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山人來人往。記者 鄭帥 攝
8月23日,由中宣部組織的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福建主題采訪活動走進福州,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近30家中央及地方媒體、行業媒體的50余名記者組成調研采訪團,在福州圍繞“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題開展調研采訪,挖掘報道福州創新實踐和典型經驗。
在即食佛跳墻的香氣、樸樸超市的物流鏈、煙臺山的文藝夜色中,采訪團觸摸福州的深厚底蘊與創新活力,深挖福州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的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感受這里的消費新活力。
新消費產品:
非遺珍饈走向全球餐桌
“哇,好香!”在位于馬尾亭江長祥路的海文銘廠區,冷凍佛跳墻在熱水中加熱十幾分鐘開蓋后,采訪團的記者們發出驚嘆。
這是“活力中國調研行”福州主題采訪活動的第一站——福建海文銘海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墻來。”佛跳墻被譽為“閩菜中的狀元菜”,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海文銘每天生產佛跳墻4萬份,其中67%銷往福州以外市場,包括北美、歐盟、東南亞等地,讓世界嘗到福州的“海味匠心”。
“我們創新工藝,推出即食佛跳墻,只要簡單加熱,就能品嘗到餐廳里一樣的美味。”福建海文銘海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歐于斌說,海文銘年銷售額已達4億元,只需要80名車間工作人員,佛跳墻成本降低了50%以上,也推動了大眾消費。
生產車間標準化、數字化佛跳墻生產線引發采訪團的好奇心。鮑魚、海參、瑤柱等十幾種食材經過分揀、烹煮等工序,進入數字化制湯系統熬制12小時,再稱重、包裝、冷卻、速凍,隨后裝箱銷往各地。
歐于斌說,佛跳墻一步步走出福州、走向世界,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支撐。液氮鎖鮮、數字化制湯、全自動包裝等一系列預制技術,極大保證了佛跳墻的正宗口味。加上冷鏈物流的支持,產品48小時內可以到達全國各地。
海文銘市場總監董可容介紹,海文銘成立于2016年,如今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佛跳墻生產商。海文銘創新打造了“產品+體驗+文創+直播+互聯網”推廣模式,構建線上線下相輔相成的銷售網絡。海文銘最近還推出佛跳墻文創冰淇淋,讓中華美食在現代食品工業中煥發新生。
馬尾區商務局局長張少宜介紹,當前,馬尾抓產業、促創新、優服務,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儲能、水產品預制菜三大產業集群,并于2023年獲評“中國水產品預制菜之都”。海文銘正是馬尾依托水產品集聚優勢發展起來的水產品預制菜特色產業代表,通過技術賦能、產品標準化建設,讓福州味道飄香海內外,助力打響“海上福州”國際品牌。
采訪團記者體驗福州三條簪妝造。記者 鄭帥 攝
新消費模式:
消費者手機下單即時送達
23日下午,采訪團走進位于會展中心片區的樸樸前置倉中發店,他們對“手機下單、即時送達”產生了濃厚興趣。
在前置倉,所有貨品分類擺在貨架上,每個貨架都有編碼標識。消費者下單后,分揀系統自動規劃路線并分配給分揀員,甚至連裝商品所需的大、中、小號袋子都有明確標注。分揀員的智能手提終端設備瞬間收到訂單信息,上面列明訂單所有商品分布在哪些貨架上以及最高效的取貨路線。分揀員就近取袋后,開始在倉內穿行揀貨,通常2分鐘內完成一單商品的分揀與出庫。之后,配送員立馬騎車配送。
“過去市民買菜需要到超市或農貿市場,現在在家或辦公室輕點手機,就能享受即時送達的便捷服務,新零售改變了市民的購物習慣。”樸樸公司公共事務總監林立說,在即時零售賽道,樸樸超市最大的特點在于“大倉模式”,單個前置倉面積約1000平方米,與此對應的是更豐富的商品和更高效的運營。一家小型超市的貨品只提供2000種至4000種,樸樸前置倉提供近1萬種商品,可基本滿足消費者的一站式購物需求。
2016年,樸樸從福州起步,主打“半小時送達”,迅速成為行業生力軍。今年5月,隨著泉州首店開業,樸樸再下一城,目前覆蓋了福州、廈門、武漢、深圳、廣州、佛山、成都、泉州8個城市,在全國擁有超400個前置倉,為數千萬用戶提供優質購物體驗。
