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倉山推動“優質資源沉下去、服務能力提上來”

    群眾有“醫”靠 幸福更牢靠

    基層醫療機構場所持續增多、升級,群眾小病小痛就近就能看好,還能通過“雙向轉診”“聯合病房”“共建病房”等,享受上級醫院優質的醫療服務……倉山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方向,深入實施“強產業 優環境”專項行動,通過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增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持續做好群眾健康“守門人”,讓基層健康服務網底越來越實,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

    倉山推動“優質資源沉下去、服務能力提上來”

    群眾在提升改造后的臨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咨詢。記者 王玉萍 攝

    織密健康服務網

    優質醫療資源觸手可及

    近日,位于奧體片區的倉山區醫院進入樁基施工階段。項目總建筑面積約4.11萬平方米,擬建設一棟地上11層的門診住院綜合樓、一棟3層感染樓以及附屬配套設施等,預計2026年建成。

    “倉山區醫院按照二級醫院標準建設,將建成集預防、醫療、保健、公共衛生、應急搶救、科研為一體的區級綜合醫院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可滿足日門診量600人次以上、年門診量20萬人次以上需要。”倉山區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說。

    作為福州東進南下的重要承載區,倉山區總人口128萬,如何讓群眾“家門口”的優質醫療資源觸手可及,讓產業人才沒有后顧之憂,考驗決策者的智慧。倉山區給出的答案是織密健康服務網,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抓手,提高醫療服務和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輻射提高區域整體醫療服務水平。

    “截至目前,省立醫院金山院區、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金山院區等8家大型三級醫院已落戶倉山。”倉山區衛健局局長徐懷蘋說,該區正積極配合推進省立醫院金山院區三期、市第一總醫院皮膚病防治院南院、市第二總醫院三江口院區、市肺科醫院腫瘤樓及制劑樓等4個項目建設,擴大優質醫療資源供給。

    鎮衛生院和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也在持續推進。3月,經過提升改造的臨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用,不僅面積更大,中醫館、疫苗接種、兒童保健等區域舊貌換新顏,還增加了全自動生化分析儀、X光機(DR)等診療儀器,受到周邊群眾好評。一個月后,三叉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址揭牌投用,設置19個主要臨床科室,配備了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等診療儀器,讓周邊居民開心不已。

    村級醫療衛生機構同步提升。倉山區在全市率先實施“村級醫療衛生機構提升三年行動”,繼2023年提升改造20家村衛生所、11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后,今年圍繞“普及年”全覆蓋的目標,分3個批次對剩余村衛生所啟動提升改造,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醫療服務。“現在身體不舒服,會優先選擇‘家門口’的基層醫療機構,基本的就醫需求都能得到滿足。”金山片區居民陳麗說。

    以“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為抓手,倉山區進一步優化區域醫療資源布局的步履不停。除了倉山區醫院項目,蓋山鎮衛生院、金山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升建設也已啟動。隨著越來越多基層醫療機構建成,倉山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將進一步增強。

    與優質醫院結對子

    多層次聯動服務能力再提升

    “突發急性胸痛,家人都慌了,多虧了兩級醫院間暢通的轉診機制,讓我及時得到救治。”9月19日,提起7月的那場“生死時速”,66歲的倉山區居民陳依伯依然心有余悸。

    據了解,陳依伯因胸悶前往臨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首診的洪醫生在心電圖檢查顯示異常后,立即啟動轉診機制,通過綠色通道迅速聯系市第二總醫院胸痛中心,轉運、入院、診斷、治療無縫對接,挽救了陳依伯的生命。

    這是倉山區加快建設分級診療體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縮影。立足資源稟賦,3月,倉山區政府與市第二總醫院簽訂合作共建協議,持續深化城市緊密型醫療集團建設,破解基層緊缺型衛技專業人才總量較短缺且引進困難等難題。

    倉山區還打通區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雙向轉診通道,實現區域影像、心電數據共享交換,已服務2萬多人次。

    截至目前,倉山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與6家省市屬醫院、12家專科醫院簽訂專科協議、組建專科聯盟,設立“聯合病房”“共建病房”,實現多層次聯動。

    “政府組建醫療集團+國投組建健康集團”雙軌并行的集團化辦醫模式,是倉山區在全市率先探索實施的新模式,由區國企成立健康集團,采取“1+1+N”模式(1家中醫門診部+1家醫養結合嵌入式綜合體+N家“倉山國投健康”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推進“15分鐘醫療服務圈”建設,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專家定期上門坐診帶教,中心的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得到越來越多群眾的認可。”臨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王寒清說。

    “隨著分級診療體系和區域醫聯體建設的深入推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格局正在形成。”徐懷蘋說,在這一格局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再是單獨的個體,而是醫聯體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遠程協作、雙向轉診、專家到基層坐診等方式,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享,讓群眾看病更方便、更快捷。

    打造“一院一特色”

    就醫體驗持續升級

    “我有嚴重的腰腿痛,發作起來影響走路,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腰腿痛明顯緩解,現在可以正常走路了,真的很感謝建新鎮衛生院的許臻醫生。”江南水都小區居民吳依伯說。

    許臻是倉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許氏傷科——五位一體療法”的第三代傳人,得益于倉山區打造“一院一特色”品牌,這個非遺項目入駐建新鎮衛生院,為居民提供診療服務。

    提升群眾就醫體驗的,不只有建新鎮衛生院。金山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成立福州首個基層糖尿病“三師共管”門診,蓋山鎮衛生院開設謝晟罡痔瘡科名醫工作室,下渡、三叉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開設心理專科門診,臨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康復治療室,金山、臨江、下渡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性病一體化門診試點建成投用……

    遍布基層醫療機構的特色專科建立起有特色的基層服務網絡,智能管理則讓倉山群眾的就醫體驗再升級。5月,倉山區婦幼保健院推出為群眾量身定制的“健康助手”——兩癌篩查小程序,居民只需動動手指,就能享受到從預約到查詢、從篩查到反饋的“一站式”服務。

    為改善不同人群的就醫體驗,倉山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今年還應用網絡預約診療叫號系統,通過線上預約和線下現場取號相結合的方式,減少就醫群眾的等待時間,讓就診過程更加有序和諧;通過開展疫苗接種“延時門診”服務、設立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在基層機構設置老年人友好服務窗口等方式,持續優化環境,讓居民就醫更加省時便利。

    倉山區主要領導表示,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秉承以基層為重點的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健康倉山”建設為主線,進一步推進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創特色,全面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不斷滿足群眾對高水平醫療衛生服務的期盼,推動“健康倉山”不斷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倉萱)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百隊職工扮靚百家工會驛站慶祝百年工運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容城县| 延川县| 自治县| 田阳县| 罗江县| 平顶山市| 视频| 丰宁| 甘泉县| 盐池县| 揭阳市| 上林县| 长子县| 新兴县| 库车县| 利辛县| 卫辉市| 青龙| 成武县| 托克逊县| 遵化市| 桦川县| 新密市| 漠河县| 城口县| 小金县| 泊头市| 出国| 大邑县| 新泰市| 深水埗区| 澄迈县| 泸西县| 台中县| 洪洞县| 宁津县| 吉水县| 阳信县| 阿拉善右旗| 怀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