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連江官塢村:一個小漁村的30年逆襲之路

    工人正在腌制加工官塢海帶。記者 池遠 攝

    一個十里八鄉出了名的貧困漁村,發展成享有“中國海帶之鄉”美譽的富裕漁村需要多少年?連江官塢村的回答是30年。

    眼下正值海帶育苗季,站在育苗室里,老支書林哲龍回想起官塢村30年的變遷,無限感慨:“官塢村的巨變是踩在了福州向海進軍的時代風口,也是海上福州建設的生動縮影。”

    改革之路:村辦企業破困局

    1994年是林哲龍記憶中最難忘的一年。

    那一年是暖冬,官塢村70%的海帶苗爛在水里。為了不影響第二年的收成,當時還是村支書的林哲龍咬著牙聯合村民一起湊錢,包飛機從山東買苗。

    也是在這一年,林哲龍了解到,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提出了建設“海上福州”戰略構想,在我國沿海城市中率先發出“向海進軍”的宣言。他立馬感覺到,官塢村將迎來發展的時代機遇。

    當時的官塢村還是貧窮落后的偏遠小漁村,地處黃岐半島,人們笑稱“有腳不踏官塢角,有女不嫁官塢男”。漁民靠天吃飯,海帶養殖面積少、產量低,海帶能不能賣出去,大部分靠運氣。

    窮則思變。彼時正值國家大力發展鄉鎮企業,1995年林哲龍帶著全村以村委會名義,創辦了村集體企業連江官塢海產開發有限公司,他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其他村“兩委”干部任廠長、車間主任等,開啟海帶育苗、養殖、加工自主之路。

    村集體辦企業不是一件小事。當時很多村民思想還沒解放,企業要建冷庫,有村民疑惑:“建冷庫干什么?用來放地瓜藤?”

    “學習他人的經驗,改變自己的觀念。”林哲龍回憶道,為了辦好企業,村“兩委”干部北上浙江、山東,南下泉州,學習村辦企業經驗,逐個攻克難題。

    辦企業要有資金,村民便集資入股,湊夠了100萬元;要有人才,村里就高薪聘請國企技術專家,全省5個權威海帶育苗技術員中,4個被官塢請進村;要有市場,村“兩委”干部公文包里裝著海帶,天南海北一點一點開拓市場……

    有了村辦企業,海帶養殖面積增大了,海帶銷路更有保障了,村民也增收了。但是,這些只是量變,探索還在繼續。

    創新之路:培育良種闖四海

    育苗室里,肉眼看不見的海帶孢子已經離開海帶母體,附著在育苗池白色苗繩上。兩周后,這些孢子就會長成肉眼可見的小海帶苗,預計國慶前后就會運到北方海域“安家”。

    今年育苗,林哲龍格外高興,因為去年10月,新品種“無邊海帶”培育成功,讓公司的“國家級海帶良種場”招牌更加閃亮。今年,連江官塢海產開發有限公司計劃育苗30萬片,其中新品種“無邊海帶”占20萬片。

    “傳統海帶加工過程中往往會產生45%左右的邊角料,造成人力和物力浪費。”林哲龍說,“無邊海帶”生長速度快、產量高、品質好,是海帶精加工的優質原料,而且整片利用率可達85%以上,高出傳統海帶30%。

    1994年包機買苗的經歷,深深刺激了官塢人。1995年,連江官塢海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下定決心,要牢牢掌握種質資源。

    經過30年摸索實踐,該公司已經培育出“黃官1號”“黃官2號”兩個國家級水產種業優良種以及6個海帶新品系。公司每年可生產海帶苗30萬片,占全國海帶苗總產量的50%,成為全國最大海帶育苗基地。

    更讓官塢人驕傲的是,“官塢產”海帶苗目前供應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等4個國家以及中國遼寧、山東、河北等9個省,改寫“北苗南運”歷史。

    轉型之路:多元發展拓市場

    新品種“無邊海帶”已經開始育苗,但林哲龍還有心事。

    福建目前有100多家海帶加工廠,60%以上還要到北方購買海帶原料。”林哲龍說,北方海帶質量相對較好、適合精加工,南方海帶大多用作鮑魚、海參的餌料。

    去年,鮑魚、海參價格下跌,官塢村海帶養殖也受到沖擊。“海帶養殖依舊有市場,但是需要改變養殖方式和養殖品種。我們去重慶考察,發現當地有23萬多家火鍋店,就算一家店一天消化掉我們一斤海帶,總量也是很大的。”林哲龍告訴記者,現在海底撈也在用連江的海帶,海帶市場正在不斷拓展。

    俗話說,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為了提高抗市場風險能力,官塢村努力引導漁民多元化養殖,比如養殖鮑魚、牡蠣等,同時開展近海捕撈等生產活動,并為漁民提供資金對接、信息支持、精準安排優質海域等支持,助力他們轉型升級。已有漁民開始養殖牡蠣等海產品,去年取得不錯收益。

    大膽開拓、重視創新、勇于改變,這是一個漁村的現代化之路,也是福州向海圖強的生動縮影。(記者 馮雪珠)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古典與現代音樂結合 譜寫兩岸青少年交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英县| 古交市| 太仆寺旗| 维西| 扎鲁特旗| 芦溪县| 营山县| 江川县| 安庆市| 南投县| 延川县| 神池县| 湘潭县| 赞皇县| 延吉市| 蒲江县| 界首市| 盐城市| 萍乡市| 邳州市| 饶平县| 阳江市| 杭州市| 平南县| 喀什市| 大港区| 大冶市| 阿勒泰市| 余江县| 桃江县| 会昌县| 嵊泗县| 靖安县| 崇文区| 内江市| 和硕县| 江达县| 怀宁县| 平乐县| 沽源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