“近年來,福州大力推廣即時零售新業態,鼓勵和引導電子商務企業探索發展即時零售新模式,助推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福州還用好政策紅利扶持企業發展壯大,把握福州市入選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的契機,積極向上爭取中央資金扶持即時零售電商前置倉改造。”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當前,即時零售電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福州消費格局,樸樸超市、永輝生活、抖音即時零售等電商平臺呈現蓬勃發展態勢,為市民提供豐富便捷的購物選擇。
新消費場景:
歷史街區變身文旅新天地
夜幕降臨,煙臺山歷史風貌區燈火璀璨,采訪團在這里感受層出不窮的文旅消費新場景。
作為福建省文旅商融合發展的標桿,煙臺山將商業新業態與古建老街有機融合,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培育文旅商新興業態。街區別具一格的新中式茶館、潮流藝術展、特色文創鋪、主題咖啡館等錯落分布,吸引人們結伴打卡。在這里,采訪團沉浸式感受了“老福州”與“新潮流”的碰撞。
鹽倉遺址化身為充滿文藝氣息的休閑空間,白天這里是享用精致飲品、甜品與輕食的愜意場所,到了夜晚則會舉辦各類文化活動。23日晚,這里舉辦了三條簪體驗活動,采訪團多名記者體驗了福州非遺三條簪。
“當三條簪的銀光掠過哥特式窗欞,中西文化在此刻完成了一場跨越百年的對話。”福州傳統梳妝技藝(三條簪)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負責人黃秋輝說,三條簪是福州女子的傳統發飾,形狀扁平如劍,簪身上刻有精美紋飾。三條簪與新中式服飾結合,展現了不同文化元素的交融,讓這種傳統之美煥發新的生命力。
現在,無論在煙臺山還是在三坊七巷、上下杭等街區,都可以看到頭戴三條簪的游客在拍照。旅拍店紛紛推出相關打卡活動,比如“古厝拾光國潮旅拍”“銀簪映新裳”等,讓游客在傳統與現代的交織中留下美好回憶。不久前,“華妃”蔣欣也來到福州,連發“18宮格”,分享她在這座城市的美好時光。
據煙臺山街區負責人冒山峰介紹,目前煙臺山引入了餐飲、零售、配套、主力店等四大消費場景,在福州街區中實行差異化經營,有效集聚人氣,暑期日均客流量七八萬人次。
23日晚,街頭藝人總決賽在安瀾廣場舉行,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倉山區文化館館長陳靜說,比賽推動了業態培育,目前煙臺山街頭藝術表演點位近10處,每天同步開放3~5個點位,審核備案街頭藝人100余名,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常態化惠民演出,為文旅經濟注入新活力。
倉山區旅游事業發展中心主任謝麗介紹,煙臺山將商業新業態與古建老街有機結合,擺脫了傳統景區化步行街或推倒重建的步行街開發模式,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培育文旅商新興業態,推動文化價值轉變為新型文旅商價值,打造了一張城市新名片,成為福建省文旅商融合發展標桿案例。
市文旅局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福州打造了三坊七巷、煙臺山、船政文化城、鼓嶺等一批文旅地標。三坊七巷獲評國家旅游科技示范園區,煙臺山獲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成為展示閩都文化活力的會客廳。(記者 歐陽進權)
責任編輯:肖舒
- 福州機場和地鐵捷報同傳 濱海快線通過竣工驗收2025-08-23
- 福州至菲律賓兩條貨郵航線開通2025-08-23
- 福建福州:暑假倒計時,玩水才是正經事!2025-08-22
- 即將恢復開放!就在鼓山!2025-08-22
- 來福州,走福道,享福氣!2025-08-22
- “山海相約 福連壺關”山西壺關(福州)文旅招商推介會在榕舉辦2025-08-22
- 海峽兩岸(福州)青年電競營開賽2025-08-22
- 從三江口“煙火氣”看福州城“生長力”2025-08-22
- “站點巴士”再升級!福州新增3條定制客運班線2025-08-21
- “福運榕城”引領服務升級 打造幸福品質出行2025-08-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從三重優勢看國際深水樞紐港崛起2025-08-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