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泉州歷來高度重視文化發展,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2018年4月,泉州市獲得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資格。兩年多來,泉州實施文化設施提升、文化惠民服務、公共文化產品數字化、公共文化服務品牌示范、文旅服務融合發展等五大工程,讓市民共享更多優秀的文化發展成果。

    建成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經過兩年多努力,全市新增公共文化設施面積182.6萬平方米,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覆蓋城鄉的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的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每千人公共文化設施面積287.7平方米,達到全省先進水平。

    在文化設施提升工程方面,泉州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體系,加大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市級投入35億元、建設總面積達16萬平方米的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已經投入使用,建成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泉州歌舞劇院等;全市已建成“百姓書房”232處,全市圖書館藏書量1093萬冊,人均公共圖書館藏書1.25冊。二是實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連續4年將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改造提升任務列入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全市163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2528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設置率均達100%;建設“百千特色文化服務中心”200個;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覆蓋率100%。三是健全公共文化機構治理結構。不斷完善縣級文化館、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以市圖書館為中心總館、各縣(市、區)圖書館為總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為分館,村(社區)圖書室(百姓書房)、農家書屋為基層服務點,實現區域內“通借通還”。

    開展萬場文化惠民演出

    泉州是遠近聞名的“戲窩子”,現在幾乎每天有公益惠民演出,梨園戲、高甲戲、木偶戲等輪番上演,近年來,單市直文藝院團公益惠民演出均超過1000場次,深受廣大市民和游客的喜愛。

    開展“萬千百十”文化惠民活動是泉州實施文化惠民服務工程重要舉措之一,2018年以來,全市共組織梨園、高甲、木偶、南音及音樂舞蹈、閩南四句等各類基層文化活動25000多場(次),開展書法、美術、南音、燈謎、象棋、楹聯、詩詞、戲曲、舞蹈等培訓輔導2600多場(次),開展書法、美術、攝影、文物圖片(拓片)等展覽活動620多場,流動圖書下鄉服務基層山村、工廠、學校等1200多批(次),受益群眾超1000萬人(次)。

    同時,泉州文化工作者還創作了一批優秀的惠民文化藝術作品,提升文化惠民服務水平。這些作品涵蓋了海絲文化、閩南文化、鄉愁文化等。在第27屆全省戲劇會演和第4屆全省音樂舞蹈雜技曲藝優秀?。ü潱┠空寡葜?,泉州梨園戲《陳仲子》、高甲戲《浮海孤臣》《李光地》和音樂舞蹈史詩《向大?!返葮s獲優秀?。ü潱┠恳坏泉?,創歷屆最高水平;同時還獲得劇本、導演、表演等單項一等獎16項,數量均居全省設區市之首。

    開展萬場文化惠民演出

    10月1日,“泉州文化云”正式上線,市民可在網上共享泉州南音、木偶、拍胸舞、石雕、木雕、紙織畫等各種特色文化產品。“泉州文化云”還將泉州市各縣區文旅數字平臺,包括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等文旅資源互聯互通,讓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共享公共文旅資源。

    近年來,泉州大力實施公共文化產品數字化工程,讓更多的市民通過“線上”享受優秀文化發展成果。其中市圖書館建有數字共享工程閱讀平臺和南音、閩臺族譜、地方文獻等數字庫。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市各文化館、圖書館“閉館不閉網,服務不停歇”,推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線上文化演出、展覽、講座等近千場(次)。

    此外,泉州還加速推進“互聯網+文化”建設,建成投用46臺“24小時街區自助圖書館”;全市圖書館、鄉鎮文化站、村(社區)綜合文化中心都設有電子閱讀室,同時實現WIFI全覆蓋,市民通過互聯網、手機APP等形式,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

    “百姓大舞臺”吸引市民傾情參與

    政府搭臺、群眾參與。近年來,泉州實施公共文化服務品牌示范工程,成功打造一批文化活動品牌,“百姓大舞臺”、“威遠樓之夏”戲劇節、“閩南美好生活嘉年華”、“古韻鯉城”、“吉祥泉港”、“大美晉江”等28個公共文化活動示范品牌常態化開展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參與。

    同時,泉州還通過“東亞文化之都”建設,舉辦世界閩南文化節、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開展系列文化交流活動,打造文化交流品牌。近年來,共組織實施310個對外、對臺港澳文化交流項目,泉州提線木偶戲、梨園、南音等多次應邀參加全球、全國各類展演,不斷提升泉州城市文化吸引力。

    躋身國內最值得去旅游地前十

    今年國慶中秋期間,第一財經旗下數據型媒體《DT財經》推出的一項統計中,“國內最值得一去的旅游地TOP10”泉州位列第七。國慶中秋期間,泉州累計接待游客443.1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2.47億元。

    近年來,泉州大力實施文旅服務融合發展工程,推動文旅活動場地融合。探索旅游集散服務中心、自駕車旅居車旅游營地等場所植入當地特色文化元素和圖書閱覽、非遺展示、藝術展覽等功能。2019年2月,開業運營的泉州西街游客中心就是其中典范,現已成為海內外游客了解泉州的窗口,深受社會各界好評。

    這兩年來,泉州一直探索文旅服務產品融合。創新戲曲藝術表現形式,以清源山、五店市等A級景區為實景,開展沉浸式梨園戲表演,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元素,豐富景區文化內涵,實現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記者 陳智勇)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泉州下達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 支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县| 江北区| 平遥县| 邹平县| 濮阳县| 洪洞县| 鲁甸县| 嵊州市| 哈密市| 远安县| 广西| 泾川县| 太谷县| 四平市| 汨罗市| 桂阳县| 福泉市| 武定县| 饶平县| 中山市| 石阡县| 启东市| 西乡县| 青川县| 定远县| 恭城| 彰武县| 日喀则市| 上蔡县| 隆德县| 淄博市| 陆良县| 论坛| 枣庄市| 中卫市| 安义县| 江源县| 无锡市| 聂荣县| 广东省|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