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東南網4月20日訊(通訊員 陳遠宏 本網記者 陳詩婷)日前,記者從黎明職業大學獲悉,該校建設1個國家級、4個省級、3個市級和5個校級科研創新平臺,構建“國家—省—市—校”四級科研平臺協同創新體系。

    在新型鞋服材料、智能制造、融媒體等重點領域,學校打造“大平臺+”技術領域中心,融合賦能,創新技術技能服務, 有效服務區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重點行業和支柱產業的發展。“當前,高職院校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普遍存在‘分散、封閉、低效’等問題。”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舉旨在探索破解高職院校面向行業關鍵技術攻關和中小微企業開展技術服務的難點,對接新時代科技發展趨勢,瞄準區域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聚焦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技術難題。

    “要素平臺”發揮融合資源優勢。依托“黎明”產教融合大平臺,凝聚校內外科研人才隊伍、儀器設備、科技平臺、資金匯集、合作機制等5要素,在平臺上展示、演繹,產生“1+1+1+1+1>5”的效應,提高資源凝聚的能力和水平。黎明職業大學創新用人體制機制,暢通校企人員雙向流動渠道,柔性引進瑞典皇家工學院終身博導王衛星、華僑大學教授金福江兩位高層次人才,采用“1+2”內培方式培育種子型科技人才,實現引進人才和本校人才強強聯合,聚焦區域主導產業開展協同創新,取得良好成效。

    “立體矩陣”創新科研組織模式。“橫向”以科研課題為依托,實現資源橫向流動;以項目為核心,面向行業、企業急需解決的共性關鍵技術問題,組建團隊,聯合攻關。“縱向”以團隊建設為核心,培育科研梯隊。通過科研創新平臺建設,學校聯合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協同單位,校企雙方結成協同創新共同體,針對企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開展聯合攻關,精準服務區域企業發展。

    “三大機制”激活創新內生動力。黎明職業大學實行“三位一體”運行機制,出臺《黎明職業大學科研創新平臺建設管理辦法》《黎明職業大學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及轉化實施辦法》等制度,對內構建“校—院—師”三級負責制,對外構建“校—企—生”三方聯動機制,著力打造“教育—管理—考核”三管齊下的管理機制,落實常態化“檢查—總結—提升”三位一體運行機制。改革人事管理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規范崗位設置、人員聘任、評價考核,改革創新人事管理機制。如,與協同單位協商一致,制定《智能制造福建省高職院校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人事管理辦法》等制度,實施“按需設崗、擇優錄用,合同聘用、協議管理,績效導向、優勞優酬,動態管理、優勝劣汰”舉措。創新“三端四位”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制,建立“學校搭平臺、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指導、產學研用”結合的一站式技術轉移生態系統,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促進供給、需求、市場“三端”信息匹配;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遴選優秀項目,實施“選種、培育、孵化、運用”四位一體全鏈條服務機制,“零距離”解決企業技術難題。

    “多元共治”提升運行管理效率。遵循“政府推動、行業主導、學校支撐、企業參與”原則,各技術領域中心按需協同,構建政行企校“多元共治”的運行管理模式。政府指導學校和企業開展工作,給予政策支持,加強政策與成果宣傳。學校立足智能制造、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等專業群建設,瞄準區域智能裝備與智能制造、大數據、云計算、新材料應用等領域開展應用技術研發、新技術新工藝應用等共建共享。行業專家既是學校教師又是企業員工,肩負“產教研”深度融合重責。企業全面參與,在專業優化、教學標準制定、課程體系建設、實習實訓、技術攻關等教育教學全過程深度融入。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四者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以平臺為紐帶,聯合開展科學研究、成果轉化、行標制定、“三教”改革等,建設成果落地見效。

    “四大功能”聚焦平臺提質培優。近年來,黎明職業大學通過提質培優、增值賦能、以質圖強,構建集人才培養、科技攻關、智庫咨詢、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大平臺+”技術創新服務中心。學校在授權專利數、科研項目數、科研到賬經費、技術服務收入等多項關鍵指標位居全省同行首位,獲全國高職高專院校科研工作先進單位。2019—2020年,培育建設科研團隊25個;與企業組建產學研用聯合體,開展技術攻關和技術革新160項,惠及中小微企業6560家;獲批科技特派員58個;新增授權發明專利37項;縱向科研到款額為285.2萬元,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為559.7萬元;學校獲“泉州市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項目”立項,獲批經費100萬元。教師承擔省部級以上及全國性行指委、教指委科研項目13項;完成咨政報告75件;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第十四屆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獲2020年度全國高職高專黨委書記論壇學術論文獎10項等多獎項。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臺行政機構網站刪除“漢人”改為“其余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浙江省| 苍溪县| 阿拉尔市| 兴隆县| 老河口市| 东台市| 新干县| 湛江市| 织金县| 吴旗县| 临城县| 民丰县| 柳江县| 达孜县| 轮台县| 天台县| 兴隆县| 龙州县| 剑川县| 土默特右旗| 新建县| 宜城市| 斗六市| 都昌县| 宁乡县| 峨眉山市| 惠东县| 湄潭县| 汉阴县| 志丹县| 分宜县| 中西区| 湖南省| 古浪县| 广德县| 华阴市| 南木林县| 太仆寺旗| 淮滨县| 潮州市|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