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翼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北翼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基地,做大做強中心市區
泉州打造“一灣兩翼”重要增長極
東南網6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向娟) 2日上午,泉州市中心市區城建總指揮部、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建設指揮部、泉州市石化產業指揮部正式揭牌成立,意味著泉州“一灣兩翼”城市發展迎來高效協同、全面推進新階段。活動現場,總投資超520億元的20個優質項目集中簽約,6個項目集中開工,打響了聚力攻堅“發令槍”。
按照“一灣兩翼”城市格局,泉州市將統籌資源,整合優勢,在環泉州灣做大做強中心市區,在南翼環圍頭灣打造兩岸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在北翼環湄洲灣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基地,鍛造泉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新增長極。
加快中心市區集聚發展,是提升泉州城市能級的關鍵支撐。泉州中心市區城建總指揮部將按照“一年重點突破、兩年全面鋪開、三年成勢見效”的總體目標,統籌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統籌古城提質和新城聚集,堅持高標準規劃、高品質建設、高水平管理、高效益運營,建成一批重大工程、招引一批重大項目,推動“強產業”與“興城市”良性循環,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城市建設方面,突出古城新城一起抓,統籌各片區重大功能布局、重大項目時序安排,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升環灣核心區域城市形象。產業發展方面,聚焦發展金融業、數字經濟、文旅經濟、高端酒店群等,組建招商團隊開展精準招商,吸引落地一批高質量、引爆性好項目大項目。
泉州南翼區域毗鄰廈門、東望金門,陸域面積605平方公里,是泉州“一灣兩翼三帶”城市總體空間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泉州將用好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新能源產業創新示范區等國家級牌子,統籌做好兩岸融合發展、高新區擴容、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等,把南翼區域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科技初創型企業首選地、“產、城、人、境”融合新區、濱海生態科技文化城,致力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關鍵節點、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國家級臨空臨港資源要素配置戰略窗口。
為推進南翼建設,泉州將聚焦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數字健康等領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動500強、行業龍頭和“小巨人”“瞪羚”“獨角獸”等高新企業集聚,積極搶占高科技新賽道。
石化產業是泉州九大千億產業集群之一。經過30多年的發展,泉州已建成外部條件優越、公用配套齊全、項目承載力較強的湄洲灣(泉港、泉惠)石化基地;泉港、泉惠石化園區雙雙入選中國化工園區30強,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隨著中國化學、國亨化學、百宏石化、宇極等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產業鏈關鍵項目引進落地,聯合石化和中化煉化一體化及中侖、博純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建成投產,泉州石化產業邁出騰飛步伐,與紡織鞋服、輕工民生產業有機融合,“油頭—化身—輕紡尾”產業鏈雛形初現,帶動全市石化產值朝著萬億規模前進。
當前,石化產業處在轉型發展窗口期。為把握發展機遇,泉州成立市石化產業指揮部,強化對石化產業及泉港、泉惠石化園區的統籌領導,加緊研究制定一批管用、實效的政策措施,加快破解一批制約石化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深化石化行業要素審批、“放管服”改革,全力招引落地一批產業鏈關鍵項目、高新技術補鏈項目,推動泉港、泉惠石化園區差異化、協同化發展,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公共配套優勢互補的新發展格局。
泉州市領導表示,“一灣兩翼”區位優勢突出、產業特色鮮明、輻射帶動力強,是泉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新增長極。而扁平、高效、強有力的指揮體系是推動區域發展的“制勝一招”。泉州各級各部門將全面落實“指揮部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完善相關配套支持政策,整合市直部門、屬地、市縣兩級國企等資源力量,協同發力,推動泉州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
責任編輯:肖舒
- 泉州首條直達中東集裝箱航線正式開通2023-05-26
- 泉州一教師腳踢拉扯學生 教育局稱已解聘該教師2023-05-26
- 省市醫保定點醫院!泉州愛爾眼科常見醫保問題解答2023-05-25
- 第三屆中德科技論壇在泉州開幕 丁仲禮周祖翼陳旭致辭2023-05-25
- 男子多年視力不佳,一朝視力驟降,竟然是因為眼球長成尖的!2023-05-24
- 泉臺兩地武術愛好者參加這個賽事取得優異成績2023-05-23
- 智薈全球前沿技術 為福建白內障患者帶來更優品質之選2023-05-23
- 最向往“購”閩南 再燃本地消費 泉州文旅局聯合美團發放餐飲文旅消費券2023-05-20
- 廈門泉州“五一”假期接待游客均超300萬人次2023-05-05
- “五一”泉州本地消費迎大幅增長2023-05-04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泉州首條中東外貿集裝箱航線開通2023-06-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