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獲國際殊榮

    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4年度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可持續發展”案例

    11日,記者從福州市文旅局獲悉,由福州市文化館(福州市非遺保護中心)申報的“福州市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助力可持續城市和社區發展”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4年度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可持續發展”案例。

    2024年度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可持續發展”案例征集和評選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培訓中心(CRIHA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研究中心(IRCI)、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信息與網絡中心(ICHCAP)聯合主辦,共收到亞太地區申報的200多個項目。經過專家評議,福州市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助力可持續城市和社區發展脫穎而出,成為入選的27個案例之一。

    福州市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自2008年舉辦以來,始終致力于推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與融合,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助力社區可持續發展,同時促進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

    方法與舉措方面,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通過多元化活動形式,如傳統舞蹈、音樂、戲劇、曲藝等,結合舞臺表演、民俗巡游、手工技藝互動體驗等,豐富了文化展示;利用數字化和現代科技,如直播、虛擬現實等,增強了觀眾體驗,擴大了非遺的傳播。媒體宣傳和線上直播,吸引了數百萬觀眾,提升了文化節的影響力。

    非遺展示方面,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涵蓋傳統舞蹈和音樂,如畬族舞蹈、阿美族歌舞、高山族音樂;戲劇和曲藝,如閩劇、福州評話;傳統技藝和美術,包括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壽山石雕等,以及美濃油紙傘、馬祖紙扎、臺灣刺繡等臺灣地區特色非遺。民俗文化節上的民間信仰和節慶活動以及美食文化展示,均增強了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熱愛。

    社區惠及方面,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主要惠及福州市及其周邊地區的社區,如三坊七巷、上下杭、梁厝等歷史文化街區。社區居民通過參與文化節,不僅加深了對本土文化的認同,也促進了非遺傳承,帶動了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

    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舉辦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等活動,福州市不僅展示了其在促進兩岸融合發展中的獨特優勢,也彰顯了其作為包容、安全、有抵御災害能力的城市形象。(記者 管澍)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華福證券赴閩侯林祥謙紀念館開展五四青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宁县| 玛纳斯县| 灵宝市| 信宜市| 开原市| 济源市| 青川县| 石渠县| 同仁县| 洛川县| 齐河县| 贵溪市| 桦南县| 延津县| 湟中县| 株洲市| 潞城市| 余姚市| 白城市| 玛多县| 台北市| 石城县| 灌南县| 建宁县| 辽阳市| 林芝县| 双流县| 平乐县| 社会| 赤壁市| 阿克苏市| 襄城县| 丹棱县| 柞水县| 莎车县| 沁水县| 亚东县| 闻喜县| 永胜县| 临泽县| 谷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