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東海之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年來,長樂始終勇立發展潮頭,銳意進取、矢志奮斗,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翻天覆地的巨變,地區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0.75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246億元,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62位、中國工業百強區第37位。
新時代新征程,長樂區牢記囑托,開拓奮進,傳承弘揚“敢想、敢闖、敢試、敢冒”的創新精神,主動融入福州新區建設,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繁榮、富裕、文明、開放的現代化新興港口城市。
東海之濱崛起數字新城
2015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復設立福州新區。2017年2月13日,濱海新城建設啟動。作為福州“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的前沿陣地,長樂以新區新城建設為引領,推動城市發展方向不斷向海延伸。目前,濱海新城已形成以數字經濟、新材料新能源、新型顯示等高端產業集群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
濱海新城的發展,是產、城、人深度融合的發展。順應時代浪潮,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濱海新城蓬勃興起。當前,以濱海新城為核心,長樂擁有移動、電信、云計算等五大數據中心,數字新基建規模占全省一半以上,形成“天上三朵云、地上兩條路、中間兩中心”的新基建格局,推動人工智能產業規模持續做大做強,提前謀劃布局算力建設,構建一體化算力體系,已建及在建AI算力突破4200P,成為全省唯一人工智能算力集群。長樂的通信樞紐、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等數字新基建配套水平全省領先,轄區內的福建大數據交易所在全國率先取得金融牌照,成為全省最大數字資源集聚區。
同時,位于長樂的中國聯通福州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全新升級,成為福建省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福州新區“港數閩算”業務開通,進一步深化閩港合作,助力福建企業走向亞太地區。
立體交通體系助力區域發展
長樂是罕有的同時擁有國際機場、大型海港的城市。加上高速、鐵路、地鐵,如今的長樂已建立了全方位的立體交通體系。
今年8月23日,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這是1997年通航以來,福州機場最早突破千萬客流的一年,也是福州地區航空市場強勁復蘇的一年。2024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預計將突破1500萬人次。
多年來,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不斷開辟新航點、航線,增強航網通達性和覆蓋面,持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增強福州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功能。截至今年8月,長樂機場已開通122條國內外航線。而且,作為兩岸“三通”主要口岸,長樂機場還在促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打造高效暢達的一流國際航空樞紐,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正加緊建設高標準規劃的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并新建T2航站樓、新飛行區跑道及平行滑行道、綜合交通樞紐等,計劃2026年12月投用。同時,長樂機場還全力向民航局申請高峰小時容量提升,爭取高峰小時容量從每小時28架次提升至每小時34架次。
作為福州貨通全球的門戶,福州港松下港區牛頭灣作業區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首批進口糧食指定口岸之一,規劃建設14個泊位,全部建成后總吞吐量可達1億噸,是福建省單體最大散貨吞吐量、糧食進出碼頭。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在飛速發展的同時,長樂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深入踐行“三問于民”工作法,統籌抓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改革,全方位打造“一生長樂”幸福品牌,更好滿足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
長樂區積極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以城中村改造、片區化發展為重要抓手,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模式,差異化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村、示范鎮,加快省級數字鄉村試點建設。目前,長樂是福州市唯一上榜2023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強。
本月,位于濱海新城的陽光學院(福州濱海校區)、福州外語外貿學院濱海校區迎來新生入學。這背后是長樂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的系列舉措:福州首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濱海雙龍新居啟動建設;累計規劃建設16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構建起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鏈條”教育體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省康復醫院濱海院區兩家三甲醫院累計開放床位1711張,截至目前,門診量累計超百萬人次,讓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
2023年,長樂區旅游接待621萬人次,旅游收入61億元,特別是五一期間重新開放的下沙海濱度假村,成為全省最熱門的十處旅游目的地之一。
發展同時留住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長樂區生態環境建設也取得了明顯成績。
湛藍天空下,吹著清涼的海風,踩著細膩柔軟的沙灘,欣賞著旖旎的海濱風光……在長樂海邊,特別是濱海新城岸段,隨處可見這樣的景象。
近年來,長樂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一體推進海岸帶生態環境系統保護和綜合治理,加強親海岸灘整治修復和海洋垃圾污染防治,統籌布局江、海、山、林、沙、鳥等生態要素,致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
2021年,在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的首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征集活動中,福州濱海新城岸段成功入選全國8個美麗海灣優秀(提名)案例,也是當時福建唯一入選案例。
實施保護20多年來,閩江河口濕地成績斐然,共記錄到野生動植物1378種,其中鳥類337種,常年棲息水鳥超過5萬只,成為遷徙水鳥重要驛站地、越冬地和燕鷗類重要繁殖區;2013年10月榮膺“中國十大魅力濕地”;2020年3月入選首批“國家重要濕地”名錄;2022年8月列入中國世界自然遺產預備清單;2023年2月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當前,長樂區正以深化改革的新作為打開跨越發展的新天地,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長樂實踐,開啟百年新篇章元年,加快建設繁榮、富裕、文明、開放的現代化新興港口城市。(記者 徐文宇/文 林雙偉/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長樂:晚熟龍眼壓彎枝2024-09-19
- “國盛家闔、月耀梅花”長樂梅花鎮開展中秋鄉宴活動2024-09-18
- 福州長樂:向海圖強卷千瀾 天工人巧日爭新2024-09-14
- 長樂:向海圖強卷千瀾 天工人巧日爭新2024-09-13
- 長樂:用上高科技 農人“慧”種地2024-08-22
- 長樂醫改推動優質資源觸達基層 實現診斷智慧化2024-08-20
- 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 長樂4項指標排名全市第一2024-08-19
- 長樂完成首例“無證明城市”協查事項2024-08-13
- 長樂區總工會助力職工創新創業技能提升:以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2024-07-29
- 空港LNG氣化站一期工程預計下月投用2024-07-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好消息!福州濱海快線將啟動聯調聯試!2024-09-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