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廈門晚報訊(記者 吳笛)一抹中國紅,將女性的自信典雅演繹得淋漓盡致;一群白衣天使,為愛逆行筑起了護佑生命的“鋼鐵長城”;南音、高甲戲,盡顯閩南傳統曲藝的獨特魅力……

    11月26日,第11屆廈門市老年文藝調演頒獎文藝演出在市老年活動中心舉行。廈門老年朋友通過多種才藝,謳歌新時代,表達對廈門的熱愛,對社會正能量的贊美。演出的13個節目均是此次調演中篩選出來的獲獎節目,涵蓋器樂合奏、服飾表演、舞蹈、南音、高甲戲等表演形式,集中體現了廈門老年文藝團體的表演水平。

    此次活動由市老齡委指導,市老年活動中心主辦,市老年藝術協會協辦。 

    婀娜多姿走臺步 老人也能“美如花”

    頭戴紅色斗笠,一襲紅裙襯托出婀娜身姿,金燦燦的配飾更顯高貴典雅……服飾表演《萬泉河水情》一亮相便驚艷全場。

    該節目由湖里禾山社區藝術團選送。藝術團團長孫桂香告訴記者,節目服飾的設計上可謂“煞費苦心”。一襲紅裙是在傳統旗袍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喇叭袖、立領、裙擺微喇叭高開衩,更好地凸顯了表演者凹凸有致的身材。

    而16名表演者不僅身高都在1.7米左右,而且個個“貌美如花”。孫桂香說,隊員們的平均年齡50歲,都是“年輕的老年人”。演員年輕化也是此次老年文藝調演的一大特色。最年輕的隊員楊立娜才43歲。她說:“自從進了模特隊,覺得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了。跟姐姐們一起排練,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作為模特隊的靈魂人物,團長孫桂香被大家戲稱為“獵人”。當初組隊的時候,她在社區四處物色人選。看到身材高挑、長相出眾的鄰居,就上前搭訕,勸人入隊。而如今,模特隊演出過后,經常有人詢問如何可以加入,而隊員篩選的標準也提高了。

    14名演員“沾親帶故” 表演相當有默契

    “我的妹妹、妹夫、堂哥、堂叔都來了!”在后臺休息室,剛表演完南音《紅色翔安》的郭水進對記者說。這個節目由翔安區老年活動中心選送,14名表演者都是翔安區后村的村民,大家不是親戚就是鄰居,表演起來相當默契。

    作為該節目的主創之一,73歲的郭再發在大家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他祖輩幾代人都在傳承南音,而他也有著30多年的表演經驗,現在還走進學校授課。他說,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南音節目呈現在舞臺上,讓更多人了解南音、學習南音。

    該節目編導許陸需告訴記者,這個節目從今年5月份開始創作,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表演者中,有醫生、有漁民、有建筑工人,大家平時忙各自的工作,一有空閑就聚到一起,彈彈曲子、唱唱南音,鄉里鄉親特別有凝聚力。

    團隊就像一家人 隊員特地備燒仙草給大家吃

    黃色紗巾在舞者手中紛飛,飄落下來猶如一片片金黃的落葉。在此次文藝調演決賽中,有相當一部分節目是原創節目。同安區金秋藝術團的原創舞蹈《飄落之美》就相當搶眼。

    同安金秋藝術團團長林銀花告訴記者,一次她坐在家里落地窗旁,看著窗外隨風飄落的黃色樹葉,被那種意境美深深打動。她以此為靈感來源,創作了舞蹈《飄落之美》,反映了一群活力老人野外賞秋的景象。

    林銀花說,這個節目的排練時間只有一個多月。受疫情影響,隊員們無法出門,排練不得不中斷,大家就在家里復習動作。一聽到可以排練的消息,大家馬上聚在一起。有三四名隊員每天從島內趕過來合練。

    舞蹈表演結束后,記者在后臺休息室看到這樣一幕:隊員們人手一份燒仙草,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一問才知道,是隊員張碧華特地帶來的。她說,因為節目演出順序靠后,她怕大家表演結束后肚子餓,就在前一天花了10個小時熬制了燒仙草。

    林銀花說,節目背后凝聚著每個隊員的汗水,也因為共同興趣愛好,讓大家聚在一起,成為一個大家庭。

    【特寫】優秀作品源自基層 親友鄰里合力演繹

    優秀節目來源基層社區,是本屆文藝調演的一大亮點。親友鄰里合力演繹原創作品,把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搬上舞臺,也體現了廈門社區老年群體的互助友好。

    11月24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該意見提出,開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活動,將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情況納入文明城市評選的重要內容。本屆文藝調演恰恰體現了這一點。

    廈門市老年文藝調演每三年舉行一次,此次文藝調演于今年6月啟動。共有80個單位選送163個節目參加,參演人數達1859人,參演單位數、節目數、報名人數均創歷屆之最。經過8場區級專場初選,共有96個節目進入調演決賽。

    因疫情影響,決賽推遲到11月中旬,分舞蹈、服飾、聲樂、器樂、綜藝等5類舉行,經過3天4個專場緊張精彩的比賽和專家認真評審,共決出金獎32名、銀獎63名、優秀創作獎10名,評出優秀組織11個。

    調演期間雖突遭疫情,但并沒有影響老年朋友們的參演熱情。不能出門集中排練,大家就在家中反復打磨各個動作與細節,線上交流體會心得,做到居家不誤舞臺功。疫情一結束,大家便按防疫防控要求,緊鑼密鼓地備戰。值得一提的是,排練不能如期開展,不僅沒有影響參演者的熱情,節目在藝術呈現上反而有了長足的進步。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vivo開啟3000萬元科技助殘專項行動 賦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津县| 长海县| 和林格尔县| 景谷| 鄂托克前旗| 临安市| 茂名市| 黄骅市| 塘沽区| 柯坪县| 沅江市| 内黄县| 扎兰屯市| 常宁市| 朝阳市| 石城县| 临猗县| 双峰县| 大化| 巴林右旗| 田林县| 方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大埔县| 抚松县| 常德市| 西乌珠穆沁旗| 乐都县| 瑞丽市| 东乡县| 城固县| 鄄城县| 布尔津县| 台山市| 惠安县| 屏边| 滦平县| 锡林郭勒盟| 廊坊市| 永平县|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