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日前,泉州市下達2025年市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735萬元,用于補助第一批集體經濟薄弱村農業產業發展項目(弱村強產)。
據悉,此次下達的補助資金來源于晉江洛陽江上游水資源保護補償專項資金,25個集體經濟薄弱村獲補助。其中,洛江區獲90萬元扶持3個村,南安市獲210萬元扶持7個村,安溪縣獲15萬元扶持1個村(另15萬元從一般公共預算中列支),德化縣獲420萬元扶持14個村。
從項目內容來看,25個集體經濟薄弱村結合自身資源稟賦,聚焦特色農業產業布局,項目涵蓋種植、養殖、加工及基礎設施配套等多個領域。洛江區河市鎮市田村將與企業合作開展檸檬香茅套種及沉香加工廠建設,溪山村計劃發展“移動智慧菇房”蘑菇種植項目,鳥關村則重點推進余柑基地建設及配套設施完善;南安市翔云鎮云山村、洪梅鎮洪溪村主攻油茶產業擴種與加工升級,眉山鄉小眉村布局沙姜、麥冬輪種及油茶種植,向陽鄉坑頭村通過“村集體+企業+合作社”模式發展中草藥、蜜薯等種植;安溪縣西坪鎮南巖村將翻建香菇種植加工倉儲房;德化縣多個村則圍繞畜禽養殖、佛手瓜種植、筍竹加工、中草藥研學基地建設等項目發力,其中水口鎮八逞村、葛坑鎮漈頭村側重油茶品牌打造,楊梅鄉云溪村將新建筍竹加工廠和靈芝種植示范基地。
今年6月,我市公布首批50個集體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收入低于30萬元)發展農業產業(“弱村強產”村)扶持名單,涵蓋洛江、泉港、石獅、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等8個縣(市、區)的39個鄉鎮。納入扶持對象的薄弱村以特色農業產業培育發展為重點,通過成立強村公司、村企合作、土地整治流轉等途徑,充分發揮自然資源稟賦,盤活整合村集體“三資”資源,充分調動社會和群眾力量,分三年實施產業發展項目,持續有力推動集體經濟薄弱村農業產業快速發展,到2027年發展成“一村一品”專業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力爭達50萬元以上,新增一批百萬元村財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范金林)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獲省級財政補助1100萬元2024-05-16
- 今年23個省級科技重大專項獲財政補助2022-12-13
- 今年來泉州發放價格補貼財政補助資金超6500萬2020-08-12
- 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增加30元 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2020-06-19
- 廈門:三類孩子上普惠園可享財政補助2020-03-10
- 廈門市嚴重失信者兩年內不得申請財政補助2017-08-04
- 廈門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資金管理辦法2016-11-29
- 廈門骨干企業搞研發 最高可獲得財政800萬元補助2016-11-23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四部作品入選“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2025-09-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