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廈門新聞
    分享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舉行建院十周年慶祝大會

    2015年,廈大環境與生態學院的學生在學科基礎實驗課程中制作蠟葉標本。(廈大供圖)

    東南網6月6日訊(本網記者 劉瑋 通訊員 諸姮)今年6月5日,是第50個“世界環境日”。當天,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舉行建院十周年慶祝大會。大會以“奮進新征程 十年再出發”為主題。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成立于2011年,是該校順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大趨勢,根據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需要,在原海洋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和生命科學學院生態學學科的基礎上組建。學院雖新,但生態學科源自1922年陳嘉庚先生親自設立的動物學和植物學學科,環境學科始于1982年廈門大學成立的環境科學研究所。

    該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生態學學科形成以紅樹林與近海生態系統、亞熱帶生物多樣性保護為特色的學科體系,被譽為“中國紅樹林研究中心”和“海洋生態人才搖籃”;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聚焦海陸界面環境與海岸帶可持續發展,打造出“觀測-科學-技術-管理”協同發展的學科體系,已成為富有海洋特色的環境學科交叉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舉行建院十周年慶祝大會

    2018年4月,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師生在廈門灣開展海洋環境科學共享航次調查。(廈大供圖)

    2016年,該院成立環境與生態工程學系。2012年,環境與生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截至2020年已躋身至全球前0.410%。;2017年,生態學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環境科學專業、生態學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環境生態工程專業獲批福建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海洋生態學》獲批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獲教學成果獎7項,研究生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國際高水平刊物發表論文270余篇,入選福建省研究生優秀學位論文14篇,建成16個實習實踐基地,獲批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93項,獲國際、國家級、省級科創競賽獎項52項。十年來,該院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1500多名畢業生,其中不少人已成為美麗中國和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堅力量。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舉行建院十周年慶祝大會

    2020年,廈大環境與生態學院的環境科學綜合大實驗,老師在向同學們講解大氣中PM2.5的測定。(廈大供圖)

    該院在師資隊伍建設取得新佳績。目前,學院共有專任教師71人,其中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首席科學家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3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2人;牽頭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獲批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項。

    目前,該院有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8個,校級科研平臺3個,同時,在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具有福建省九市一區特色的“八閩園”內,建成濱海濕地全球變化研究溫室群。這些平臺已成為開展前沿創新性研究、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牽頭建設的廈門大學“漳江口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簡稱“漳江站”),已連續十余年為原位觀測、長期研究紅樹林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提供監測數據。2019年,漳江站與“東山海洋福建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聯合獲批為臺灣海峽海洋生態系統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并于2020年入選國家級擇優建設名單。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舉行建院十周年慶祝大會

    廈大環境與生態學院的濱海濕地全球變化研究溫室群(廈大供圖)

    該院在對外合作交流方面駛入快車道,與美國馬里蘭大學等13所境外高校、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在科研合作、師生互派等方面開展交流,累計派出教師赴境外交流565人次、學生506人次;邀請556名外來學者、接收236名學生到校訪學、交流;主辦10屆研究生或本科生國際暑期學校,參與的中外學生約600人;成立國際咨詢委員會、兩岸環境與生態聯盟,主辦或承辦20余場大型國際、地區性高水平學術會議。

    在當天的院慶大會上,還揭牌了7個該院教學科研實踐基地、研發中心、產學研基地等,包括與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凈水產業分會共建產學研基地、與武夷山國家公園共建教學科研實踐基地、與長汀縣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水土保持及生態保護教學科研實踐基地等。

    此外,該院院慶活動還包括舉行“面向新時代的生態學”研討會及院友沙龍等。其中,“面向新時代的生態學”研討會吸引來自國內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約150名專家學者參加,他們將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學人才培養”“生態學科技創新與‘四個面向’”“生態學社會服務與‘兩山理論’”“生態學學科建設與國際交流合作”四個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高新區舉辦“五個一”系列活動 慶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河北省| 宾川县| 盱眙县| 宜昌市| 靖安县| 黎川县| 保靖县| 神农架林区| 定日县| 齐河县| 墨脱县| 尚志市| 冀州市| 英山县| 平顺县| 枣强县| 渑池县| 崇左市| 星座| 寻乌县| 罗定市| 仙居县| 潜山县| 苏尼特左旗| 曲水县| 安顺市| 广水市| 潞城市| 三穗县| 德惠市| 荃湾区| 东光县| 自贡市| 富源县| 乐清市| 姚安县| 西乡县| 洛南县| 余庆县|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