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泉州中心城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覆蓋量達到70%

    以峽谷旅游路為主線的山海風光生態廊道區,是石獅生態連綿帶總體規劃“一環、兩核、三廊”的生態空間結構中的“三廊”之一,已成為休閑旅游的“網紅打卡點”。(李榮鑫 攝)

    按照“山為骨、水為脈,林田湖草為肌體”思路,泉州自2017年起建設生態連綿帶,構筑山水田園城市。截至目前,生態連綿帶項目初具規模,環泉州灣區域22個示范項目有序鋪開,主要生態廊道逐步貫通,山線和水線形成完整閉合圈,中心城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覆蓋量達到70%。

    據市資源規劃局規劃科科長蔡東介紹,全市范圍內正在推進的22個項目,基本形成東西兩個城市展示面。其中,東側以洛陽江、百崎湖為主體,典型樣本是海上絲綢之路生態公園(臺商區百崎湖生態連綿帶項目),通過就地取材原生態,把900余畝荒雜地變成綠地,使近5000畝農田、湖面、魚塘、濕地以及防風林匯聚成“一廊、四區、九景”的生態廊道。西側以晉江為主體,晉江九十九溪流域田園風光項目是最佳注腳,該項目以萬畝稻田為基底,結合農村“三塊地”改革及農事生產、鄉村習俗、休閑體驗等,打造城市中的田園風光,提升城市品質,也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了生態和經營的可持續發展。

    好生態是發展第一優勢,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更好延續“生態連綿帶”發展思路,讓百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接下來我市將跑出“加速度”,一體打造城市空間與山水形態,在前四年實踐的基礎上,構筑環泉州灣“一灣一環十廊”生態廊道。“一環”,即依托環灣城市中心區域外圈層清源山、大坪山等,建設長度為270公里的大尺度環形城市綠廊,連通12個城市組團。“一灣”,即啟動“藍色海灣”海洋生態修復保護等,整治互花米草近4000畝。“十廊”,即把山脈、水系等自然資源匯聚成整體風景,縣域因地制宜融入田園風光,建成一系列主題公園,今年策劃生成18個連綿帶項目,包括南安石礱山山體生態修復和景觀提升、泉州東站門戶提升、洛陽江上游兩岸整治等,爭取“十四五”期間建設完成。此外,還要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標準,加快建設口袋公園、街邊綠地以及綠道系統等。(記者吳麗嬌 通訊員林碧容)

    責任編輯:唐秀敏

    相關閱讀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稱決心徹底擊敗哈馬斯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化德县| 永仁县| 莱州市| 翁源县| 墨江| 柳林县| 长治县| 平邑县| 长岛县| 辽宁省| 时尚| 合水县| 玉田县| 西和县| 洪江市| 筠连县| 龙南县| 麟游县| 竹溪县| 筠连县| 保定市| 依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古交市| 临猗县| 崇信县| 玉屏| 泸定县| 遂宁市| 孝感市| 霍城县| 泸定县| 梨树县| 会东县| 沙湾县| 绥滨县| 扎兰屯市| 辽宁省| 武穴市|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