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農夫與蛇 “90后”小伙幫忙救治摔傷男子反被訛

    3月27日晚,在南安霞美四黃村,一名騎電動車的男子倒地,開小車經過的陳先生好心將他扶起并送醫,男子卻指認陳先生為肇事者,經民警調查,證明陳先生是清白的。

    現實版農夫與蛇好心相助反被訛

    “90后”小伙幫忙救治摔傷男子,被傷者一家追責,所幸民警調取監控還他清白

    海峽網3月29日訊 (泉州網記者 蘇瑋杰 通訊員 林紹欽 文/圖)3月27日晚,在南安霞美四黃村,一名騎電動車的男子倒地,開小車經過的陳先生好心將他扶起并送醫,男子卻指認陳先生為肇事者,經民警調查,證明陳先生是清白的。

    農夫與蛇 “90后”小伙幫忙救治摔傷男子反被訛

    對面車道的陳先生好心停車幫助摔倒的男子

    事件

    11輛車路過不救 “90后”小伙救人反被訛

    當天23時許,霞美派出所接到群眾陳先生報警稱,他在霞美醫院有事求助。接到報警后,警方立即趕往現場。

    據了解,陳先生(28歲,晉江人)駕車路過霞美四黃村時發現騎電動車摔倒的中年男子,便好心幫忙將其送到霞美醫院救治。傷者傅某(42歲,南安豐州人)和親友到醫院后便一口認定是陳先生將他撞傷,要追究陳先生的責任。后來雙方因此產生糾紛,陳先生報警求助。

    民警接警后深入開展實地調查,并調取案發路段的監控視頻,發現陳先生與傅某原本就不在同一條道上,22時42分,傅某騎車自己摔倒后,可能由于道路昏暗不明,有11輛車經過卻沒人下車查看救助,直到22時46分,對向車道開車而來的陳先生發現有人受傷后立即停下車過去查看傷勢。

    根據調查情況,民警認定系單方事故,傅某騎電動車操作失誤致倒地,臉部和手部有輕微擦傷。在接受簡單治療后,傅某已無大礙。“我們接到報警后,立即調取監控視頻,并趕往醫院,起初傅某一家一口咬定是陳先生將他撞傷,等看了監控視頻之后,傅某一家才改口。”經過警方的解釋,傅某和親友向陳先生道歉并表達了感激之情。

    雖然好心被誤解,但是陳先生表示不會介意,以后遇到類似情況還是會挺身相助。

    律師

    救助者可提起民事訴訟 修復個人名譽

    東南早報律師顧問團成員、福建建達(泉州)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傳江律師認為,實際上,對于“扶不扶”問題,法律早有答案。《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張傳江說,可見,如果被扶者不能證明扶人者將其推倒,扶人者則不應承擔任何責任。

    值得強調的是,《民法總則》再次重申了法律對見義勇為的態度:“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張傳江說,即便施救行為對受助人造成了一定損害,救助人也無須擔責,更何況損害本非救助人所致。

    張傳江介紹,根據《民法總則》,“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依照《侵權責任法》,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包括了“賠償損失”和“賠禮道歉”,更要緊的,還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張傳江表示,對于見義勇為的陳先生,如果主動提起民事訴訟,不僅可以依法獲得補償、賠償、賠禮道歉,更能有力證明自己確屬清白之身,修復受到傷害的個人名譽。

    相關新聞

    “不是你撞的,你怎么會扶我?”學生幫扶中年婦女反被訛

    今年3月9日早上6時30分,浙江嘉善公安局接報稱,在大云新村地方發生一起兩輛電動自行車碰撞的事故。

    接警后,事故中隊馬警官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現場已有兩輛電動自行車停在路邊,其中一名中年婦女田某聲稱自己是被另外一方電動自行車駕駛人撞倒的,現在肚子很痛,還有點頭暈。

    另一方電動自行車駕駛人是學生汪某,他稱自己只是路過看見那個阿姨摔倒在地上,然后把她扶起來還幫她叫了120救護車。

    再后來,小品中的劇情出現了——田某一口咬定是汪某撞了她,原因只是“不是你撞的,你怎么會扶我?”

    馬警官安撫好雙方情緒后,現場對車輛進行勘察,沒有發現碰撞的痕跡,之后,他將雙方帶至事故中隊,通過查看監控發現:田某是自己騎電動自行車摔倒的,而學生汪某確實是出于好心扶起她。

    編后

    讓訛人者受到懲罰,是對善心的有力保護

    救助他人反被訛,近年來這方面的新聞屢見不鮮。有網友表示,做十次好事,一次被訛就完了,怕被救者誣陷,不敢幫扶。也有網友表示,渴望人際關系回歸真誠,防止好心人被誣陷。有律師支招:幫扶前用手機拍下證據。不救人于心不忍,救人又怕被訛詐,救不救人還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毋庸諱言,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見義不為、各掃門前雪的人,倒打一耙、訛詐好人的人確實存在。但這種人畢竟不能代表社會的主流,更不等于大家都認同這些做法。很多網友對于訛人者的痛斥,就傳達出大家追求真善美的強烈渴求。令人感動的是,“90后”陳先生雖然好心被誤解,但是表示不會介意,以后遇到類似情況還是會挺身相助。

    要激活更多人的向善之心,除了道德輿論層面的呼吁以外,更需要用法律制度的力量營造見義勇為的社會氛圍,免除見義勇為者的后顧之憂。就像張傳江律師解釋的,被救助人主張其損害是由救助人造成的,應當依法承擔舉證責任。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主張的,依法由被救助人承擔不利后果。救助人因被救助人捏造事實、誣告陷害而發生費用的,有權依法向被救助人追償。讓好人獲得褒獎,訛詐者受到懲處,才是喚醒公共道德,搭建人際信任平臺,化解“好心沒好報”尷尬的良方。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美智庫民調顯示越來越多臺灣民眾不相信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衢州市| 南汇区| 绥化市| 新绛县| 潢川县| 富宁县| 孟连| 凤山县| 张家口市| 阳高县| 蕉岭县| 江都市| 大姚县| 康马县| 黎城县| 哈尔滨市| 佳木斯市| 乐清市| 郯城县| 寿光市| 县级市| 乌拉特前旗| 台北县| 柞水县| 彭州市| 汽车| 衡南县| 靖安县| 丹寨县| 泾源县| 内乡县| 新津县| 承德县| 余江县| 潍坊市| 仪陇县| 丹寨县| 金塔县| 策勒县| 江津市|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