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廈門力爭到2023年 步行十分鐘就有鍛煉場地

    市民在中山公園里鍛煉。(資料圖)記者 唐光峰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葉子申 鄧麗萍)日前,廈門市發布《加快推進群眾身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通過三至五年建設,逐步形成覆蓋面廣、類型多樣、特色鮮明、普惠性強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網絡。力爭到2023年,全市新建或改擴建500處以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以上;到2025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以上,群眾“10分鐘”健身圈基本形成。

    根據《方案》,廈門將按照能建盡建原則,圍繞公園綠地、街邊空地、橋下空間、道路周邊、居住區周邊閑置用地、邊角地、小區廣場等,全面梳理適合建設全民健身設施的存量場地,推行指標化、項目化管理,不得占用農用地。各區、各有關部門要把所有適合建設全民健身設施的存量場地摸排出來,明確建設時限,兩年內全部新建改建完成。同時,也要因地制宜,合理規劃,避免出現相同體育項目在小區域范圍內大量重復建設以及因增設全民健身場地破壞景觀的問題。

    按照《方案》定的建設任務,2022年,廈門各區建設場地不少于40塊(含市屬劃撥場地),市土地發展中心不少于10塊(含可劃撥各區場地),市交通局不少于6塊(含可劃撥各區場地),市市政園林局改造提升市屬公園不少于2個、其他場地不少于6塊(含街頭公園和綠地)。其中,公園改建、新建、配建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應綜合考慮、整體設計、同步提升。2023年,各區、各有關部門要完成剩余的存量場地建設任務。

    《方案》提出,要推行智能管理,確保便民利民,依托“廈門i健身”智慧體育服務平臺,開發設計兩個模塊:一是健身地圖模塊,新建改建的所有全民健身場地,在健身地圖上顯示地址以及管理人員信息,便于群眾查找、方便報修;二是免費場館模塊,新建改建的封閉式管理場地,通過人臉識別、掃描二維碼等方式,預約進場鍛煉。市體育局另行發布“廈門i健身”對接技術標準,各區、各有關部門按照技術要求開展建設,確保建成后可以立即接入“廈門i健身”平臺統一提供服務。各區歷年來配建的健身路徑,要結合此次摸排建設場地工作一并部署,明確每處健身路徑地址、管理人員及聯系方式,2022年3月30日前全部錄入“廈門i健身”平臺,進一步完善健身地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從入境消費到離境退稅 跨境服務便利化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龙县| 曲靖市| 东源县| 巴彦淖尔市| 昌江| 秭归县| 崇仁县| 固始县| 永州市| 临颍县| 天等县| 武隆县| 普定县| 教育| 尼木县| 龙里县| 大城县| 紫云| 东阳市| 开平市| 东山县| 梧州市| 潞城市| 介休市| 本溪| 平原县| 承德市| 盖州市| 克什克腾旗| 拉萨市| 祁门县| 宝坻区| 广昌县| 侯马市| 屯留县| 沂源县| 黄平县| 丰顺县| 太康县| 芜湖市| 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