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 <button id="iwcyi"><input id="iwcyi"></input></button>
    <strike id="iwcyi"><acronym id="iwcyi"></acronym></strike>
    <sup id="iwcyi"><tbody id="iwcyi"></tbody></sup>
    <rt id="iwcyi"></rt>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資訊頻道
    分享

    清晨的薄霧籠罩著閩江口北岸的亭江鎮(zhèn)英嶼村,村民在樹蔭下悠閑交談,左鄰右舍既是閑聊搭子,又是穿梭于巷弄間回應著民生需求的網格員,村門口的小學傳來朗朗書聲,帶來“希望之音”。

    圖1

    二十余年間,英嶼村這個曾以漁業(yè)為生的傳統(tǒng)村落,在黨建引領下實現華麗轉身,如今村財年收入近300萬,榮膺 “全國文明村鎮(zhèn)”稱號,其秘訣在于深化新時代“堡壘工程”、以“紅心”為紐帶,凝聚僑心、民心,走出了一條產業(yè)造血與鄉(xiāng)風育人并進的振興之路。

    黨建引領產業(yè)造血

    從“漁村”到“百萬村財”的破局之路

    英嶼村的蛻變,始于黨支部“敢破局、會經營”的魄力。2002年,當八百多萬元征地補償款到賬時,面對“分光吃凈”的聲音,村黨支部果斷提出“建廠房、興產業(yè)”的長遠規(guī)劃。“黨員干部一戶戶去和大家溝通。”英嶼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郭東回憶道,當時的他還是一個青年干部,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收入,英嶼村黨支部沒有短視,下定決心要利用村子的區(qū)位優(yōu)勢投資產業(yè)園,為村莊帶來長遠收益。

    圖2

    亭江鎮(zhèn)五個村莊聯(lián)合建成的“長盈工業(yè)園”投用之后,英嶼村憑借8900平方米的廠房,村財收入從十幾萬躍升至百萬級。這一決策不僅彰顯了黨支部的戰(zhàn)略眼光,更凝聚了村民共謀發(fā)展的共識。嘗到甜頭后,村里又陸續(xù)建成英輝公寓,改造舊村委辦公樓用于出租。

    圖3

    英嶼村黨支部“敢破局、會經營”的風格也讓英嶼村吸引了更多新鮮“血液”。“老干部帶新干部,他們尊重我們的想法,總能讓想法落地生根。”英嶼村團支書翁志鴻是來到英嶼村的第一批90后青年干部,在如今,村委干部中已有七成是90后、00后的年輕干部。他們在老干部曾經的敢闖敢試中看見榜樣的力量,持續(xù)以“黨建強—產業(yè)興—百姓富”為路徑,他們在激活發(fā)展動能、優(yōu)化產業(yè)管理上集思廣益、敢想敢干,從英輝公寓新增的智能監(jiān)控,到便民充電站的定時定點管理,眾多想法都實實在在地落地為民生項目。

    圖4

    這片土地上,黨旗始終飄揚在振興前線,村民的富足與愜意,正是黨建引領鄉(xiāng)村振興最生動的注腳。如今,英嶼村村財收入已連續(xù)十三年超百萬,近年來更是逼近三百萬,發(fā)展紅利轉化為民生福祉:60歲以上村民領退休金,全民醫(yī)保全額報銷,年終福利覆蓋全年齡段,從嬰兒到耄耋老者皆享其利。

    黨建鑄魂鄉(xiāng)風育人

    教育為根,網格為脈的文明實踐

    鄉(xiāng)村振興不僅是經濟躍升,更是文明的重塑。在英嶼村的蜿蜒巷道里,“黨建+”模式編織出鄉(xiāng)風文明的經緯。黨支部深諳“教育是希望之根”,當馬尾區(qū)計劃合并亭江鎮(zhèn)四所小學時,英嶼村毅然讓出26畝“黃金地塊”吸引新校落地。2014年,亭江第二中心小學在此拔地而起,朗朗書聲成為吸附人氣的磁石——工廠車間多了年輕父母的身影,村巷深處添了孩童的嬉鬧。過去,海外游子集資托舉起一方校園;現在,村小學子悄然成了吸引經濟的磁石,英嶼村世代重教的傳統(tǒng),在黨支部的接續(xù)引領下,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的育人循環(huán)。

    圖5

    鄉(xiāng)情聯(lián)結的另一紐帶,是黨支部打造的“2+7+21”網格治理體系。在僑鄉(xiāng)里,留守老人對電子產品總帶些陌生。英嶼村黨支部便將全村劃分為大、中、小三級網格,黨員與村民代表化身網格員,織就民生保障網。海外華僑郭航的故事便是鮮活例證:母親摔倒家中,其通過監(jiān)控發(fā)現險情后,網格員十分鐘內上門協(xié)助,衛(wèi)生所人員隨即趕到。這一模式不僅化解了留守群體的困境,更將民生訴求轉化為治理效能。“最快的時候,我們村干部十分鐘內就能收到消息。”翁志鴻說道,民情民意收集、人居環(huán)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等都通過網格體系實現管理。

    圖6

    曾幾何時,英嶼村村民與共建單位仿若永不相交的平行線,如今,在黨建引領下如百川歸海般凝聚:村黨支部與亭江第二中心小學結下“紅色教育共同體”的盟約,帶學生踏上省海洋與漁業(yè)執(zhí)法總隊特勤執(zhí)法支隊的執(zhí)法船,在一堂堂“大思政課”親身觸摸到深藍的心跳。農商銀行亭江支行等共建單位在拗九節(jié)的粥香、端午的粽葉中踐行志愿者精神。“退休老干部”“退伍老兵”“省勞模”“省先進工作者”以故事為筆,在孩子們心中勾勒出榜樣的輪廓。

    圖7

    從“漁舟唱晚”到“紅心引路”,在“英積長空、嶼鄰相伴”的黨建品牌下,推動新時代“堡壘工程”提質增效,英嶼村既以產業(yè)破局實現經濟造血,又以教育鑄魂培育文明根基,它的蛻變印證了黨建引領終將繪就 “產業(yè)興、鄉(xiāng)風美、百姓富”的美麗畫卷。(通訊員 卓林 江超云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實踐隊前往碧沙村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lián)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盘锦市| 阿克苏市| 云霄县| 海阳市| 余姚市| 万全县| 砚山县| 桦甸市| 塔城市| 托克逊县| 鹤峰县| 济阳县| 库伦旗| 社旗县| 库伦旗| 东莞市| 阜康市| 大余县| 湟中县| 广宁县| 习水县| 侯马市| 景洪市| 虹口区| 英山县| 广南县| 柘城县| 盖州市| 平陆县| 象州县| 揭西县| 敖汉旗| 和平县| 绍兴市| 天全县| 烟台市| 大田县| 德兴市| 绥棱县| 东莞市|