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航貿巨頭齊聚福州江陰港共繪主副“海絲”新篇章——
從三重優勢看國際深水樞紐港崛起
全省首條直航南太平洋航線開通;港鐵一體化運作平臺啟動;地中海航線首次掛靠福州港江陰港區;福州首個公用危貨倉儲樞紐加速推進;2024年江陰港區貨物吞吐量4822.92萬噸、比增12.49%,其中集裝箱吞吐量245.17萬標箱、比增7.21%……21日至22日,福州港江陰港區國際集裝箱航線推介活動在福清舉辦,逾百家全球航商、物流巨頭與工貿企業代表齊聚港區,通過實地考察智能化作業現場、推介優質航線、發布貨運需求,共同見證東南航運樞紐港的崛起。
現場累計達成14項戰略簽約,涵蓋戰略合作、航線開辟、物流服務等領域,標志著江陰港區國際化服務能力和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邁上新臺階。
這座正在崛起的國際深水樞紐港,憑什么獲得全球航商和出口企業的青睞?且聽港航貿三方代表剖析三大核心優勢。
福州港江陰港區國際集裝箱航線推介活動現場簽約。記者 陳暖 攝
臨港企業 出了“家門口”就是出海口
接駁短、通關快,是福州港江陰港區企業萬華化學(福建)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波最直觀的感受。他表示,相比廈門港,選擇江陰港區出口具有成本、區域和服務優勢。尤其是廠區距江陰港僅15公里,短駁20分鐘就可抵港,車輛每日通行8~10趟,按需靈活調度。和廈門港相比,光短駁運費就能節省6600萬元。
在運輸網絡方面,江陰港區形成直達閩東、贛東的150公里輻射圈,海鐵聯運業務直達安徽合肥、湖北襄陽,冷鏈專線覆蓋東南亞;在通關效率方面,江陰港區發揮自貿區“提前申報+抵港驗放”優勢,危化品通關平均只要4小時。港口采用自動化碼頭作業,效率提升30%,園區內形成10公里供應鏈圈,共同構建高效服務生態。
全省首個港鐵聯合調度中心 打造“黃金節點”
近日,全省首個海鐵聯運港站聯合調度中心在江陰港區揭牌,標志著港鐵一體化運營平臺啟動,通過創新“鐵路卸車—直裝運輸—港區集箱”模式,實現海鐵聯運集裝箱“一次到港”。
轉運快、成本低,是海鐵聯運“一次到港”帶來的另一重優勢。過去,江陰港區港口堆場沒有直連后方鐵路堆場,集裝箱海鐵聯運貨物需全部卸車后再裝上運輸車轉運進港區,到達港區后還需再次卸車,等待裝船。由于全程要經歷兩次裝卸操作,又稱為“兩倒”。
南昌鐵路局鐵路物流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7月24日第一批聯合調度集裝箱業務開通以來,累計直卸1880標箱,通過將二次轉運優化為“一次到港”,實現單箱作業時間從4.5小時壓縮至2.25小時,港鐵接駁效率提升43%,單箱轉運成本節約30元。
憑借疏港鐵路和水水中轉優勢,江陰港區已躍升為福建港口集疏運體系的“黃金節點”。今年上半年,江陰港區海鐵聯運累計完成33320標箱,同比增長13.7%。
連片運營 彰顯超級碼頭群硬核實力
泊位大、腹地廣、支撐強,構建起江陰港區的硬核實力。
福港集箱總經理蔣鋒表示,江陰港區1至9號泊位建成總長近3公里、年設計通過能力超300萬標箱的“超級集裝箱碼頭群”,可滿足2艘20萬噸級集裝箱船舶全天候靠泊,為航線加密和巨輪掛靠提供充足保障。
憑借150公里產業輻射圈、350萬標箱作業能級、自貿區政策紅利,江陰港區已成為東南沿海外貿升級的核心支點。依托后方臨港工業穩定、充足的貨源,港區開辟內外貿航線60條,覆蓋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形成通達全球的航線網絡,獲得進境種苗、進境水果、進境糧食、進境肉類等口岸資質。
參加本次推介活動的企業一致認為,推介活動展示了江陰港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日益完善的國際化航線網絡以及巨大的發展潛力,對依托江陰港區拓展全球貿易、深耕“海絲”市場充滿信心與期待。(記者 朱榕 通訊員 吳劍)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江陰港海鐵聯運一體化運營正式開通2025-07-25
- 福州江陰港:出發嘍,這是“我家門口那個港”2024-07-12
- 福建:迎來單航次最大批量汽車“出海”2024-03-14
- 福州江陰港區海鐵聯運箱量去年實現同比翻番2023-02-03
- 江陰港危貨管理添“利器” 5G機器人加入集裝箱堆場巡檢2022-01-10
- 福州江陰港城經濟區打造千億元港口城2020-12-08
- 江陰港城經濟區數字化水平提升 冷鏈倉庫兩大系統投入試運行2020-08-27
- 福州江陰港集裝箱業務今年首次滿產超產2020-07-17
- 福州江陰港區獲批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2020-01-13
- 福州江陰港區年吞吐量首破200萬標箱2019-12-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海峽兩岸青年共話工藝傳承與創新2025-08-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