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龍巖新聞
    分享

    156萬群眾慕名而來,500萬人“圍觀”直播,旅游總收入16.7億元……去年10月,在龍巖連城縣蓮峰鎮鄉村文化會客廳,“非遺奇妙夜 魅力四角井”活動爆發出的“大流量”令人驚嘆。

    去年5月,龍巖市印發《龍巖市鄉村文化會客廳建設實施方案(試行)》,實施鄉村文化會客廳建設工程。建設至今,鄉村文化會客廳已成為龍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從“建起來”到“用起來”

    “這是有300多年歷史的‘竹苞松茂’,原來是方氏祖屋,每一個帽村人都知道。”武平縣永平鎮鄉村文化會客廳項目專班工作人員介紹說,2024年,帽村修繕老屋“竹苞松茂”,將其打造成鄉村文化會客廳。

    走進每一個鄉村文化會客廳,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歷史感和熟悉感。

    龍巖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盤活舊資源出發,龍巖市確定了“1+N”的鄉村文化會客廳布局。“1”,即鄉村文化會客廳主體。“N”,即分布在鄉村各處的文化公園、文化景觀、鄉村舞臺等文化設施。“1”和“N”皆盡量利用村里已有的建筑設施,將村里的文化資源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打造“有形”文化展示平臺。同時,注重文脈的挖掘和傳承,根據每個村的文化資源稟賦,挖掘整理鄉村文化特色,讓鄉村文化從“鄉土記憶”躍升為“文化符號”,煥發出時代光彩,以“無形”思想文化提升鄉村文化陣地內涵。

    建好了載體,如何讓鄉村文化會客廳成為村民茶余飯后就想去的地方?“活動多了,人自然就來了。”龍巖市委宣傳部文藝科科長羅先秀說。

    為了讓鄉村文化會客廳“鬧”起來,各鄉鎮想方設法“搞”活動。元宵花燈巡游、傳統舞獅表演、山歌戲……文藝聯歡在閩西鄉間盛大開演;公益活動、職業技能培訓……實用性服務在百姓門前傾情奉上。據了解,2025年春節期間,還計劃在鄉村文化會客廳中實施百項重點文化惠民活動。

    鄉村文化會客廳的建設,把蘊藏在閩西大地的文化資源進一步挖掘出來,把根植在農民心中的文化自覺進一步激發出來,讓人們在更富活力、更有生命力的文化傳承發展中“有感”“有味”“有樂”“有得”。

    從“看起來”到“做起來”

    走進每一個鄉村文化會客廳,都可見一塊醒目的牌子——“文明有象”。何謂文明有象?這要追溯到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紀曉嵐任福建督學時期。他到汀州府、龍巖州督學,在連城留下了一匾“文明有象”,肯定閩西興學育才、倡導忠義、趨向正道等優秀傳統。200多年后的今天,“文明有象”的內涵被融入鄉村文化會客廳建設。

    在龍巖市漳平市香寮村,鄉村文化會客廳就成為培育文明鄉風的重要力量。“今天我用積分換了牙膏、洗衣液、紙巾,這是我第三次來文化會客廳兌換生活用品。”香寮村村民李大叔開心地說。原來,該村每年籌集2萬元,在鄉村文化會客廳試點設立“功德銀行”,量化村民積德行善行為,每月收集、核實全村發生的好人好事,年終張榜褒揚,用“看得見、夠得著”的好人好事引導村民。

    此外,龍巖市還把鄉村文化會客廳資源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資源整合起來,組織志愿宣講團、農民宣講員等,在文體活動、公益電影放映、村民會議中,廣泛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現在,鄉村文化工作志愿者已遍布全市各縣,群眾文化活動有了組織者、帶頭人。

    走在龍巖的各個鄉村,都能發現鄉風文明的閃光點,都能看見鄉村文化會客廳帶來的新變化。

    從“樂起來”到“富起來”

    去年9月,龍巖舉辦了第二屆客家“非遺奇妙夜”活動。在連城四角井鄉村文化會客廳,游客目睹姑田大龍的風采,因璧洲花燈而驚艷,被潮汕英歌舞所震撼。

    置身鄉村振興大場景中,鄉村文化會客廳既為村民提供文化服務,同時熱情迎接八方來客。一些鄉村把業態培育融入文化會客廳建設,服務鄉村文旅經濟發展。

    武平縣中山鎮陽民村立足自身特色,以“竹”為媒、以“文”為魂,打造了一座集休閑、旅游、研學、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文化會客廳。據了解,該村引進社會資本,先后投入400余萬元,把村里廢棄的養豬場和養兔場打造成鄉村文化會客廳,并依托龍巖一家文化公司進行管理。截止2024年底,陽民村實現竹產品產值260余萬元,由村集體和村民入股的“龍河竹漂”項目已創收近50萬元。

    連城縣宣和鎮培田村將廢棄糧倉改造成培田美術館,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來此開展自然教育、研學,孵化出了諸如“一米山禾”“自在培田”“溪山窯”等傳承客家文化的文創品牌,帶動了鄉村振興。

    長汀縣濯田鎮水口村文化會客廳在古村古建保護利用上發力,完成保護性修繕坪嶺客家古民居群建筑35處、新建渡口老街業態房屋15棟,以文旅深度融合優化紅色旅游產業……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龍巖以鄉村文化會客廳為抓手,找準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力點,為推動鄉村振興鑄魂凝神。”龍巖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在堅持文化定位、發揮文化功能上下功夫,不斷完善建、管、用、育一體的工作機制,讓鄉村文化會客廳成為農村地區的文化符號、城鄉群眾的精神家園。

    (徐士媛 廖倩琳)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襄湖森林公園盛大啟動 繪就京津冀生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阳县| 洛川县| 平谷区| 临海市| 寻甸| 和田市| 南涧| 化隆| 黑水县| 措美县| 临潭县| 凤台县| 河间市| 紫金县| 遂宁市| 浮梁县| 德安县| 巴彦淖尔市| 九台市| 渭源县| 容城县| 中宁县| 长乐市| 乐亭县| 渝北区| 崇左市| 小金县| 岳西县| 台湾省| 沂水县| 若羌县| 武川县| 息烽县| 剑河县| 山阳县| 桐乡市| 安徽省| 达拉特旗| 黄陵县| 嘉禾县|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