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龍巖新聞
    分享

    新華社福州12月9日電(記者張鐸、周義、劉詩平)“在那兒,不聞蟲聲,不見鼠跡,不投棲息的飛鳥;只有凄愴的靜寂,永伴著被毀滅了的山靈。”這段描述,出自上世紀40年代福建省研究院土壤保肥實驗區工作人員的筆記。

    長汀縣地處閩西山區,曾是南方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據1985年衛星遙感普查,長汀水土流失面積達146.2萬畝,占全縣國土面積的31.5%,涉及的河田、三洲、策武等7個鄉鎮“山光、水濁、田瘦、人窮”。

    經過長期治理,今天的長汀,水土流失面積從1985年的146.2萬畝下降到31.52萬畝,水土流失率下降到6.78%;森林覆蓋率達80.3%。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決定性勝利,自然生態系統得到極大改善。

    森林保住了水土,也匯聚了財富。當地百姓以林地資源為依托,發展河田雞養殖、中草藥種植等林下經濟,日子越過越紅火。

    近日,記者走進長汀河田鎮蘆竹村藍秀養雞場,成群的河田雞正在山林中悠閑地覓食。

    雞場負責人藍曉紅告訴記者:“別看現在滿山翠綠,在十幾年前,這里還只是一處廢棄的礦山,寸草不生。”

    十幾年來,一棵棵樹苗活下來,一座座山頭綠起來,樹蔭下成了最理想的天然雞舍,藍曉紅的河田雞養殖規模也因此日益擴大,效益越來越好。

    在長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中,長汀探索總結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多策并舉、以人為本、持之以恒”的“長汀經驗”,被水利部譽為福建省生態建設的一面旗幟、我國南方地區水土流失治理的一個典范。

    創建汀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汀江國家濕地公園,打造“長汀經驗”升級版,建設汀江生態經濟走廊,打響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近年來,長汀縣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不斷提升和拓展生態建設質量與成效,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林甸县| 桑植县| 西畴县| 东乌| 龙海市| 万盛区| 康乐县| 苏州市| 卓资县| 仙游县| 醴陵市| 阳山县| 花垣县| 临高县| 旌德县| 静宁县| 沈丘县| 津南区| 汤阴县| 东安县| 镇安县| 商南县| 新闻| 宁强县| 沾益县| 静宁县| 西平县| 东阳市| 龙泉市| 海兴县| 丽江市| 池州市| 镇沅| 敦化市| 凤庆县| 特克斯县| 仙桃市| 温州市| 寿光市|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