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藝術點亮鄉村”主題采訪活動開啟,采風團首站走進樂圣故里

    閩清“心上蓮”出圈 村唱唱響美好

    閩清“心上蓮”出圈 村唱唱響美好

    閩清謀劃啟動“樂圣故里·中國村唱大舞臺”等網紅賬號的打造,并培育鄉村音樂才藝網紅。

    閩清縣上蓮鄉新村村,這個曾以傳統農業為主的鄉村,近年來通過深耕“心上蓮”地域品牌,構建“文藝+產業、人才、村唱”三大賦能路徑,將農耕文化、民俗體驗與現代藝術深度融合,不僅讓村集體年收入突破50萬元,更蹚出了一條“以文塑旅、以旅興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成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典型樣本。

    當前,省委宣傳部開展“藝術點亮鄉村”主題采訪活動,13日,由省、市、縣三級媒體及部分作家、自媒體達人一行組成的采風團,第一站走進樂圣陳旸故里閩清縣,調研挖掘上蓮鄉新村村在文藝賦能鄉村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

    盤活資源

    三大文化空間

    讓鄉村有了“文藝范兒”

    鄉村振興,既要留住“形”,更要守住“魂”。近年來,閩清新村村立足本土資源,將閑置土地、古厝和民俗文化轉化為“農耕、食宿、惠民”三大文化空間,讓藝術與鄉土深度交融。

    站在新村村的禮樂廣場平臺望去,成片的稻米文化產業示范園如大地畫布鋪展開來。上蓮鄉黨委書記黃偉表示,新村村依托五彩米、薏米等特色產業,流轉40畝閑置土地,打造稻米文化產業示范園,規劃農耕體驗、稻田藝術、親子娛樂、研學教育等7個項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打卡。村里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吸引316戶農戶加盟合作,五彩米價格從每公斤7元漲至26元,稻田變身“致富田”。2023年,這片田園獲評“省級美麗田園”。

    村里青瓦白墻的“仰高厝”已有百年歷史。這座古民居曾因年久失修瀕臨坍塌,如今采用“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修繕活化利用,結合“一粒米”的故事,改造成米肆文化餐廳,并在內部設有民俗文化展廳、農產品展銷中心,展示舌尖上的農耕文化。

    據統計,目前新村村已落地禮樂館、村廚、咖啡屋等10余個惠民項目,年均舉辦油菜花節、豐收節等各類文體活動50余場。在鄉村振興大講堂里,村民們既能聽專家講農業技術,也能跟著音樂人學唱村歌,曾經單調的鄉村生活,如今充滿了“文藝范兒”。

    聚才引智

    鄉土與潮流

    碰撞出“新火花”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新村村通過“品牌引才、平臺聚才、以才薦才”,讓專業力量與鄉土智慧深度融合,為鄉村注入活力。

    近兩年來,“心上蓮”品牌影響力不斷攀升,新村村與高校、省農科院等建立精準合作關系,獲取專業化服務。新村村邀請省農科院為稻米、果蔬、畜牧等提供技術支撐;委托清華大學(閩清)工作站舉辦新型農民技能培訓班和委托福州大學數字研究院開發“遇見心上蓮農文旅數字化平臺”,實現資源、服務、管理上平臺,甚至把真人秀劇組請進村里。

    “去年拍攝的9集鄉村改造節目,讓‘心上蓮’一下子火了,現在每天都有游客來村里打卡。”福建心上蓮品牌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沐瑤掏出手機,抖音上“心上蓮的沐瑤”IP擁有60余萬粉絲量,該IP深度挖掘上蓮鄉新村村的人文故事與自然風貌,開展《心上蓮的故事》系列宣傳,通過劇情化、故事化的呈現方式,生動展現鄉土風情,累計發布相關宣傳視頻100多條,總播放量超20萬人次。

    新村村還立足平臺引才,積極搭建“心上蓮人才驛站”“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村唱大舞臺”等對外交流平臺。“心上蓮人才驛站”成功入選第二批市級人才驛站,“鄉村大講堂”獲評縣級基層理論宣講“一鎮一品”特色品牌。村里通過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吸引科特派、返鄉村民、外來創客等來村助力鄉村文藝發展,設計了“心上蓮”LOGO、宣傳口號及“心上蓮”農產品包裝等。

    此外,村里還輸送優秀農文旅人才參加第三屆“中國新農民”故事會,將“心上蓮”的故事搬上全國舞臺,并吸引知名導演、音樂人、數字鄉村運營官等駐村創作,創作了《心上蓮》系列歌曲并拍攝MV。如今,村里首批培訓的新媒體數字新農人已達60余人,他們用鏡頭記錄鄉村美好,宣傳閩清禮樂文化,也為農產品銷售打開新渠道。

    村唱破圈

    從村民舞臺

    到“流量高地”的蝶變

    一場村唱,不僅讓新村村的村民找到了精神歸屬,更成為撬動鄉村產業的支點。

    2023年,首屆“心上蓮村唱”活動舉辦。新村村以村唱為載體,讓村民當主角,賽事獎品是本地土特產,專家現場指導提升唱功。隨著活動升級,村唱引入市場化運營,由專業公司策劃賽事、打造IP。2024年,村唱活動吸引17個村莊參與,讓村唱成為游客來閩清的一個理由。截至目前,村唱個人賽已舉辦45場,相關直播視頻觀看量超15萬人次。

    村唱不僅是文藝活動,更是基層治理的“柔性紐帶”。村民在共同參與村唱中增進感情,關系更加和諧。村唱還帶火了村里的“夜色經濟”,游客白天逛稻田、晚上聽村歌,帶動餐飲、民宿等產業發展。

    當前,新村村正計劃投資200萬元實施空中稻田、農夫集市、村唱舞臺提升等項目,推出“一戶一特色”,讓游客走進村民家中消費。同時,新村村積極對接“心上蓮創客中心”,吸引各類人才到新村村創新創業。

    “村唱不僅激發鄉村內生動力,還解鎖了閩清產業振興、鄉村振興的流量密碼。”閩清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軍輝表示,閩清是樂圣陳旸的故里,下一步將推廣心上蓮村唱作法,在全縣舉辦百村村唱大賽活動,在此基礎上,大力實施“數商興農”工程,發展樂圣陳旸IP經濟和網紅經濟,謀劃啟動“樂圣故里·中國村唱大舞臺”等網紅賬號的打造,并培育鄉村音樂才藝網紅,促進“禮樂閩清·樂圣故里”“樂圣故里·中國村樂·閩清村唱”“‘梅’好閩清有好物”等IP和網紅賬號的打造,把閩清打造成國內具有較強輻射力、影響力的“流量高地”,推動閩清禮樂文化、樂圣陳旸文化IP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提升閩清產品、閩清好物線上曝光量和銷售量,帶動閩清一二三產業等多產業多行業聯動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和城鄉居民增收。(記者 林春長/文 鄭帥/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平果县| 柞水县| 白玉县| 登封市| 贵德县| 浮山县| 江北区| 玉门市| 南投市| 聂荣县| 福海县| 西林县| 凤庆县| 长泰县| 英吉沙县| 宁城县| 沂源县| 长阳| 尼勒克县| 东明县| 壶关县| 北辰区| 阳曲县| 莎车县| 尚义县| 呼和浩特市| 常宁市| 唐海县| 香港 | 桐城市| 东城区| 栾川县| 抚顺县| 卫辉市| 新和县| 收藏| 金塔县| 湾仔区| 洱源县| 伊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