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泉州利用閑置資源改造了100多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昨日,記者從泉州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我市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中,利用古厝、舊校舍、舊廠房等進行改造,使之變身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盤活了閑置的資源,也滿足了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市利用閑置資源改造了100多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廢棄老房邂逅文化獲新生

    泉州利用閑置資源改造了100多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廢棄古厝改造成茶葉博物館 “在家門口可以看書,還可以借書,真方便。”平時,家住中心市區萬壽路的林麗娟喜歡到家門口的德濟門百姓書房看看書,這個書房是由兩層古民居改造而成,如今成為市民休閑閱讀的好去處。

    昨日,記者從泉州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我市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中,利用古厝、舊校舍、舊廠房等進行改造,使之變身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盤活了閑置的資源,也滿足了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記者 王金植 文/圖

    舊校舍改造成文化服務中心

    每天下午,只要有時間,南安霞美鎮梧坑村的粘文總會到文化服務中心,或看書,或跟街坊鄰居拉家常。而之前,這里是一個廢棄的小學校舍。

    南安將撤并后的民族小學改造成滿族文化服務中心,設立滿族文化史館、文化長廊和民族文物室。目前擁有燈光籃球場、棋牌室、臺球室等文體設施,解決了以往村民“無處可樂”的問題。其中,藏書2萬余冊的農家書屋是南安市“大館帶小屋”圖書延伸服務點。

    荒廢古厝被打造成博物館

    永春縣五里街鎮埔頭村距縣城五六公里,樹木掩映中,一座兩進兩護厝的閩南風格古厝,靜靜立在霞陵溪旁。兩年前,這座古厝還是幾近荒廢的模樣,如今,這里成為永春首家集茶葉歷史文化、古茶器具展示及品茶休閑功能為一體的“永春茶葉博物館”。

    記者來到了博物館,只見一方古樸的石質茶幾擺在正廳中央,客人正圍坐品茶。庭院中,陽光移過厝頂照進天井,幾尊雕于清代的石獅靜臥在翠綠的四方竹旁。100多年前用鵝卵石鋪地的天井處處苔痕,一縷微風游進古厝,花兒隨風搖曳,送來陣陣清香。

    “這座古厝原本廢棄,多處殘垣斷壁,僅有幾間稍微完整的房間還被用來養雞養鴨,厝里臟得根本沒有站腳的地方。”永春縣文體旅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工作中,他們積極引入社會資金,結合文旅產業,對這些古厝量身打造。如今,博物館不僅成為游子寄托鄉愁的載體,也成為越來越多游客深入了解永春茶文化的必訪之地。

    古大厝成為“百姓書房”

    張女士平時喜歡閱讀,家住泉港界山東張村,之前農村書籍資源匱乏,去區里的圖書館又不方便,她只能自己花錢買書看?,F在,村里就有“百姓書房閱讀點”。

    “百姓書房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這里的書很多,很全面,政經類、科技類、文化類、生活類、少兒類、綜合類的都有。”村民沈先生說。

    東張村相關人士說,本來這是一處空的樓房,華僑捐出來讓他們建書房,舊民房改造成書房盤活了閑置的資源,也滿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水電站“變身”書吧

    在永春縣石鼓鎮桃聯社區的一個書吧,居民不僅可以喝咖啡、品茶、看書,欣賞流水潺潺的美麗桃溪,還能親密接觸創意改造的舊發電機組,體驗穿越永春水電的發展歷史。原來,該書吧由原桃聯、桃源兩個退出水電站的發電廠房改造而成。改造中,該書吧將部分保留下來的舊發電機組改造成品飲臺,并添置了近3000冊各類書籍供居民自主選擇。經改造后的舊小水電站發電廠房,散發出歷史味道與咖啡香、書香、茶香融合一體的美妙氣息。

    充分利用閑置資源進行改造

    泉州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中,我市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共建共享”原則,創新扶持引導與規范管理民辦文化機制,加大公共文化設施資源整合力度,充分利用閑置資源進行改造,既盤活了閑置資源,也豐富了文化服務設施,方便了群眾的文化需求。

    該負責人表示,主要是利用舊校舍、古厝、祠堂、舊廠房、售樓部等進行改造再利用,用途主要是用于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書吧、文體活動室、家風家訓館建設展示、博物館等。全市有100多處利用閑置資源改造成公共文化設施,其中以舊校舍改造為多,僅南安就有31處。

    責任編輯:賴閩榮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放心消費在福建”行動賦能福州商業街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南市| 太保市| 霍林郭勒市| 武胜县| 余姚市| 历史| 汉川市| 芒康县| 景宁| 天气| 华坪县| 大足县| 钟山县| 嘉祥县| 乌拉特中旗| 上饶县| 安国市| 孝感市| 黄陵县| 长宁区| 平远县| 黔东| 闸北区| 靖江市| 蓬莱市| 乌兰县| 盐边县| 于田县| 开封县| 应城市| 富锦市| 博乐市| 靖远县| 普宁市| 和静县| 兴文县| 北碚区| 白朗县| 静海县| 尉氏县| 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