車場、學校操場、空地適合做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地震預警“神器” 構筑安全網

    在教學樓里,高一(23)班的薛向敏凱和高一(16)班的莊子弘正在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前閱讀地震速報。

    “終端的LED屏幕會滾動播放地震信息、實況天氣、 天氣預報等,還會播放地震知識宣傳短視頻,很實用。”薛向敏凱說,一到課余時間,不少同學都會在屏幕前學習地震正確的逃生方法及自救方法。

    截至目前,廈門已經安裝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1800余臺,覆蓋全市所有的社區和學校。在地震發生時,這些終端可以在地震造成破壞前,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發出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

    廈門市地震局一級主任科員周杰東介紹,一旦周邊發生破壞性地震,地震預警終端的屏幕上就會閃爍相應顏色的預警信號,發布地震地點、震級、本地烈度、發震時間、震源深度等地震預警信息。同時,屏幕上還會有倒計時,提醒地震波到達的時間,市民可以抓緊時間避險逃生。

    “不要小看地震預警只有短短幾秒到幾十秒,它能有效減少人員傷亡。”周杰東說,研究表明,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傷亡率減少14%;如果預警時間為10秒和60秒,則可使人員傷亡分別減少39%和95%。

    在位于東渡路的廈門市應急指揮中心,是全市1800余臺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的“大腦”——緊急地震信息管理系統。在系統中點擊預警回報,可以看到9月18日的一次地震預警。當日14時44分,臺灣臺東縣發生地震,廈門距離震中365公里,緊急地震信息管理系統提前發出預警:“有感地震動,請勿驚慌”。

    據悉,緊急地震信息管理系統由預警管理系統觸控終端、地震預警信息發布專用終端和預警專用廣播系統組成,依托信息采集傳輸、加工、處理、儲存等先進技術,及時向政府部門、企業和社會公眾提供包括地震預警信息、地震速報信息、地震烈度速報信息在內的地震預警服務,減輕地震災害損失。

    【解讀】地震預警管理 有法可依

    早在2015年,我省就出臺《福建省地震預警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加強地震預警工作管理、強化地震預警系統規劃和建設、預警信息統一發布等進行了明確規定。

    辦法規定,地震預警信息由省人民政府通過全省地震預警系統統一發布,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會發布地震預警信息。

    辦法針對不同預警信息接收對象作出相應規定:重大建設工程設施和其他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應當建立地震預警信息的自動接收及應急處置系統;位于地震重點監測防御區的學校應當建立地震預警信息接收和播發技術系統及應急處置機制,其他人員密集場所則鼓勵采取相關地震預警應急措施;對地震預警信息內容有特殊要求的單位,可以向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提出信息服務要求,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根據有關標準提供專門的地震預警信息服務。

    辦法還要求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做好地震預警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公眾科學應用地震預警信息進行避險的能力;設置地震預警信息接收裝置的單位應當制訂應急方案,定期組織開展地震預警科普宣傳和應急疏散演練。

    【提醒】82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都在哪?

    廈門市地震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廈門已經建成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共82處,包括學校、廣場、公園、體育館、機場等。市民可以關注“廈門市地震局”微信公眾號,了解這些避難場所的分布,一旦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市民可以選擇就近的應急避難場所有序逃生。

    廈門不斷完善防震減災保障體系 守護市民安全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從入境消費到離境退稅 跨境服務便利化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溪县| 盐源县| 上犹县| 五河县| 肥东县| 阳江市| 乐亭县| 房产| 大方县| 丰县| 隆尧县| 大足县| 驻马店市| 南安市| 堆龙德庆县| 浦江县| 大庆市| 安西县| 札达县| 丁青县| 白河县| 兴文县| 滨州市| 九寨沟县| 荣成市| 高邮市| 施甸县| 龙里县| 徐水县| 南京市| 潼南县| 额尔古纳市| 东乡族自治县| 绥阳县| 鄱阳县| 电白县| 堆龙德庆县| 洪江市| 滨海县| 成都市|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